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穴】肠痉挛可扎的特效穴——带脉!
带脉
《针灸穴名解》: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片截取自|3Dbody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交会穴(足少阳、带脉)
主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妇人小腹痛,里急后重,瘈疭,月事不调,赤白带下。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带脉
【位置】在季胁下一寸八分。(《甲乙》)
【取法】侧卧,在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脐相平处取穴。
【局部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十二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胁痛。
【配伍举例】《大成》赤白带下:带脉、关元、气海、三阴交、白环俞、间使。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文献选摘】《素问·气府论》王注 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带脉
【所属经脉】足少阳胆经。
【体表定位】在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操作方法】直刺0.8~1.2寸。
【临床主治】月经不调,带下,腰痛,胁痛,疝气。
【进针层次】
1.皮肤:由第11肋间神经分布。
2.皮下组织:内有第11肋间神经的分支和胸腹壁静脉的属支。
3.腹外斜肌:位于胸下部和腹外侧部的皮下,外侧半是肌腹,内侧半为腱膜。该肌以8个肌齿起自第5~12肋骨的外面,与前锯肌、背阔肌的肌齿交错,肌束斜向前下,后下部肌束向下止于髂嵴前部的外唇和腹股沟韧带,前上部肌束向前下方移行为腱膜,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壁,止于白线,由下6对胸神经的前支支配。
4.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该肌起自胸腰筋膜、髂嵴前部和腹股沟韧带外侧2/3,后部肌纤维斜向前上方,止于第12、第11及第10肋软骨及助骨下缘;中部肌纤维水平向内移行为腱膜,止于白线;下部肌纤维斜向内下方移行于腱膜和形成联合腱,联合腱止于耻骨梳和耻骨结节附近。该肌由肋间神经、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腹股沟神经支配。
5.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的深面。该肌起自第7~12肋软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前部和腹股沟韧带外侧1/3,肌纤维向内横行,移行为腱膜,止于白线,由肋间神经、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支配。该穴的深面由浅入深依次有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腹膜腔、肝或横结肠等结构。
【针刺意外与预防】若直刺过深,针尖可通过腹横筋膜、腹膜外筋膜、壁腹膜进入腹膜腔,进而可刺中升结肠(右带脉穴)、降结肠(左带脉穴);若大幅度提插、捻转,可引起急腹症,后果严重。
图片来源于《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足少阳胆经循行视频
视频录自于|3D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