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3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我们今天继续讲讲中医治则里面的内容,上次课我们讲了正治和反治,今天我们讲治标和治本的含义,因为标本实际上是相对的一个概念,中医学里面,“本”就是一个根本,也就是一个根源,“标”就是它的一个现象,也就是中末的一个疾病,末也的意思。

标本的相对来说,它是相对的,标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变化的,它矛盾双方的地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说从邪正的关系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症状来说,病因为本,症状为标。

这是他们之间疾病发展阶段不同的关系。

比如说,从疾病的先后顺序来说,新病、继发病就是为标,旧病、原发病就为本。它是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疾病阶段的过程中来认识标与本之间的一种关系。

我们认为标本区分的运用,主要让我们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找到它的主要矛盾,或者次要矛盾,也就是我们有一个标本取舍的原则,叫做“标急则治其标,本急则治其本”。

也就是说,从治疗的角度来说,如果疾病的症状表现为急,比如一个病人肚子胀,这时肚子胀的很厉害,腹水很严重,这时你要减轻他腹水,等腹水消退以后,病情稳定以后,再治疗肝脏的基础疾病,这叫做“急则治其标”。

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根本的问题,但是“标”如果影响到生命,影响到本病的治疗,我们就先急则治其标,或者是标本兼治,标本同治的思路和方式,还是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治疗。

比如说,我们遇见一些危重病症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威胁到生命,我们就要先治标。比如是出血,虽然他是气虚,但是要先止血;还有一些高热惊厥的病人,高热神昏的病人,这时我们要解除他的标,惊厥的表现,抽搐的表现,还有频繁的呕吐,这时表现出来极重的表现,“标”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另外一句话,缓则治其本,就是说如果病情不是很重,治病当求本而治,比如说一些慢性的咳嗽,还有一些咳喘,这时他的咳跟喘,不是表现出特别的明显,也没有威胁到生命的症状的时候,我们要通过补肾,健脾,化痰,宣肺的思路来进行调整,要治其根本,这时要注意这样一句情况,“缓则治其本”。

缓则治其本,是我们比较常采用的方法,对一些慢性的疾病,消耗性的疾病,这一类的疾病用的比较多,也就是说,这种慢性的疾病是长期的过程,就要采取缓慢扶本的方法,特别是现在常见的消耗性的疾病,慢性的疾病,还有很多放化疗以后的疾病表现出来的,就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治则。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标本同治”,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比如说这个患者本来是一个气虚,肺气比较虚的,又感受了寒邪,这时我们祛邪和扶正一起来用,既要补充他的肺气,又要祛寒邪,叫做“标本兼治”。

标本的取舍就是在急性病的恢复期时,如果他们表现为慢性的经过,病情又比较缓和,我们可以先行治其本。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又感受了外邪,也可以先治其标,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标本兼治的方法。

总而言之,由于疾病的变化过程,主症和兼症缓急轻重的不同,我们区分一个标病和本病,有利于我们从整个疾病过程中抓住主要方面来治疗和调整,我们可以先治本,也可以治标,也可以单用或者是兼用标本兼治的方法,就取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我们也根据患者病人的情况,比如说这个病人表现出,体质比较虚,大便秘结的表现,大便秘结是他一个标的表现,正气不足,不能够增水行舟,也可能由于气虚,血瘀,寒凝等因素所引起,表现出来就是大便秘结,他非常痛苦,我们就要先解决“标”的问题。这也跟患者的情况有关系,标本大家认识一下,治则里面的一种关系。

第三个就是扶正和祛邪,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增强身体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扶正多采用补虚的方法;祛邪就是驱除病邪,使邪气镇安,多采用泄实的方法来进行。

扶正和祛邪之间的关系,大家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个,扶正,我们扶助正气是为了祛邪。原来我们经常和大家讲的一句话,“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一个人正气的强弱,体质的增强,外邪就不容易侵犯,导致疾病的侵犯。扶正就是为了驱邪,祛邪同样也是为了扶正。正气足了,邪气也就容易被清除体外,如果祛邪,比如说清热解毒,热去了以后,扶助正气,就是为了扶正,这时邪气则镇治安,它们两个之间的关系要注意

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虚症就要用以扶正,实症用以祛邪,这是补虚泻实很重要的一点。另外,我们根据邪正盛衰在疾病过程中的地位,决定运用方式的先后与主次,我们要注意扶正与祛邪的次第关系,也就是你什么时候扶正?什么时候祛邪?取决于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或者是地位。

第三个,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比如说我们一个病人反复的腹泻,脾肾阳虚,这个时候我们是要扶正,但是你不能够留邪,留邪是关门闭扣。你扶正以后,你把门关起来了,这个湿邪就停留在体内,这样子就是扶正助邪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很多很多女性在月经,甚至是生育后或者是小产后,出现恶露排不干净的时候,这个时候身体又很虚弱,但是恶露又流不干净,为以后的疾病的发生发展留下了一个基础,形成新的一个致病因素。

