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青衿、备脩金、入泮宫……古人开学有讲究

每天读国学 03-04 14:13

又是一年开学季,当你忙着收拾行囊,为新学期做准备时,可曾想过:古人的“开学季”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又有哪些讲究呢?

01

开学、放假不违农时

在古代,农事乃第一要务,而九月正值秋收农忙之时,并不是入学的好时候。

据汉代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汉代学生开学主要有三个时间,而且都处于农闲时期:“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一般来说,春季入学多在正月十五以后。而秋季入学时间则和现代较为接近。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事频繁,“冬季入学”成为了主流,《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此后,一年三个学期的制度一直流传下去,宋元明清各朝亦是如此。

古代的学生的假期也围绕着农事进行。据史料记载,从汉代官方创立太学开始,就有了太学生的休假制度,主要是“田假”和“授衣假”。

“田假”即“农忙假”,《新唐书·科举志》记载:“每年五月有田假。”每年农历五月麦子成熟,学生回家下地割麦,可以休假。而起始于唐朝的“授衣假”,是每年农历九月份天气渐冷后,让学生回家取衣物的假。田假和授衣假都有一个月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旬假”作为常假,十天为一旬,每十天休假一天,以供学生休息。旬假放假前还要进行“旬考”,考完试才能放假。

当然,除了有固定时间的公学、官学之外,还有私塾,但私塾全年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新年假期,除了重大节日,学子们几乎每天都在埋头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绝非幸运使然。

02

备“学费”,衣青衿、负笈囊,求学路漫漫

在古代,根据办学性质的不同,学费的收费标准也不同。官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痒”,到后来的“太学”、“国子监”等,这些官办的学校是由国家出资,不收学费,但因为入学门槛较高,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进入。

在民间,私塾的学费称为“束脩”。“脩”是用盐、香料等加工制作成的腊肉或咸肉一类干肉;“束脩”,便是十条干肉。《论语·述而》就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说法。后来,“束脩”便成为学费的代名词。

起初,“束脩”多为实物,后慢慢演变为银两钱币,即“脩金”。送脩金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有时也是一种强制性要求。明沈鲤著《义学约》中便提到:“义学束脩,东道总备。分四次送,每季仲月十五日送一次,其诸学生家不必又具私礼。”

古人还有自己的“学生服”——青衿。“青衿”最早出自于《诗经·郑风·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诗注疏》中解释道:“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除衣服外,学子所用的帽子和鞋也都有讲究,如春秋时戴高高的“峨冠”、宋朝则戴高而方正的“巾帽”,明朝要求戴“四方平定巾”……

古代学生在外出求学时常背“笈囊”。“笈”是指专门装书的箧。《说文解字注》称:“笈,谓学士所以负书箱,如冠箱而卑者也。”而囊内常装一些印绶、钱币、书本之类的值钱东西,便于贴身携带。

古人为了求学往往要“负笈甚重”,跋山涉水。遥想《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于寒冬大雪中“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03

正衣冠、朱砂开智 入学礼寄托希冀

古语云:“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入泮宫”指的就是中了秀才的童生们入学做生员时举行的入学典礼。入学礼不仅隆重,与成人礼、婚礼、葬礼并称为“人生四大礼”。

《礼记》中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步便是正衣冠,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

步入学堂后,学子们要行拜师礼。先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表达弟子心意。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到水盆中“净手”,正反各洗一次后擦干,寓意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开学礼的最后一步是朱砂开智——先生手持蘸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入学礼节虽看似繁复,但也蕴含着对学子们“青云直上”的美好希冀,表达着古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尊崇。

古人云:“学不可以已。”自古至今,开学季的讲究虽有变化,不变的是始终向学的赤诚之心。最后,寄语那些正在求学路上笃定前行的莘莘学子:“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愿大家都能珍惜韶华,学有所成。

(0)

相关推荐

  • 古人的开学典礼,仪式满满

    古代人对于开学典礼相当重视,"入学礼"是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 这个"入学礼"相当讲究,<礼记>中有记载道:"礼 ...

  • (91)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今天这篇几乎是现代人最为熟悉而且耳熟能详的,在我们现代视角中,是一位娇羞的姑娘,在城楼盼望他的心上人,因为女孩子的羞涩矜持,她不敢抬头看她的心爱的人,而记忆中,只有心上人那青色的衣襟和腰间的佩玉,她在 ...

