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道德经》闻风悦记No.43

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闲,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什么是天下之至柔呢?
这里老子肯定不是物理性地说最柔的东西。我说舌头柔,你说水比舌头柔。那好,水是至柔,你又说空气比水柔。这样,没完没了啊。
我们听过一个亚历山大大帝解绳结的故事。马其顿大帝亚历山大进兵亚细亚的佛吉尼亚城时,听城里有个预言:几百年前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结,说谁能解开它,谁就能成亚细亚王。亚历山大听闻这个神秘之结,取之,不得解,拔剑而斩之,得解。
解结靠的是至柔至静之心,把事情寻个端倪出来。成为亚细亚王,要解决很多族群的矛盾,这些世世代代的仇恨就如同“所罗门结”一样,很难解开。而亚历山大做到了,用强力做到了。可以说是至刚之法。
他虽然以势如破竹之力征服了欧亚大陆,但是呢,在其意外身故后,其帝国分崩离析。这就是强力带来的后果。
我们也说过始皇帝,他要是靠着强力的法家一统天下,但是呢,也是十几年秦帝国也完了。
至坚的东西能迅速解决问题,但是也可能后患无穷。所以孙子也说——上兵伐谋,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老子认为水是至柔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水性之柔。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水的谦逊无争。
我们要细品这个“驰骋”,驰骋是穿过至坚之物吗?
我认为不是这样,而是至坚之物挡不住至柔之物。比如水,再高的山挡不住东流的水,水会很轻易地绕过高山,畅行于山之川。
这就是中国古典的“道”思想,因势利导,顺道而为。水因为至柔,故可以变化,它可以变化为各种形状,乃至于各种形态,并且绝不会固化为某一种状态。太冷了它就变成冰,休息休息,太热了,它就变成气,跑到天上凉快凉快。不冷不热,就做流动的水,从高到低流,看遍天下的风景。这就是水之德。
2.无有入无闲
无有,就是无形之象,相应于“至柔”
无闲,无间也。就是看似没有缝隙。
如何入?
是真的没有空隙吗?
是真的铁板一块吗?
是真的不可摧毁吗?
是真的永恒吗?
好,世上没有永恒的物体。
无有入无间,就是柔可克刚。柔弱胜刚强,水滴石穿。
无有入无间,从一方面讲是持之以恒的工夫
愚公移山就是这种精神。
大禹治水,其实也是这种精神,用微弱的人力,来顺导这破坏力恐怖的大洪水。
3.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大禹的爸爸鲧,也是搞治水的,他很有为了,建立堤坝,黄河两岸搞各种加固措施,很努力了。但是呢,越这样做,洪水泛滥的时候,冲破堤坝,对民生带来的破坏力就越大。
大禹呢,他不是筑堤坝,而是开分支,疏导,这对于很多人看来,这不是把洪水引到家门口吗?你怎么不作为啊?你这样做怎么行?可是呢,大禹治水把问题解决了。
你看孔子提倡的仁爱之道,在当时是多么地不合时宜啊。大家最喜欢的是孙子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人物能带来军事实力的极大提升。孔子吗,讲仁爱,对于治国有什么用呢?
孔子故去后,新的变法在各个诸侯国展开,基本上是以法家为主,国家实力强胜了,在相互的吞并之战中,能够获胜。到了战国七雄,打得最激烈。最后秦始皇把其他的诸侯国都打趴下了,赢了。赢了吗?十几年后,秦国分崩离析。
而孔子的仁爱的思想,在汉朝得到发扬,再往后两千年,成为文化的主流。
而老子的无为思想,亦是战后休养生息最好的安天下之良药。
4.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及”,乃关键。及格,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词。及,到了一个水平线。而“不言之教,无为之益”,能够做到的极少。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里的这句话啊, 道出了人性。你想都做到道家的无为无不为,太难了,因为它太精妙了。所以,以人为本,从人的本心本性出发,上出到道心的精微,这是我们这个文化由“仁术”及“道术”的上出之路。
我们对柔其实一直是有误解的,容易和懦弱混淆。你看柔弱如水,也能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你看,柔弱如毛笔之笔尖,能写出颜骨柳筋,写出气势磅礴之书法。我们决不能拿老子的话,给自己的懦弱遮羞。而自以为是,刚强之人,看到老子之言往往是——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我们也最好不做此等人。
(0)

相关推荐

  • 上善若水不是老子的思想,老子说的是上善治水

    上善若水?为何不说"上恶若水"?水善吗?不是说洪水猛兽吗?自从有了人类,水灾就从没间断过.水恶吗?不是说"水善利万物"吗?自从有了人类万物,谁可以离开水? 可是 ...

  • 转载黄开斌先生“三元”世界观:天、地、人三才之道可以说是三元论思想的总纲

    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天道是一个由阴阳和合而成的太极图,太极图的半边是黑的,半边是白的,中间有一个界限:过了这个界限,阴阳失去平均,就要 ...

  •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贾博康

    这是一首由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的赠诗,虽说是赠诗,可是里面包含的内容不浅 贞观九年,李世民将这首诗送给了萧瑀.诗的前两句:疾风知劲草,板荡志诚臣.在强风之下才知道那个是强劲有力的草,在经过动乱之后才知道谁 ...

  • 《道德经》四十三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经文阐述柔性的巨大力 ...

  • 孔子与老子的境界差距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面对大河奔流,感叹道:时光如流水,昼夜不停! 老子看见海纳百川,感悟到: ·      "上善若水 ...

  • 诸子百家,谁与争锋?

    文/子非鱼 烽火戏诸侯,大家都听过,主角是周幽王和褒姒. 由于喜欢褒姒,周幽王就废掉了正妻申后和太子宜臼,改封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 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候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 ...

  • 小国寡民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80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 ...

  •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9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有没有"无怨"的人?   孔 ...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81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信实, ...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7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8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关于& ...

  •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6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 ...

  •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5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是生产者,其生产出的 ...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4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上一章讲"天网恢恢,疏而不失&quo ...

  •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3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