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毅 | 旧尉屯,是谁的“梁庄”?

往期回顾 

·   《金瓶梅》中的孝义人

·   郭沫若自诩汾阳主人,视察汾阳时为何未提“拜祖”之事

作者 : 梁毅

▲ 两个旧尉屯在外人员的微信对话 (图1)

从真武庙到龙天庙

近闻旧尉屯龙天庙修复有望,相关人等已成立了修复筹备组,遂想起《旧尉屯村志》曾记载过这样一桩事:2009年3月,旧尉屯村在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姚心宝主持下,成立了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对真武庙进行全面修缮。8月6日,举行了农贸文化集会暨真武庙修复庆典仪式。
从3月到8月,半年不到,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得村人有如此的雄心壮志,依靠民间力量让古庙新颜又展?

▲ 时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的姚心宝在旧尉屯饮贸文化集会暨真武庙修复庆典仪式上讲话 (图2)

▲  姚心宝陪同原人大常委会主任高大旺参加真武庙修复庆典仪式 (图3)

十余年后,旧尉屯人又一次集结在一起,还是因为古庙。与前次不同,此次龙天庙的修复引发关注却是外力所为。公众号“和刘勇穿越人文山西”在2018年11月10日发布了《岌岌可危旧尉屯龙天庙不能倒下》一文,作者刘勇描述了初见龙天庙时的情景:“接近龙天庙时,眼前的场景还是让人很是震惊:瓦砾堆中的正殿后半部分瓦面已经完全坍塌,梁架露天,周围遍布建筑垃圾,好似战争片里被轰炸后的废墟场景,怎一个惨字了得。”对于此庙的现状与未来,刘勇很是忧心:
在孝义东部的这片工业区范围内,面临险境的古建还有一些。旧尉屯龙天庙岌岌可危,最为危急。如果周围环境确实不便于原址保存,无奈之下还可搬迁保护。文物搬迁在山西的成功案例很多,永乐宫、法兴寺都是如此。应该有切实的救急办法,先挽救龙天庙的安危于万一。不论出于什么原因,我们也不能让一座元代建筑在民族文化复兴的今天轰然倒塌,我想那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旧尉屯龙天庙应该重生。

▲ 公众号“和刘勇穿越人文山西”截屏 (图4)

笔者也曾与2018年10月9日探访古庙,发布于公众号“午夜美术馆”12月8日的《山西孝义尉屯村“十庙九钟”今何在》(后转载于公众号“文博山西”2019年1月13日,题目为《梁思成林徽因夜过之地,孝义尉屯村“十庙九钟”今何在?》)在文末慨叹:
尉屯村之“十庙九钟”盛景,吾等一如林梁之所见东岳庙,亦无缘得见,然幸存古庙之三四,谁又何忍其倒毙于当世呢?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若倒毙,吾辈又怎能无恐后世之责……今日吾辈尚能站在龙天庙中俯仰兴叹,若再不施以援手,只怕此庙苟延残喘不到下一个雨季。呜呼,我们留给尉屯村后人的难道只能是一本《村志》?

▲  公众号“文博山西”2019年1月13日截屏 (图5)

两年又半载后,终于听闻龙天庙修复列入计划——对于曾经为此呐喊或忧心的人,或许是一种安慰,然而,这两年半中,龙天庙却于风雨中飘摇——我们似乎只能庆幸,它还未曾倒毙。
龙天庙无疑是个幸运儿,要知道,有些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庙宇也未曾有机会得到修缮。龙天庙的修复工作能得到当地文物部门的支持,说明此文物的重要性以及当地文物部门正在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这无疑是鼓舞人心的。

▲ 孝义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之金元时期古建 (图6)

有个现象值得人们思索,从十余年前的村干部组织民间力量修复真武庙,到如今的个人借助新媒体影响助推官方机构修复龙天庙,所折射出的是乡村公共空间营造主体的变迁、媒介在激活公共话语时的效能凸显、个人智识发挥的作用愈加突出。

