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达到至善之美,自由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信不是给你在闲暇之余草草浏览的,也不是用来作为消遣的。它们是认真写成的,如果你愿意读的话,就带着学习的态度去读。就像你要了解一朵花儿,就得非常细心地观察它的花瓣,它的茎,它的颜色,它的芬芳和它的美。这些信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去学习,而不是哪天早上随便读一读,然后就把它忘掉了。你必须给它点时间,与它游戏,质疑它,深入地探询而又不轻易接受,与它共处一段时间,消化它,使它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J.克里希那穆提
这是第二篇分享,上一篇完整的教育:培育完整的人。
●
●
●
●
给学校的信,1978年9月15日 - 善
善——为了达到至善之美,自由是必不可少的
善只会在自由中绽放。它不会在“说服”的土壤中生长,也无法被强迫,也不是追求回报的结果。只要存在任何模仿或服从,它就不会显现。只要有恐惧它就不会存在。善是通过行为体现的,而这样的行为是基于敏感。善是在行动中表达的。整个思想运动都不是善。思想这个复杂的东西需要被理解,而正是这个理解,让思想意识到它自身的局限性。
关于善,我们可以想到善良、善意、善人、善举、善心、大善、行善如此等等,有名词的善,有动词的善,有形容词的善。不同的词性,意思不一样。在此文中,着重探讨名词的善。很少深入去想。到底什么是善?如何行善?为何要行善?什么是真的善。
哲学的三大主题,真善美。善居于核心之一。善,体现在行为上。从本体论上讲,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是荀子和孟子一直在探索的两个方面。
上面在探讨的善,是在概念层面的,说了等于没说。而善,是在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没有一种叫做善的物,也没一种叫做善的工具,只有在关系中,彼此能够体会到对方的善意,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心中是一念善,还是一念恶,是很清楚的。没有一个善法,学了后就是一个善人,善永远不是一个概念,思想里所有的想象、思考,与真善是隔绝的,镜子里的花是没有香气的。
善没有对立面。我们大多数人都把善看作恶的对立面,因此在整个历史中,在每一种文化里,善都被认为是野蛮的反面。所以人类总是为了善而与恶进行斗争。但是只要有任何形式的暴力或斗争,善就永远不会到来。
善的一方和善没有关系,就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并非是都是在做为人民服务的事情。这里的善,不是一个人的善,可大可小,小到一念之善恶,大到整个人类的善。
善是通过行为和行动,在关系中体现的。通常,我们的日常行为要么是出于对模式的遵循——这是机械的,因而也是肤浅的,要么是出于对利弊得失进行仔细考虑后得出的动机。因此我们的行为都是经过计算的,或有意或无意地。这不是善的行为。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是在理智上或口头上,那么通过否定它所不是的东西,善的行为就会出现。
机巧的心,很容易出现伪善。善,并非是做给别人看的,是自发的,纯粹的。婴儿的哭闹,是无善无恶的,因为是很自然的行为,饿了拉了不舒服了,就是要哭。婴儿的行为不遵从任何一种模式,婴儿头脑里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头脑是干净的。而父母理解了孩子的行为,而出现的一种温柔的对待,这是善。而非作为一个母亲、一个父亲应该怎么对待孩子的一种角色要求,那不是善。
这如同说道佛法里的戒,那是安定在禅悦里,智慧通达的状态里,一种很自然的行为,在一个人的身口意上展现出来。
佛法里的善,是明了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寂静涅槃,是明因果之后,一种自然的行为,并非是一事之善,一时之善。
善行本质上就是没有自我。它通过礼貌、为别人着想、谦让而不失原则体现出来。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一件随便的、可以含糊的事情,也不是世故头脑的玩具。它来自你生命的深处,也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说善,是要回到活生生的人。行善若有所求,心就不在善上,在所求之物上。
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好,如果是想在将来有所回报,必然会计较,这何曰善?
我在和小丑丑相处的过程中,我一直很警惕父亲这个角色,我一直在理解、认清这个角色,然后彻底放下这个角色,我可以成为任何一个角色,兄弟、朋友、同学。因为爱,我和儿子的关系就很纯粹。
在和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家人会期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是在我有了孩子,家里出现变故后,就想要要求我对我的事业重新做出选择。而我心非所愿,只是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作为儿子,或者作为哥哥,作为父亲而应该负起的责任的时候,我的违心选择并不是善。
善是直的。我在做选择的时候,总是有所犹豫,犹豫的原因就在于心的机巧,恐惧站在家庭的对立面,恐惧未知的危机,恐惧自我受到伤害,在这个状态里,是没有善的。
善体现在行动中。正确地行动是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它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被非常仔细地审视,不急躁,不直接跳到任何的结论。
善是正确的行动,是可以这样讲的。
行动本身是新的,过往的经验,很多的时候是一种束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行动是基于过去的连续运动,偶尔被一套新的结论打破。这些结论又会成为过去,于是你依照既有的思想或理想行动。人的行动总是基于累积的知识,即过去,或基于一个理想化的未来,一个乌托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一种觉察力,看到自己因袭旧有模式,看到自己被习性所束缚。
就像我带娃一样,总是说小时候小时候,就是基于我过去的经验,而不看清现状到底如何。
在佛法里,就是我们不能有执着,这是我执。
我们把这样的行动看作正常的,对吗?我们在它发生之后或在行动之前质疑它,但这个质疑是建立在以前的结论,或对将来的奖惩的预期上的——“如果我做这个,我会得到那个。”我们现在要质疑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关于行为的观念。
如果质疑是因为心中存在取舍与比较,而没有看清当下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么质疑只会从一个行动,变成同一种模式下的另一个行动。
在这一点,禅宗很多公案很这一段相应。例如“无”字公案,吃茶去公案。
我们基于既有的知识或经验行动,或者我们从那个行动出发去行动和学习,也许愉快,也许不愉快。这种学习还是在积累知识。因此这两种行动都是基于知识,它们并没有不同。知识永远属于过去,所以我们的行动总是机械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是基于未来的确定型,这份确定型基于我们过往的经验,个人对未来的期望,这可以说是保守,也可以说是对未知的恐惧,我们太害怕未来的不确定。
有没有一种行动,它不是机械的、重复的、例行公事的,因而也是没有遗憾的?对我们来说,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有自由,有善的绽放,行动就永远不会是机械的。写字是机械的,学一种语言,驾驶汽车是机械的,获取任何一种专业知识并应用它是机械的。这个机械活动也许会发生中断,此时可能会形成新的结论,然后它又变得机械了。我们应该时常记得,为了达到善的美好,自由是必不可少的。有一种不机械的行动,但是你必须去发现。别人无法告诉你,无法传授给你,你也不能从榜样那里学到它,因为那样就成了模仿和服从。那么你就完全失去了自由,而善也就不存在了。
关于善,在这一篇文章里,可以看出克氏还是回到他的最初,自由。善就是一颗树的成长,它的土壤便是自由。这个自由是自然地生长,拔苗助长只让这颗树死亡,奖赏与惩罚,模仿和顺从权威,会许这棵树会长大,而那不是善。回到最初我想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本着孩子的天性,顺着孩子的天性发展。而孩子的天性,不是放在桌子上的一盘菜,那么容易的可见可闻,而是需要父母很用心地观察孩子,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在每个当下去认识孩子。
我与孩子的关系,并非我作为一个成人,懂得比他多。恰恰相反,这个活了近三十年的人,忘记了伸懒腰,忘记了纯粹额哭与笑,忘记了用心去感受周边的人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