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苗刀
苗刀一词,来源于民国。尽管现代一堆大师不断地发文考证论说其源,或冠以戚继光军刀,或冠以明代御林军大刀,翻阅古籍,咬文嚼字,以此招揽后学者,甚至以刀形而申专利,以套路而名为武术遗产,但归根结底也免不了它的近亲是倭国野太刀的命运。
戚继光曾说:“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这里的长刀,如果现代能仿制出来的话,长度是一般人接受不了的,其规格为:
刃长五尺:按明代营造尺,每尺合32cm,则刃长160cm。
后用铜护刃一尺:此铜护刃,即现在通俗叫法为吞口。而在刀刃后端加上一尺长(32cm)的吞口,目的是方便刀刃入鞘,且必要时前手可握此处以长兵短用。
柄长一尺五寸:即48cm。
重二斤八两:这个重量我还不能准确地估算出来,大致相当于今日三斤多的重量。
按上述数据,此刀全长208cm,刃长160cm,柄长48cm。
现代周纬在《中国古代兵器史稿》中描绘的明代留存的御林军大刀长度为刃长108cm,柄长56cm,全长为164cm。而戚家军的长刀通长为208cm这个长度也就不奇怪了。
其原因为:戚继光在军队技能的应用上,尤其重视兵器的长度,他所推崇的杨家枪长度都在4米左右,他自己也说过枪要长的话。这是跟对敌的作战分不开的。
现代的苗刀,谎称为戚家刀,所做长度通长为140cm左右,美其名曰为刀长五尺,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为什么?
明代程冲斗有本《单刀法选》流存至今,写道:“古云快马轻刀,今以倭刀为式。刀三尺八寸,把一尺二寸,则长有五尺。”这句话中,体现了两点信息,一是刀轻,也就验证了戚继光208cm的长刀为何只有三斤来沉;二是刀的通长比戚家军的长刀减少了一尺多。
但问题恰恰出在此处,五尺刀是按明代营造尺算的,还是按周尺算的?
程冲斗还说:“如用弩带刀,刀长二尺八寸,靶长九寸,共长三尺七寸,不可过长,恐悬带腰间,用弩不便。”
如果按明代营造尺算,程氏单刀刃长约120cm,柄长约38cm,通长160cm。带弩刀为刃长约90cm,柄长约29cm,通长为120cm。
如按周尺算,一周尺合今23cm,即俗称鲁班尺,则程氏单刀刃长87cm,柄长35cm,通长约122cm。带弩刀为刃长64cm,柄长20cm,通长约84cm。
我要说的是,程冲斗的单刀长度是按明代营造尺计算的,因为通长122cm的刀,一个人就能轻易地从鞘中拔出,根本不需要《单刀法选》中的“你我拔刀式”或托拿刀背出入刀鞘等手法。而通长84cm的刀,在战阵中的弩兵用来,就是废铁一条,完全应付不了敌方的长器。因此,程氏单刀的长度通长为160cm是完全正确的。
而当今造刀的刀商,恰恰抓住了“五尺”这个词,造出的刀要么在120cm左右,要么在140cm以内,臆造的很多,甚至将刀背改为圆脊的,丁字结构是无法一劈到底的,这点基本常识都不知道,也算开了古人造刀之先河了。
明代之前,中国有无此类长刀,相关文字记载不确切不完整,就算是李嗣业重生,也无法考证。但明代确有此类长刀,并是在对倭的战斗中产生的,不管是当时由日本进贡还是中国自制的,这种刀毕竟流传下来,并对很多兵器产生了翻天覆地般地影响。
我无亲日情结,但倭刀就是倭刀,在谈苗刀之前,必须要说清苗刀的起源,这绝对不会抹杀华夏儿女在抵御内外侵战中将苗刀发挥到的极致,因为中国人有不同于倭刀的独特技法。
