转载:识人之明——闲看李沆与寇准

(博主按:近日读到一篇对我《李沆为相:葫芦无口有乾坤一文的回应文章,现转载过来,作为拙文的补充材料,同时也谢谢该文作者。)

识人之明——闲看李沆与寇准
转自:http://yishujia.findart.com.cn/58808-blog.html

李沆大概是埋没在历史故纸堆里的一颗明珠。有人关注,但极少。近日闲看《资治通鉴》,历史人物多如牛毛,没记住几个,但今天就迫不及待地上网查他相关资料。当然,跟着他沾光的还有他侍奉的那两个皇帝——赵光义和赵元侃。
历史关于李沆的事迹记载并不多。还真有一个用心的人,把野史里的故事都收集到了一起(酸枣树下李延军博文)。但前后也不过10来个故事。说实话,这些故事,多是因为李沆位高权重而留传。比如吧,李沆读《论语》,认为自己做不到“使财节用,使民以时”,发了一通议论——这叫什么事?居然堂而皇之地见之于正史野史。有些时候,你再傻都知道,什么东西附着了权力因素,都会产生异样的光芒。
闲话少说,转入正题。
是什么东西可以使人、国家(包括现代社会的企业)的长盛不蓑?李沆的传奇大概可以告诉我们——识人之明。
看看李沆的一生,简直做到了出神入化。首先,他识皇帝。对于赵光义(太宗)的性格,李沆大概可以用了如指掌来形容。太宗是与太祖赵匡胤共同夺天下的。有了那种历练,对时局、对人的大体把握是不会错的(说到这里,让我想记了我们当代的一个伟人,暂且打住)。而且太宗的帝位来源好象不那么正统,所以虽然生在太平岁月,却仍有趋心向善、不敢为所欲 为。李沆在太宗长期讨论学问当中,对此把握得相当透彻,所以他敢说“不”。太宗纳妃、奉孝、赏婿等,他都“一票否决”。而太宗也挺配合的,也就不再“旧事重提”。这看似耿直、忠贞的品质,让我想起了几百年后的海瑞(大概也不会只有我一人想起他,如果说海瑞真有师从李沆,那他确实只学到了皮毛),想想海瑞,那确实是仅凭忠心,未与嘉靖交谈几次,就连续不断说“不”,自然仕途好不到哪儿去。对于真宗赵元侃,李沆大概也算是了如指掌。为什么?我一直奇怪,以太宗与李沆的关系,立太子这样的国家大事,怎么没有李沆的参与?赵元侃是怎么确立的?是在其两位兄长被罢黜之后,寇准冒险推荐的。赵元侃确实不是个好皇帝。看到这里,寇准与李沆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现在我只能推测,立太子这样的大事,太宗肯定资询过李沆。或许是因为李沆认识到,他看中的人太宗肯定不会立,比如与太宗脾气相近的前两位太子;而太宗看中的人他又看不中,比如赵元侃,所以他干脆不说。还有一种可能是李沆看到了太宗的犹豫,对被废黜的两位太子还心存想法,准备相机进言。在真宗老来昏聩之际,寇准冒险推荐,一击而中,李沆就只能顺水推舟了。其实李沆对真宗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在他与王旦处理契丹战事时的对话就表现出来了:“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吾老,不及见此,此参政他日之忧也。”果然,议和后真宗的表现一如李沆所料,封岱、祠汾,大营宫观,搜讲坠典等都来了。
相比较而言,寇准在识皇帝方面,显然不及李沆。寇准虽然荐太子成功,但未必合太宗意,太宗乃濒死之人,不得已为之。而寇准选中的皇帝,也只给他带来了短暂的荣耀。真宗的表现,实在与他的想象差距太远,最后自己被贬,客死他乡。
其次,识太臣。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对待丁谓的态度。寇准因为与丁谓交往多而荐,李沆不同意任用,说:“观其为人,能让他位居人上吗?”寇准反问:“像丁谓这样的人才,你能始终让他位居人下吗?”李沆笑着说:“他日后悔,当思我言。”寇准后半生果然被丁谓排挤。一高一低,完全可以看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识自己。李沆看似常犯颜直谏,刚正不阿,但其对自己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识皇帝、识大臣,所以他能进退有度、有张有弛、有所言有所不言。所言之事,我们今天都可以见到,所不言之事,我们自然无法见到,只能推测。比如,立太子之事;比如,对丁谓,李沆仅限不用,也不将之一棍子打死。正是因为有自知之明,所以他也看得到自己儿子能到什么地步,修府地门前仅容“旋马”(只能让马掉头大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