这个时候我们祛邪和扶正都要注意,不要不要扶正了,把这个邪关门闭扣留在留在体内,另外我们祛邪也不要伤及正气。

但是我们现在往往是祛邪伤到了正气,如果我们用的很多清热解毒的药。弄了些活血化於的药。

用了现在的很多的西药等等之类的。那么这些都会在祛邪的过程中损伤了人体的正气,这个时候就会导致形成另外种疾病的出现。

扶正与祛邪的运用,要做到攻补合理,把握先后次序,我们主要的运用是单独运用,比如扶正,主要适合于正气虚弱为主,这时邪气体质比较轻微,或者邪气已经除正气尚虚的实证,就是虚则补之;

单纯的祛邪主要是以邪气亢盛,但是正气还没衰的实性的病症,叫实则泻之。

关于先后顺序的问题我们要注意,也就是说扶正和祛邪先后使用的问题,主要适用于虚实夹杂的病症。

通常有一种方式,第一先扶正后祛邪,我们先用温补的方法,先祛邪后扶正,运用驱除邪气再扶正,先扶正后祛邪,主要先扶正再行祛邪,主要是用于正虚邪盛不耐攻伐的病症。

先扶正后祛邪,主要也可以,用于,正气虚机体不能够耐受攻伐,第二个病情虚盛,他这时是两个交替的一种状态,先可以相扶正补虚,以助正气。

我们现在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疾病还有一些消耗性疾病的治疗,常常他不是单独的虚证,也不是单纯的实证,有时候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采取扶正祛邪同时进行,或者是说先扶正再驱邪。

比如说有一个病人,如果已经比较危急的阶段中晚期的阶段,它表现为腹胀腹水,如果这个时候,你一味的去攻伐,所谓的肿块,采用一系列的活血化瘀,或者是行水利水的方法,正气就更加容易虚。

本来西药的药物化疗,放疗以后,已经会影响到患者正气的不足,如果这时中药看到肿瘤,再来活血化瘀,更加重了机体正气的不足。总而言之,我们要注意的是,如果正虚为主,要做到实邪为次,要以扶正为主,如果了邪气盛为主,正气为次,要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这和治标治本是一样的道理,表达的意思差不多。

另外就是祛邪的时候要防止伤到正气,也就是要把握这个度,用祛邪药的时候要注意量,以免损伤正气,《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就调整阴阳,调整阴阳我们在阴阳那一章节的时候讲的比较详细。因为阴阳在调整疾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偏盛偏衰的一个症状,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恢复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

是它的一个基本原则,阴阳偏盛偏衰的时候我们还记得吗?我们和大家讲了阴阳偏盛,阴阳互损,阴阳隔距,阴阳亡失和阴阳转换。其实我们治疗调整应该的原则是,你不足的要去补充它,补够他。多了你要去给它卸掉,叫做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损益兼用这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损其有余,就是实则泻之的意思,泻其有余,无论是阴和阳的一方,它过盛有余的病症,用实则泻之的方法,阳偏盛用清热泻火,阴偏盛把阴给去掉,这里是扶阳以抑阴。

第二,就是补其偏衰,就是补其不足,对阴或阳不足的一方,虚则补之的方法。这里主要适用于阴阳偏衰的虚症,比如说阳虚,阴虚,这个很容易理解,我们就不具体展开了。

这里主要是有三个应用,滋阴以制阳,主要用于阴偏虚,滋阴清热,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比如说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地黄,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另外就是补阳以制阴,就是用于阳偏虚的,助阳来散寒,阳气恢复以后,虚寒主能祛除得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代表方是桂附地黄丸,右归丸,还有理中丸,真武汤等这一类的补阳以治阴。

第三个阴阳互济以调阴阳,主要是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主要适用阳偏虚,在扶阳之中适当的附以滋阴药,这个比较常用;阳中求阴适用于阴偏虚,在滋阴剂中适当用温阳药,是根据阴阳的互根互用来确定这一原则。

阴阳互补,主要适用阴阳两虚,阳损及阴的,补阳为主,配以滋阴;损及阳的,滋阴为主,配以补阳。《景岳全书》: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回阳救逆主要是用的就是阴阳亡失,重在固脱,亡阳宜益气,回阳固脱的,四逆类的方剂比较多见。

我们今天就和大家简单的说到这里,这里内容和大家原来讲阴阳的时候都有涉及到,阴阳的调整,主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归纳和总结,针对治则来做一个总结,我们今天正好大家讲到这里。

注:本课程是2016年中医基础班课程内容,由中医医师佳明主讲,基础班班委辽宁明岩,成都梅泉,南宁黄迎梅,厦门林枝,南宁马奥丁,内蒙李志华,湖南瑞华,济南赵小静,东莞郭菊花,江门陈留笑,河北孙春娥,深圳巧娟,珠海罗夕,江西彭志英,厦门陈君玉,哈尔滨雪婷,全体班委完成,感谢每个人,谢谢你们。

(0)

相关推荐

  • 正邪之标本中医病证之根本在于正气虚和邪气...