离我们最近的官方技法是来自戚继光《纪效新书》第十四卷之“猿飞阴流”的刀法和程冲斗《单刀法选》,由于我现在能看到的《纪效新书》是经过无数次的翻印或传抄以及山寨而形成的,大抵只有图势而无文字,也就不能获悉整个刀法的本来面目,近来有棒子号称复原了这一刀法,网上有视频,可作为借鉴,但也只是山寨战阵所用的刀势而已,行外人看不出内在。
而程冲斗的《单刀法选》有图势有文字,很全面,一直流传至今,甚至产生了为今尚存的门派,一在河北,一在陕西。河北教授套路,桃李天下,却流于表面;陕西重内涵,虽有实战训练,但真正的技法非本门中人,仍是秘不可传。
现代的日本刀术,仍有与《单刀法选》相似的势子,只是经过几百年的演变或者交流,中国苗刀技法越来越远离了当初“长刀”的影子。
自民国开始,就有一路、二路,近些年,又冒出了三路、四路,想当初程冲斗的技法也只是单势而已,经过后人的改良,越来越突显出套路的完整性,并不断地延伸,舞花连连,完完全全悖离了民国时张之江曾说过的“矛刀”含义。
矛刀,也是民国时对苗刀的一种别称。因为它的样子尖而修长,更重要的是它的长度完全可以加入枪的技法,所以称作矛刀。
有人曾说过,练剑术,学西洋剑,练刀术,学日本刀,练枪术,就学中国大枪。
西洋剑,灵巧,步法敏健;日本刀,劈势猛,讲究不触而杀;而中国的大枪,却是其他蛮夷无可比拟的。
中国人练日本刀,按日本的势子练,按《单刀法选》练,按《辛酉刀法》练,练的再好,也不如日本人,因为没有体现中国人的优势,没有体现自己的文化,相反还要穿上和服学着日本武士慢条斯理的动作,骨子里毕竟不是日本人。
其实,早在几百年前,苗刀自明代引入中国后,该刀的技法就在不断地演变,离倭刀技法本来的面目越来越远,知道为什么吗?
中国冷兵时代的战争武器最重要的有两个,第一是射箭,第二是大枪。
抵御弓弩要用藤牌腰刀,而能与大枪抗衡的兵器即苗刀。程冲斗《单刀法选》中的技法完全都是将三四米左右的长枪视作假想敌的。吴殳的《手臂录》中亦将倭刀的假想敌列为大枪。
苗刀与大枪对拼,自然将大枪的一些技法吸收进来,如《单刀法选》中的朝天刀势,不就是马家枪二十四势中的朝天枪势吗?迎推刀势,不就是迎枪吗?刀背格铁器势,不就是靠手法的阴阳转换而使用枪法的拦拿吗?单刺刀势,不就是枪法中的单杀手吗?低插刀势,不就类似于美人纫针吗?定膝刀势,不就是推山塞海吗?单提刀势,不就是夜叉探海吗?拗步刀势,不就是骑龙势吗?
严格地讲,《单刀法选》中与枪相关势子,其实更是与棍术相关,因为程冲斗少林学艺十年,所擅长的是棍术,而不是枪术,他的枪术是大封大劈,这点被吴殳早就指出了,所以他的图势都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握刀柄,更侧重类似棍术的劈技,右手在前发力要多些。而其侄程子頣也看出了程冲斗刀法的侧重点,故尔在“单刺刀势”的小“注”中含蓄地写道:“愚意将刀提、撩、勾、格等法,不过用以招架。至用砍法,除可斩手、足、指、头、颈及断彼枪杆,总不若刺之为用长而善也。”
不能说现在流传的程式《单刀法选》技法完全能含盖明代的苗刀技法,我相信还有很多技法没有形成文字或者遗失。至少从吴殳和其师弟陆孚亭流传下来的书籍中得知,明末枪法大师石敬岩擅长倭刀。
吴殳曾在《手臂录》中说石敬岩“棍、棒、刀、牌,全化枪法”,陆孚亭也曾在《石敬岩传》中说其临死前叹曰“使我得长刀一,贼不足尽耳。”
石敬岩是干什么的?练大枪的,吴殳认为他的枪术重在手法,与峨嵋派枪法如出一辙。由此可知,一把倭刀,在手里阴阳转换,可劈可刺,甚至刺多于劈,才是苗刀的正法,更是中国人善长的技法,更能体现中国人在大枪上的优势,所以才可称作“矛刀”。
