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了伤疤,感觉到了疼

——读小说《芳华》看电影《芳华》有感

严歌苓是个会讲故事的作家。小说《芳华》一如她的其他作品,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部队文工团的故事。熟悉的时代背景,熟悉的舞蹈,熟悉的歌曲,熟悉的人物语言,熟悉的生活方式,迅速把我带到了那个年代——无可否认,这其中严歌苓的文字表达功力是功不可没的。

我用了一个下午和两个夜晚的时间读完了全书,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时时陷入对《芳华》的咀嚼和思考中。

故事情节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正如严歌苓本人所说“这是我最诚实的一本书,有很多我对那个时代的自责、反思。”因为真实,所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也给我一种很强的撕裂感。那个年代的那些事,曾经就是那样摧毁了我们的青春“芳华”,玷污了我们的纯真情感,践踏了我们的基本尊严。通过“萧穗子”的眼睛,我们看见了刘峰的善良、何小曼的弱小、林丁丁的小资、郝晓雯的霸气……。因为严歌苓的“诚实”,这些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非常鲜活,同样因为严歌苓的“诚实”,我们看到了作者无法回避的道德立场和道德判断。

我无意对严歌苓的写作作道德方面的评价,但对小说中的人物却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1.林丁丁对刘峰缺少一个道歉。

严歌苓在小说中是有所自责有所反思的。但作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林丁丁,对向她求爱的刘峰采取了在那个年代十分正常、在正常年代十分卑劣的做法,使得刘峰的命运从此改写。对此,几十年后的林丁丁应该还给刘峰一个道歉。然而,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这个道歉都没有出现。

2.对刘峰缺少道歉的不仅仅是林丁丁一个人。让刘峰命运改写的直接事因是林丁丁,但当年的那个集体除了何小曼以外,都对刘峰的遭遇缺少同情,甚至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已经倒地的刘峰再“踏上了一只脚”。如果说,女兵对何小曼的讨厌还是出于女人的天性的话,那么,对刘峰出事以后的冷漠就是人性不善的一面的彻底暴露了。

3.何小曼对待刘峰的真情实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刘峰几乎给了每个人无私的帮助,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刘峰的做好事理所当然,但唯独何小曼对刘峰的帮助感激在心,并且因刘峰的不幸而由感激升华为爱情。在刘峰即将离开文工团的那个傍晚,只有何小曼走到了他的身边。在此之前的何小曼是那样地懦弱、渺小,那一刻的何小曼是那样地勇敢、高大。那个傍晚的夕阳的余晖,正是何小曼人性光辉的闪耀。从那时起,直到刘峰去世,何小曼给予了刘峰最大的帮助和最温暖的关怀。尽管何小曼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何小曼在处理和刘峰的爱情中完成了她自己。

4.时代背景并不是所有过错的借口。肯定有人会说,林丁丁也好,郝晓雯也好,那个集体也好,都是受了时代的影响。换言之,如果说大家有错,那么,这个过错应该归因于那个时代,而不应该归因于具体的哪个人。对这个说法,我没有反对意见。畸形的时代造就畸形的人格,这丝毫不足为奇。但我要说的是:第一,时代固然会影响到个人,甚至会改变个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被改变的。郝晓雯就对林丁丁说过“摸你一下又怎么了?别人摸得,刘峰就摸不得了?”第二,人是应该反省反思的。我赞同严歌苓的写作态度:回忆、自责加反思。我认同郝晓雯后来对刘峰的同情和帮助。我不能原谅的是,林丁丁在了解了刘峰的一切后仍然没有忏悔之意和道歉之言。同样是法西斯主义,二战后的德国始终在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而忏悔,而日本直到今天依然肆意歪曲历史。因而,许多国家的人民对忏悔的德国表示谅解和敬意,对不认错的日本时刻保持警惕,这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先看了小说,后看了电影。我要为冯小刚点赞。冯小刚导演的《芳华》是成功的:尊重原著,不拘泥于原著;取舍得当,剪裁合理,甚至是对原著的再创造;主要演员表演得到位、出色;电影的音乐做得不错,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片尾曲《绒花》由韩红演唱,这个选择是正确的,韩红的嗓音很切合故事情节。走出影院,韩红演唱的《绒花》仍在耳畔回响。

严歌苓和冯小刚唤醒了我们这一代对那个年代的记忆,我深表感激。然而更令我欣慰的是,小说和电影给了年轻一代了解历史的契机。

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有的年轻人边看电影边流泪,我用泪眼望着另外一些年轻的泪眼,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到,我的泪水苦中有甜的。

2017年12月25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