  • 七绝 《今思往事》

    以上两幅均为作者与自己的学生合影 七绝 <今思往事> 曾栽桃李泮宫边, 别后居然散似烟. 莫怪如今思往事, 秋风又起又一年. 注:泮宫,古代的国家高等学校.这里指大学.<礼记·王制& ...

  • 正衣冠、拜孔子、点朱砂……开个学事还真多

    转眼间,愉快的暑假过去了,开学的日子到了.藏拍先生最近收到一位年轻妈妈的抱怨,作为学生的家长,开学可是个"隆重"的日子,准备这.忙活那,简直操碎了心. 在古时候,开学也是很重要的, ...

  • 古人入学礼隆重且复杂-十堰晚报数字报|十堰晚报电子版

    又到开学季,每年开学都有一项隆重的仪式--开学典礼.那么古代学生上学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孩子何时入学?新生入学有开学典礼吗?■ 综合新华社.新浪 古代学校何时开学? 据考证,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 ...

  • 于小菓带你看看古人高考吃什么?

    2021年高考 1078万考生携带着家人的鼓励和朋友的祝福! 为诗和远方奔赴考场! 高考为自己1000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 老师说不完的叮嘱 家人和朋友的热血呐喊 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中国人上千年的考 ...

  • 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

    少林英雄00:0003:00未加入话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学武先学德,学艺先学礼 春秋时期,通常把拜师礼叫做"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 中国人尊师重道,乃久远之传统,自周代起已 ...

  • 七律古诗:奇葩瑶草赤松子,烟驾霞衣青石魂

    黄山(72)峰(53)仙都峰 作者如是人老百姓(米占富)宁夏银川 玉帝花园日月云,万千鹤瑞凤凰吟. 奇葩瑶草赤松子,烟驾霞衣青石魂. 十种无常皆尽展,八仙有迹俗凡分. 蓬莱都监感羞色,平仄风流醉世尘. ...

  • 万益人物 | 赖园:青衿之志伴韶华,履方致远载初心

    青衿之志,乘回风而载云旗:征途漫漫,唯砥砺方能致远. 2021年五四青年节,共青团青秀区委公布一批2020年度先进集体和个人,广西万益律师事务所青年女律师赖园获得"优秀团干"荣誉称 ...

  • 青衿

    他被一阵嗡嗡声吵醒.是夜店的鼓风机,像快耗光最后一口气,沉重缓慢地转动.他躺在夜店的后巷,旁边是垃圾桶,里面发酵的食物发出腐臭味,残留的酒精散发着酸味,还有哪个醉鬼的呕吐物顺着垃圾桶边缘流下来,就在他 ...

  • 青翠柏 || 将身逸入兰斋里,不减人间八月章

    归途 其一 新月出琼楼,盈盈对眼眸. 频思裁夜幕,又过柳梢头.   其二 华灯初上婉,人影两相随. 俱入归潮里,方存一念追.   其三 天际应弦弹,轻辉抹意寒. 红尘多苦履,幕谢语声残.   山中 三 ...

  • 《卧虎藏龙:青冥宝剑》一入江湖岁月催

    由好莱坞团队打造,袁和平执导的武侠片<卧虎藏龙:青冥宝剑>,很难不被拉出来和十多年前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来比较,而当年前作中,李慕白离开俞秀莲,也有了十多年的光阴离散,时过境 ...

  • 青莓一言 | 金庸新《九阴九阳》中大侠段子羽最终下场如何?网友的答案太解气!

    龙虎交融汇阴阳,兰花拂穴柔克刚.天雷独孤传一体,绝世剑法谁能挡?得传降龙十八掌,还有蛤蟆功更强.波斯神功不寻常,大理绝学复见光. 这八句话就是大侠风清扬的师父一代奇人段子羽的生平写照. 段子羽是金庸新 ...

  • ​白衣青衿||春 ——写在一段艰难岁月之后

    春 --写在一段艰难岁月之后 ●白衣青衿 春是什么? 当我抛出这个话题时,大概会有不少人噗嗤一笑,心想,你这个话题早就是老生常谈了,关于春的答案不早就有了吗?在嫩绿的树芽中,在孩童的嬉笑声中,在柔风细 ...

  • 后金入关建极268年 最美丽的行书!

    后金入关建极北京268年,出现了许多大书法家,然后能流传史册且能传之久远,深入人心的却只有寥寥数人! 在雍正时期,有一位探花郎,被誉为"当世书法奇才"!这个人便是梁诗正,梁诗正的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