如果将枪法融入刀法中,就必须改变势子。枪法以中平枪势为对敌基本势,百巧由此出。而对于长刀,由于刀柄及结构重心与大枪不同,故以左定膝势对敌基本刀势,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用力的重点在后手。刀柄是扁的,不像枪杆那么圆,使用封闭会不太顺,但枪法中的拦、拿、提、勾、刺、劈以及棍法中的各种身势都能体现出来。
说穿了,中国传统的硬兵武术,就是枪法,苗刀也不例外。因此,在你练真正的苗刀之前,最好先练上几年的3米大枪,至少6斤以上。然后再练苗刀,完全可以抛开那一至四路,再不用花冤枉钱。当然,练大枪也得练对了路,要不只知道直劈直扎,用的只是棍子,而不是枪。
苗刀自引入中国,经过几百年战火的洗礼,不断地随着作战环境而转化,虽然技法日臻完善,但也衍生出很多类似的兵器,不能不说苗刀对这些兵器影响真可谓旷日持久。只是,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些兵器跟苗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下就举几个例子。
1、鞭
明末程子頣在《武备要略》中说道:“夫鞭之用,莫究其所自。而敬德之鞭,亦不见于史传。予少时甚慕焉,遍访不得其传。一日习单刀于冲斗公,得其法,则知刀与鞭大同少异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鞭怎么使用,不要去考证它最初的用法了,因为传说中的尉迟敬德擅长鞭法,但史传中却没有文字记载。程子頣年少时也曾多方走访,也没有找到敬德的鞭法传人。却从程冲斗的单刀中悟出来鞭和长刀的用法大同小异。
按上图,此鞭实物不知是何材制造,如为铁制,则份量不轻,如为坚木制,亦能实战。但所摆的架势与苗刀是一模一样的。
2、狼牙棒
军队所用的狼牙棒,其实都是木制的,上打铁钉。见下图。
3、朴刀
朴刀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总是有所变化,《水浒》里描述的朴刀是长杆短刃以刺为主的,刃可以拆装,方便隐藏。清代时朴刀刃阔杆长,太平军犹爱使用此种兵器劈杀。现代也有人称此种刀为双手带。但明末时的朴刀,却是直接从苗刀演变来的,刀形稍有不同,技法却是一致,见上图。
4、大斧
5、双手剑
那年去武当山游玩,看到有道士在教授双手剑,剑的长度约有1.5米左右。朝鲜势法双手剑,只是将刀换做了剑,很多图势中,其实我们只能看到身势,而应用的手法不仔细研究根本看不出来,这也与古代画家的滥技法太有关系了。
还有很多的实例,就不再列举了。
总之,苗刀虽得自于倭国,但经过一代又一代武术家的研究,并将枪、棍的技法融入其中,使得这些相类的兵器可以融汇贯通,充分体现了中国武师的聪明之处。
苗刀最后一次著名的应用,就是在抗日的战场上,尽管刀没有那么长,换之为双手短柄的阔刃砍刀,但技法离不开苗刀的影子,所谓“破峰八刀”,也是苗刀在实战中的一种表达。
不过对于研究古兵器,崇尚中国传统文化,且喜欢追踪溯源的人来讲,建议还是按照明代苗刀的规格进行定做,3斤或6斤不等,一轻一重,再结合大枪的圈串,结合棍势,你会发现苗刀会带给你不同凡响的收获。长兵器练熟了,短兵器可谓信手拈来。
离开了冷兵时代,我们不可能打打杀杀,也没有足够的条件进行对抗训练,却能在苗刀的练习中找寻到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脉络,丰富自身的技法,足矣!