▲ 龙天庙2021年3月现状 梁和平摄 (图7)

▲ 龙天庙2021年3月现状 梁和平摄 (图8)

▲  龙天庙2021年3月现状 梁和平摄 (图9)

▲ 龙天庙2021年3月现状 梁和平摄 (图10)

▲ 龙天庙2021年3月现状 梁和平摄 (图11)

▲ 龙天庙2021年3月现状 梁和平摄 (图12)

从修古庙到修老宅

那么,无论是作为“他者”身份的北京人刘勇、作为旧尉屯“在外人员”的笔者,还是当地文物部门的推动者、被召唤而起的旧尉屯村村民,我们所做的努力究竟是为了什么?

▲ 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 (图13)

这一切建基于我们如何认识自我、国家和世界。想起大学时期读过的由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这套书给人的启示是,你是谁,你如何了解自我、国家和世界,并和它们建立联系。可惜的是,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很难再看到这套书了,中国这个国家在20年间经历的变化已经淹没了很多事物和记忆。
打捞记忆变得尤为重要。历史是什么,并不是已逝之物,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穿行当下的记忆、判断和认知,无论对个体、族群还是国家而言均如此。那么,我们打捞记忆、挖掘历史并不是出于思古之幽情,也并非在垃圾堆寻宝贝,而是重新发现历史,发现那些重要或不重要的人物、事件原有的和重新发现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将在被重构的历史现场中找到在场和不在场者、可见和不可见者、命名或者未命名者、完成或未完成者。
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把历史时间区分为地理时间、社会时间、个体时间,他的整体史学观总结与阐述了三种历史时间观念——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这使历史在时间维度上拥有了一套独立于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那么作为身处地理时间、社会时间、个体时间中的我们,只有在更宽广的视野中才会发现浮出历史地表和潜藏历史地下的种种是如何构建历史和当下的,这也许就是重新发现历史的价值所在。

▲ 梁鸿著《梁庄十年》(图14)

试举一例。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用十年时间写了《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和《梁庄十年》三本书,记录了她家乡河南穰县梁庄的变迁。在她的《我为什么要再写“梁庄”?》一文中,她说:“中国当代村庄仍在动荡之中,或改造,或衰败,或消失,而更重要的是,随着村庄的改变,数千年以来的中国文化形态、性格形态及情感生成形态也在发生变化。我想以'梁庄’为样本,做持续的观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直到我个人去世,这样下来,几十年下来,就会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村庄志’,以记录时代内部的种种变迁。”她这里的“村庄志”远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村志,而是有血有肉、带有体温的、重新打量历史后的“村庄志”。
2021年1月,《梁庄十年》出版后,在《对话梁鸿:我想写日常化的梁庄,非虚构文学不是天然的文学》中,“梁鸿终于动了心思,想修整家里的老屋了。梁鸿的父亲梁光正,曾经提议要把家里的老屋整修一下,变成一个图书室,让梁庄里的人可以免费来看书。梁鸿没搭腔,她觉得这个事成不了,她希望用沉默应对父亲的提议,顺利转移到下一个话题。之所以没搭腔,是因为梁鸿觉得梁庄没多少人会去看,这属于白折腾。在梁鸿眼里,'梁庄像一块化石’。她觉得梁庄很多东西都已经叠在一起了,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撬动开的。她说这话的背后意思是,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中国都没有公共精神。而乡村是一个敞开的生存场,公共性的缺乏更是显而易见……父亲离世之后,梁鸿重新打量自己的这种'冷漠’,她原本坚若磐石的固执开始松动。在这十年间,随着梁鸿不断往返在梁庄和北京之间的,还有希望:它不断地走,又不断地来。'但是如果因为希望消失了,我们就什么都不做,这相当于完全放弃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梁鸿说,这也是她动了心思修正老屋的原因。”

▲  梁庄里梁鸿家的老屋 (图15)

