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行·纪游】高庙“西地红”成为网上的“俏佳人”(散文)/于廷见

8月8日,西平县作家协会采风团一行10余人,先后深入焦庄乡红薯小镇高庙村和席王寨村调研采访。淅淅沥沥的小雨似一场电影的背景音乐,如影随形,始终紧跟着整个活动。阵阵风儿吹来,暑热消散,一缕清凉的气息悠悠地沁入心底,世界忽然安静下来。站在平直的村道上,望着摇曳的红花绿树,让人一下子心胸豁然开朗。雨中的乡村,朴素安然,舒畅地呼吸着,天地之间悠然生动,那人、那事、那物、现在和未来,都在你到来的这一刻,在你惊喜的注视中,被照亮。

近年来,西平县焦庄乡高庙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促脱贫攻坚,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唱好“小红薯,大主角”这台大戏,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西地红”红薯远销省内外,红薯小镇闻名遐迩。如今的高庙村人居坏境优美,村容村貌靓丽,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了,幸福的日子火炭儿似的红火。而席王寨村,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成果斐然。

说起红薯,上些岁数的人都有着深刻的印象,而对于许多年轻来说,那些过去岁月里,关于由吃引发的诸多悲喜剧已成为遥远的乡愁。我出生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红薯在相当长的年月都是人们的主要口粮,“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就是那时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上世纪70年代,曾任西平县县委书记和中央候补委员的冀桂昕我们一个村委,过去叫朱庄大队,现在叫师灵村委。冀桂昕是从村里一步一步干出来的的干部。在村里时,他带领村人战天斗地,平整土地,改良品种,精细管理,逐渐解决了全村4000多口人的温饱问题。那时全县有一句很响亮的口号:“远学大寨,近学朱庄”。当时的师灵公社朱庄大队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可红薯依然在村人的生活中唱着“主角”。红薯蒸着吃,煮着吃,将红薯干磨成面蒸馍吃。红薯面蒸成的窝窝头黑黢黢的,糯糯的,甜甜的,儿时的记忆至今深刻。其实,和我一样,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都会从心里说过这样的话:感谢红薯,让我生命无恙!去年的6月份,我曾在许昌市一个叫“乡村梦”的生态园餐馆吃过一种名曰“黑老包”的面食,也是黑黑的,圆圆的,甜甜的,但和当年的红薯面馍完全不是一回事。

现在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温饱早已不是问题,人们正在追求吃得好、吃的健康的风尚,但我和家人仍然对红薯喜爱有加,每年的秋冬季节和第二年的春天都要买上几十斤,上百斤吃。

红薯的过往,珍藏着岁月的故事,轻轻抖落时间的尘埃,记忆被擦亮。回归自然,吃出健康。而高庙人正是瞅准了这一机遇,根据当地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很适合红薯生长的优势,在黄淮学院科研团队的帮扶下,培育出了优质的“西地红”红薯新品种。高庙村出产的红薯含糖分高,皮红心甜,口感极佳,富含硒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深受城乡消费者青睐,名声远扬四方。

“小”红薯带动“大”产业。高庙村出产的“西地红”红薯早已成为网上的“俏佳人”,粉条、粉丝、贝贝南瓜、水果萝卜等农产品也远销四方,给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过去红薯续命,现在红薯给高庙人插上了致富的翅膀,成为高庙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他们的日子也像八月成熟的辣椒,一串串火红,一簇簇闪动,红火映在乡亲们的脸上,高庙红薯小镇也被省文明委命名为“河南文明村镇”。

返程时,我和几位文友约定:等到红薯收获的季节,我们再来高庙村,看看地里像小山一样的红薯堆,看看南来北往的客商装红薯的车队,看看乡亲们收获幸福时如花的笑靥……

     作者简介:于廷见,西平县作协理事,现在县交警队工作,有散文、小说等作品在文学刊物发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