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层让人不爽的“纱巾”(上海印象之三)

偶然发现电脑里有一组文章,是2001年到上海时写的。那时候的文字,那时候的上海,时过境迁,物不是人已非,感觉有点意思。文字记录当下,当下就是历史。

像我到过的大多数城市一样,上海的空气质量使患有鼻炎的我,感到与北海有一种明显的“落差”。我曾在北京呆过30多天,没见过一天太阳,阳光倒是有,热辣辣地“敷”在脸上、手上,你却看不到太阳,那还是很多年以前京城里人们对“沙尘暴”这个词还比较陌生的时候。
上海比北京好一些,但城市里同样混混沌沌的。我在浦东420米高的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鸟瞰上海,那天的阳光晒得人抱头鼠窜躲进树荫或楼荫下,但黄浦江对面的楼房看起来影影绰绰。观光厅的玻璃上,面朝不同方向标着“前方XX城市,XX公里”字样,极目远眺,却像一块纱巾蒙在面前,一公里也看不到,使得这种“放眼全球”的创意大打折扣。
很多的人说过:大城市不好住,交通拥挤,空气污染。这类“丑话”大城市的人说起来,有一种谦虚的味道,不是大城市的人这样说,则有些阿Q,因为他或者是没有可能住到大城市,或者是没有勇气生活在大城市而贬损它,出于一种匍萄架下的狐狸心理。
我是做梦都希望北海也大起来,不能大得像上海一样,但总要比现在大上一倍才差不多。城市大起来,生产与消费才会达到一个平衡点,商业才能繁荣,城市的好处才会显现出来。但大起来,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空气会比现在差一些,不管你引进的是什么样的高新企业,人一多,呼出的二氧化碳也会多起来不少。
像绝大多数的北海人一样,我为北海的空气感到骄傲,但我愿意和更多的人分享这种空气。当然,更多的人来后,我们呼吸的肯定不再是“这样的”空气。有人说:住在北海这样清新的空气环境里,寿命也要长几年。中国人常有这种不需要科学支撑的论断。家在上海中心区徐汇区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上海人的寿命比许多地方都长,她刚去世的外婆活了94岁,她家楼上有个老人,是上海第一批学唱昆剧的,95岁了,精精神神,每天要拉上几嗓,电视台前一阵还来拍了片子。
一份资料表明,到2000年末,上海的百岁老人有306位,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30.56万。这说明空气与寿命的关系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直接——只要污染在一定的限度内。我们对空气质量的骄傲可能有些夸饰,它固然重要,但衡量一个城市还有更加本质的东西,要不大家都会搬到西伯利亚去,那里的空气绝对比北海清新。
我希望这种“奇谈怪论”不被误会为我认为北海的空气质量不重要——这种可能性真的不是一般大。相反,我是第一个在报上写文章提出北海可以“用空气招商”的人,还写了不少北海空气坐上全国头把交椅之类的稿子。但空气显然不能当饭吃,能当饭吃的是“人气”。城市的人气一旺,挣钱的门路就广,在上海街边摆个凉水摊,未必比在北海哪栋大楼坐电梯上下班的公司员工挣得少。我希望你不要据此质问我为什么大家不到上海卖凉水去,一是因为上海不能到处摆凉水摊,二是在上海还有很多比摆凉水摊更好的选择,一经比较大家就不再选择摆凉水摊,不像在北海摆凉水摊就成了一份乐在其中的幸福职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像是把全世界赚到了一样怡然自乐。
城市的扩张与环境保护就像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它们不是有我没你的关系,经过磨合可以达到和平共处,城市实现了扩张,环境也没有被毁掉。这有其他国家城市化的历史可以借鉴,并非无例可援。北海这些年为“工业”应不应作为支柱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上头有了“工业化”的提法,好像才平息了一些。但又在上什么样的工业上产生分歧。
有人说:北海就应上那些高新技术的项目。问题是“高”是在“低”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没有现代化城市的服务,希望高新技术进来,就像阿Q想和吴妈困觉——一厢情愿。人口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个人的看法,以现在缺乏大学和科研机构为后盾的条件,在城市只有二三十万人口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是发展的基础,兴办或引进这样的企业,不仅能壮大经济总量,而且能增加人气。试想,拥有成千上万从事玩具、服装、电子、食品、包装、烟花炮竹等行业的产业工人,加上众多的白领管理人员,蓝领租公寓,白领买别墅,北海积压的房产何愁盘不活?
回到空气上,这样的企业肯定会带来空气的污染。但这种污染,按照环保法规,在立项时严格准入门槛,经营中加强监管就行了。对于一个城市的居民来说,衡量生活品质不只是空气质量一把尺,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多样、公共服务的健全以及整个城市的信息化程度,都是重要的标准。上海人的寿命长,空气质量这把尺可能短一些,但生活水平、社区服务、医疗保障等作了弥补。
我在穿过上海市区的苏州河看到,那水质算不上清澈,但并不混浊,河面上见不到飘浮的垃圾,与我们“臭气逼得游人退”的外沙内港比起来,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上海人说:以前那种每天早上开门,男人女人到苏州河倒马桶的现象已经没有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