    正邪之标本 中医病证之根本在于正气虚和邪气实,也就是说正虚邪实乃病证之本.中医总治则为"调整阴阳",实质也是扶正与祛邪,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补其正气, 祛其邪气. 广义上讲&quo ...

  • 经络与腧穴-第一节:根结与标本

    结的意思就是会聚,结就相当于中医里标本兼治里的标,如果我们按照中医里治病必求于本这个理论的话,本应该是本于四肢,这个也间接的说明中医主治规律四肢穴位的重要性,四肢我们前面说了可以治疗全身病,原因是什么 ...

  • 天天读中医,中医是怎么治病的呢,第一点 ...

    天天读中医,中医是怎么治病的呢,第一点 扶正祛邪 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最重要的一项是扶正驱邪.疾病的发展发生过程,从邪气郁症气的关系来说,是两个正气邪气的矛盾,双方斗争的过程.斗争的最后结果决定着疾病 ...

  • 【中医入门】正邪与阴阳关系

    全文共计1236字 | 1个音频 | 阅读需要17分钟 导读:"自古正邪不两立"."邪不压正",成为各大武侠片的经典台词."阴阳相隔,生死两茫茫&qu ...

  • 本末

    ​本末为助 标本已得 邪气乃服: 本末: 本词条由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名词术语 成果转化与 规范推广项目 提供内容 ① 标本的同义词 ②出自<灵枢·禁服> 病情发展经过之始终 一.标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71讲,续命汤治中风痱

    我们上次讲了舌质的萎软和强硬,在临床中强硬也非常常见,另外大家比较常见的就是歪斜,老百姓中风的表现,多数属于肝风夹杂.或者痰瘀阻滞所导致的舌的动态的一种改变. 歪斜舌前半部比较明显,伸舌的时候过一边,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70讲,水为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大家晚上好,上次课我们讲了裂纹舌,它的临床上的意义.今天再和大家讲讲舌的动态,就是舌头运转灵活的状态,伸缩自如,能够转动灵活,提示一个脏腑气血经络的通畅,脏腑的健旺. 主要讲讲病理的状态,第一个萎软,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9讲,再谈半夏老药新用

    上次课我们讲了点刺舌,主要是观察舌常见的诊断,主要表现一个热盛,如果是点刺鲜红是血热内盛或者是阴虚火旺,如果点刺绛紫,就出现热入营血了,而出现了气血的壅滞,另外看点刺舌在哪个部位,比如在舌尖舌根或者两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8讲,脾胃系统论治

    上次课我们讲了胖大舌,今天继续和大家讲一讲点刺舌,在临床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在舌面上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星点样的表现,小小的称为点,大的称为星了,临床中通过点刺分析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个图片比较模糊,但是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6讲,老嫩、胖瘦舌

    今天我们继续讲讲舌像的一些内容,首先讲讲舌形,舌形指舌质的形状,包括老.嫩.胖瘦.色,裂纹等方面的特征. 老嫩是判断一个舌像里面的基础,虚实之间的判断.首先来看嫩舌的一个表现,舌质的纹理比较细腻,娇嫩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6讲,什么是红舌呢

    上次课我们讲到淡白舌.气血不足,气血亏虚,阳虚的表现,淡白舌,如果舌体整个是胖大,有的人瘦小,有的人胖大的感觉,如果边有齿痕,基本可以判断他是阳虚,津液不化,痰湿,水湿内停的表现,所以淡白舌的意义我们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5讲,望而知之谓之神

    今天我们和大家讲一讲中医基础理论里面比较重要的内容,舌像,原来讲中医基础理论的时候有问诊,还有望诊,舌诊就是望诊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中医有句话叫做"望而知之谓之神",特别强调了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4讲,三因制宜

    今天继续和大家讲讲,中医基础里面调整气血津液的内容,我们在讲气血的时候都有所涉及,我们简单的和大家讲一讲,第一个就是调精. 调精分为几个,第一个填精,主要适用于精血亏虚的,以填补精髓为主,治疗肾精不足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2讲,治病必求于本

    今天我们继续来和大家讲一下治则,上次课讲了养生的法则,治则根据什么来确定的?是根据辩证的病机来确定治则,治则里要了解的原则包括了阴阳,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本于阴阳. 原来讲课时和大家说过,如果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