老屋,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生活现场,古庙,则是数个家族和一个村庄的信仰场域。老屋和古庙,不光印刻着我们生命的痕迹,也布满了我们心灵的纹路。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我们与亲人、族人、村人亲密关系的最佳证物,它迟早会消亡,但它也连接着永恒。
“梁庄”不仅仅是梁鸿的,也是中国的,然而不是每个人都会写出心中的“梁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梁庄”;不是每个村都有自己的“龙天庙”,但每个村子都应该有自己的“村庄志”。
从这一点来说,旧尉屯人是值得骄傲的,十余年前,我们就有了我们的村志,村志的存在感也许会为日常生活所忽略,但真要到了我们需要它的时候,重要性才会凸显,就像古庙一样,总有一天,我们会发觉,修复一座古庙,就是在修复我们自己心灵的庙宇。那时候,我们也就会对我们曾经为修复古庙所付出的一切感到心安,即便我们都不存在了,伫立的古庙也证明我们曾经活过。

▲  2007年,旧尉屯在外人员清明祭祖聚会留影 (图16)

【附录】

重修真武庙碑记

旧尉屯村北遗有真武庙一座,村人俗称北头庙。神庙始建于大清乾隆四十一年岁次丙申(公元一七七六年)四月癸巳二十五日丙寅乙未时,距今当有二百三十又三年矣。神庙雄居空廓田野,建筑显示清代特色。一览南川而依带白水,普施福祉并广佑民生。两个多世纪以来,鼎盛时期,信客盈门,香云缭绕。萧条年月,也曾有虔诚村妇王氏,逢初一、十五或村中大事,便入庙布香施供。镇天真武应圣帝君享尽人间敬俸。是人杰地灵的尉屯村所开创的辉煌无比的十庙九钟古代寺庙建筑群之其一也。

▲ 《旧尉屯村志》中真武庙修复庆典仪式版面 (图17)

然神庙尘圮久矣。自民国以来,烽烟四起,殃及神门。解放前后,辟为村公所、星火社、大队及保健站等办公场所,随意拆改,人为毁损。尤其是遭遇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摧残,庙内神像尽毁,钟鼓匿迹。檐栏拆除,门额斧凿。厢房墙体裂缝,庙貌黯然失色。与昔时盛景相去甚远。村人无不目睹而痛心焉。

▲ 1964年,在龙天庙庆祝“六一”文娱演出合影 (图18)

幸逢和谐盛世,国泰而民强。时有本籍贤士高万新,登高首倡:重修真武庙!社会各界贤达与村民闻讯纷纷慷慨解囊,捐献善款。村长姚心宝遂依文物保护法精神,顺从民意,成立旧尉屯村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专管此类事宜。同时招聘古建队,展开修复工程。先后历时三月,但见石钟石鼓,分列庙门东西;真武帝君,复请庙中正殿。窑房彩绘,二龙戏珠。檐栏立柱,油画一新。精制牌匾,高悬于正殿门首;碑记碑功德碑立在檐栏左右;真武神庙又展新容。己丑夏日,工程告竣。经报批准,恢复农历六月十六真武庙古会,届时邀请剧团演出助兴。此实乃神人胥悦之盛事耳。笔者自知才疏学浅,却为之感慨至深。遂斗胆应约,作文记之,以永传后世于不朽云。

公元二零零九年岁次己丑农历六月辛未十六日癸未穀旦

旧尉屯村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

主   任

姚心宝

副主任 

姚守栋 高万盛

委  员

殷来娥 郭春生 张爱梅 张玉花 梁艳萍 郭春生

倡议人

高万新

牌匾题字

高大旺

撰  文

柯智森 任建平

施  工

河北省园林建筑工程队

监  理

高象忠 姚心喜

电  工

郭建明

塑  像

赵增业 史文生

丹  青

梁建华

艺术指导

高景祥

铁  笔

张文华

更多人在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