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四僧”石涛画作雅赏

石涛(1642-1707),本姓朱,名若极,系明代靖江王朱赞仪的第十世孙朱亨嘉之子,在广西桂林出生。其父朱亨嘉在明王朝灭亡后,于桂林起兵,自称监国,拒不承认南明政权隆武帝朱聿键帝位的合法性,但被广西巡抚镇压擒获送至福州幽死。幸运的是,年仅五六岁的石涛被门臣家仆救出,于全州湘山寺以以僧名“原济”掩护避难。并取字石涛。石涛可以说是中国美术史上身份、情感最复杂的画家之一,兼具僧人、画家、文人、前朝王孙等多重身份,他一生使用过的名号、印章颇多,且多为自号、自称。其中包括苦瓜和尚、大涤子、靖江后人、清湘陈人、零丁老人等等。

石涛于寺院中隐姓埋名,面对亡国丧家之痛,他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画卷的笔墨之中,在他21岁的时候,得拜松江旅庵本月为师,旅庵禅师引导他打破原来狭隘个人视角,引导观察自然,领悟自然中所蕴含的禅意奥秘,这对于世道的艺术思想有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而后石涛到达安徽宣城,并多次游览黄山写生,这期间石涛通过对黄山的写生而将自己对于禅宗的理解融合到他的艺术作品之中。

而后石涛在杭州、南昌、金陵等多地居住创作写生,此间与同为“四僧”之一的八大山人、钱谦益、孔尚任、戴本孝、屈大均、周向山、程邃等文人墨客都有来往。技法上的交流使得石涛在绘画技法上丰富而多变,绘画观念上的交流则促进了石涛的绘画艺术理论体系的形成。

石涛曾两次接驾康熙,他开始的内心是有所矛盾的,但旅庵禅师的劝导与辅国将军博尔都的邀请下,还是决定进京。石涛在北上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转折和内心情感的巨变,在京时虽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但此番经历对他的艺术起到了升华的效果,他被北方山水的雄浑壮丽所震撼,而逐渐形成了浑厚洒脱的笔墨之法。

最后石涛又返回扬州居住,在他经历了官场的打击和佛门的排挤之后,决心远离尘世纷争,他修筑“大涤草堂”自号大涤子,决心洗去过去的一切纷扰,且于扬州蓄发入道。这时的石涛更加脱俗,积极坦然地融入到自然的山水景物当中去,悟道于一草一木之中。这是他写下了《画语录》(又称《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同时在题画诗跋中探讨他的美学观念。

石涛对中国绘画美学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一画”论上,是他受到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影响并基于多年来的绘画写生与创作而独创的美学思想体系。在他看来,中国画中的“一画”,不仅包含着笔墨技法的意义,而且还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亦即它是一根通贯宇宙——艺术的生命力运动底线。是天与人,心与物的矛盾统一石涛对现当代绘画具有巨大影响,在他的绘画意识影响下,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画家,他们无疑对今天的中国画继承和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