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能力”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读姜大源先生《职业教育要义》有感(2)

在职业教育领域,说起“能力”一词,恐怕人人都不陌生。其实,“能力”一词与“知识”“文化”一样,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在使用,但细究起来,很多人对这些挂在嘴边的词汇说不清,道不明。查阅教育部的一些文件,我发现,教育部文件在使用“能力”一词时,也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比较早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提出的是“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注意,这里只提到了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显然是最初对“能力”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注意,“职业能力”比“职业技能”前进了一大步。

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提出了“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明确要求。同时指出,“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注意,“能力本位”出现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没有具体谈“能力”问题,而是把能力培养提高到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高度。我的理解是,“能力本位”已经具体化、本土化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 进一步强调,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国务院、教育部在使用“能力”一词时既是持慎重审慎态度,又是持积极发展态度的。

在国务院、教育部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在职业教育领域,人们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在这些探索过程中,“能力”一词的“出镜率”居高不下,比如: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

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流行一时的“三以一化”)……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

尽管说法千变万化,但“能力本位”的这一定性、定位基本没有变化。

从“能力”过渡到“能力本位”,再过渡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能力”这一概念不是越来越简单明了了,而是越来越丰富复杂了。我所说的“丰富复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能力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扩大更新,容易使人们或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

2.能力与素质的关系说法不一,人们或以为二者毫无干系,或以为二者是一码事。

于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就形成了一种“盲人摸象”的现象:人人都在说“能力”,但彼此所说的能力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换言之,大家平时所说的能力,都触及了能力的某一方面,但都未能从理论上、体系上把握能力的完整概念。比如,有人说的能力是指“技能”,有人指的是“动手能力”,有人指的是“岗位能力”,有人指的是“职业能力”,有人指的是“就业能力”,有人指的是“方法能力”,有人指的是“社会能力”,有人则指的是有特定指向的某种具体能力,等等。

如实招认,本人在上述两个方面既有困惑,也有思考;既发出过质疑,甚至也写过文章辨析,但始终没有理出个头绪来。

读姜大源教授的《职业教育要义》,这两个方面的困惑得到了解决。

《职业教育要义》“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这一节,开宗明义地指出:职业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个纯粹的职业人,而是一个既要生存,又要发展的社会人。”接着,《要义》分析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态势,得出了人的发展具有“跨职业、跨行业、跨产业”的时代特征。从而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强调学习主体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与运用,正是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

姜大源先生的这一论断是发人深省的,是振聋发聩的。这一论断澄清了一个客观事实:把人的素质与人的能力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毋庸置疑,能力与素质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绝不是对立的关系。假如我们把“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是“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看作是姜大源先生的论点,那么,姜大源先生为这一论点提供了下列有力的论据:

1.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

2.能力三要素的整合结果决定了个体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是更高层次的能力,也即我们常说的关键能力。

3.这种关键能力既离不开学科体系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也离不开行动体系获得的实践经验,二者通过“反思性思维使其内化,进而转化为能力”。

4.“从能量的意义上看”,“素质是以‘势能’的形式存在的。能力是以‘动能’的形式存在的。”

5.素质与能力的关系,是“势能与动能”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素质的能力的内隐,能力则是素质的外显。”

6.能力是个体“主动面对生活与积极应对生活的心理准备”,是“具备获取显性的生存本领的心理状态”,是“能够应付未来发展的隐性的心理条件”。

根据以上论据,姜大源先生以“一览众山小”的智慧和气魄,对能力的重要性给出了答案:“能力是一个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概念,是一个在人格培养中最高层次的概念。”

笔者认为,姜大源先生对能力概念的分析、解剖、理解与概括,是严谨科学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

姜大源先生笔下的能力本位观,是对狭义的能力观的一种革命,是职业教育对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回应,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反观当下职业教育的现状,距离正确把握“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尚有不小差距。据笔者观察,职业教育领域为数不少的人们在使用“能力”这一概念时,仍然停留在“岗位技能”或“专业能力”层面“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这样偏颇的口号还高挂在一些职校的墙壁上。

职业教育建立在这样的理念基础上,就极容易降格为“职业培训”,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要么是“单纯的有技能的人”,要么是“纯粹的职业人”,而不是一个“既要生存,又要发展的社会人。”这恐怕是目前职业教育没有完全达到“社会满意”“企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最主要的原因。

2017年4月2日

(0)

相关推荐

  • 职业教育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绝不是被动的"知识存储器",也不是被动的"技能机器人".经过职业教育,一个"生物人"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但又不仅 ...

  • 当我们谈论跑步时我们在谈论什么(3)

    土木小生:土木工程专业硕士,一个喜欢跑步阅读和写作的小胖子. 这是我个人的第七场马拉松. 也是我跑得最糊涂的一个马拉松. 报名的时候已经过了报名时间了,但因为这种地级市的马拉松知名度不高,往往都报不满 ...

  • 当我们谈论离别时我们会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离别时我们会谈论什么? 1 你是知道的,再过三五十年 老了我也依然贼心不改 你如此美丽,不宜安葬 长埋的只能是我了 人活一日便有一日的奢望 天清气朗但我知人世无常 老了,我也依然孟浪荒唐 旧 ...

  • 全球最大粉钻矿区即将关闭,当我们谈论粉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如果说钻石是立于珠宝界高峰的宝石之王,那粉钻则可以说是钻石之王,稀少的产量,珍贵的品种,优雅的粉色,使其成为世界各大珠宝首饰拍卖会的座上宾,动辄在拍卖师的落槌声中封得数亿身价,是名流精英们雄厚实力和高 ...

  • 当谈论外貌时,我们谈论什么

    2021年7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禁止开展"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的通知,加强对医美行业的监管.而今年五月,这种有悖于医学伦理原则的手术还在某平台受到追捧.多名网友在网上分享了自 ...

  • 一人一生活 · 当我们谈论美丽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美丽的时候,通常意味着被谈论对象的外表是否符合大众审美,而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往往是非常片面又刻板的.审美不该有统一的标准,所有鲜活.真实.自然的都可以被称赞美丽. 来自罗马尼亚的摄影师Miha ...

  • 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音频版

    过几天就是七夕了,朗读一篇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什么>. 从某种程度上,卡佛是在写像自己一样的小人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大人物永远站在镁光灯下闪耀,但是像我们一样的小人物 ...

  • 当我们谈论养老时,我们在想什么

    北京的春总是那么美,那么稍纵即逝,但无论时光多短暂,我们都会在心底告诉自己,新的一年开始了. 当万物升腾,总有那么几个事件会引起业内的小小涟漪: 1. 比如政策面<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 ...

  • 当我们谈论新传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昨天有个小姐妹跑来和我说: "今天被点通了!" 彼时正是我刚把整个<网络传播概论>中关于新闻业的结构框架和网络媒介对其的影响从头到尾地.从上至下.由小及大地梳理了一遍, ...

  • 【经典重温】高毅资产卓利伟:当我们谈论公司时我们谈什么?

    在过去多年的投资与研究中,自己有一些思考与总结,其中有一些部分与其他基金经理和大家的交流有类似的要点,我试着从一个公司与行业最底层的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出发,从生意的本质.人的因素.组织的系统能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