沧州已故苗刀推广人郭瑞祥先生曾致力于苗刀的推广和套路的教授,早年间,也是在他的传播下我才知道有种兵器叫作苗刀。当年一时懵懂,花了800元买了把一级实用苗刀。拿到手后,别提多别扭了。
首先是刀背,圆背刀筋,刃未开锋,护手刀盘制作很粗糙,为了让刀盘与刀柄固定,居然加了两枚螺丝钉,钢材其实就碳钢的,没有弹性,其实是龙泉某厂家代工制作的,上面还刻着什么专利字样。就是这样的刀,在砍劈树木时,稍有用力不准的情况,刀筋立马会弯,在家里闲置了二三年,最后以150元的价格转让。
然而,这把刀的设计,不能不说确有独到之处。首先是刀柄,没有缠绳,全木制刀柄有锥度,后把粗壮,内行人一看就是借鉴了枪杆根大盈把的理念,当然为了照顾新手,刀柄并没有做到根大盈把。而刀背采用圆筋,刀刃呈丁字结构,仿佛偷换了古画里关于苗刀刀身那道横线的概念,其实那道线是日本刀里常见的镐线,被郭氏改作了圆筋。这种圆筋结构的优势,就是可以像运用枪杆那般拦拿,缺点是刃口太薄,即使刀身硬度够、韧性足,一刀劈在硬物上,或穿甲士兵的身上,很容易吃刀而妨碍劈击的深度。从古至今,就没有这样造刀的。因此,不管这把刀多重,也只是个表演物件,上不了真实的战场。
但正由于郭瑞祥对苗刀的推广,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苗刀的皮毛,从而打开了苗刀的市场。尤以龙泉的刀商为最!中国人讨厌倭寇,不愿承认这是倭刀,而苗刀这个名称也正迎合了刀商的心理,为多数不懂武术的票友打造出五花八门的苗刀。
大抵尺寸为全长1.4米左右,或花纹钢,或大马氏革,或全钢烧刃,或夹钢,还有所谓四方锻的,各种噱头此起彼伏,山寨的价格不一,质量各异。似乎郭氏苗刀的形状,成作苗刀制作的标准,外形稍有不一致,就被行外人认作不是苗刀,但郭氏苗刀毕竟申请了专利,所以很多刀商也要另辟蹊径来招揽票友。
其实,还是那句话,在你没练中国大枪之前,不要碰苗刀这种东西,因为你永远练不出苗刀的真正内涵或者实战技法。在你练过大枪之后,更不要随意地从刀商处购置苗刀,而是在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定做,根据你的特长来定做。
不管怎么讲,如果要找回真正的苗刀,你定做的兵器全长至少要在1.6米左右,才可称得上是苗刀。1.4米和1.6米拿在手里习练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重劈砍的话,可以让刀身稍弯,重戳刺的话,可以让刀身成作直形,但首先的目的是能够方便格挡对方的长枪。
什么花纹纲,什么大马氏革,什么全钢烧刃,都是赚你钱的,弹簧钢淬火,刃口硬度在52HRC左右,有稍许弹性,背厚刃薄,重量在3斤至6斤左右,定能让你练出真正的苗刀工夫。
刀柄的制作是个很重要的环节,练武的都喜欢手感,不管是柄缠绳还是不缠绳,只要能使出枪法中的圈、串、拦、拿,就基本能满足使用条件,这就需要必须做成直柄,做成弯柄不便于刀柄的拧转。而龙泉受倭刀影响太深,刀柄经常用两颗目钉,其实就是筷子头来固定,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苗刀的用法,跟倭刀还不太一样,是要转柄而拦拿或者扎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柄内灌胶,外铆铁钉或铜钉,让木柄与刀茎紧密结合为一体,这也是中国古代制刀工艺中最牢固的一种方式,至于柄首,铆与不铆,都无所谓。铆上了,会稍稍影响手感,按枪的使用方法,后把是要握在掌心的,所以会有影响。不铆的话,就要考虑细节上制作的舒适度与合理性。
刀盘,即护手,此处制作不好,会在练上几天后晃动,一是响声烦人,二是影响刀柄的牢固性,因此必须牢固处理,使刀盘与刀身与刀柄紧密结合,从外看不到缝隙,或没有松动感。好的木工师傅或装配工都会注意这些细节,只是更多的还是不负责任或不懂武术的刀商,让你无可奈何。
刀鞘一般采用木制,必须轻,方便携带,因此用软木制鞘最合理,也可防止刀刃进出的磨损。有些龙泉刀商会把刀鞘做的比刀身还要重,本末倒置。
鞘上的装具,看个人喜好,有人喜欢雕刻图案,或阴刻或阳刻,还有采用镂空的,也跟投入的费用有关系。
综上所述,造一把称自己心意的苗刀不容易,很多时候,不是刀要适用人,而是人要适应刀。
附图:留存下来的明代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