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星移斗转,矢志不渝

星移斗转,矢志不渝

忘记是什么时候了,岛徒新突然找到我,说,红星老哥,你看你在组队学习也做过那么多的角色,想必对这方面有很多心得可以给大家分享的吧,要不要考虑一下?

我说,徒新,你太看得起我了,我觉得这个任务有点重,我得想一下。

岛徒新嘿嘿一笑,说老哥真是爱开玩笑,要不这样,你不分享,那写一写也行,等你啥时候有空再把稿子一念,那不就是一场分享了嘛!我听了,猛地一锤徒新的肩膀,这主意听上去还不错!不过我不能白写,写完我想要一瓶快乐肥宅水,再加一个烤鸡腿!

徒新眼里好像放出了光,得嘞,小意思!

……

望着岛徒新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要说起我在组队学习里面参加过的角色,似乎有学员、队长、助教、项目组成员、评审团负责人等,也不少了。那总共参加了多少次呢?我想想,似乎有这几次:

第10期和伯禹一起合作的《动手学深度学习》;
第12期的《Python爬虫实践》;
第14期的《概率论理论》;
第15期的《Python基础》;
第17期的《风控金融建模分析》;
第20期的《SQL基础》;
……

但是,在这过程中,我有什么感想呢?不知道大家喜欢听我的哪些感想呢?

回忆间,思绪把我拉回到了一年前。

星尘--知识get√

一年前,为了突破自己在数据分析上知识体系的边界,我开始涉猎数据竞赛的领域,因为疫情的缘故,让我多了几倍于平时的学习时间,然后我了解到春节期间的一场学习盛宴--《动手学深度学习》的组队学习。深度学习是啥?很有趣。组队学习是啥?也很有趣。都是以前没有了解过的内容,崭新的体验,让我窥视的欲望蠢蠢欲动。

所以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打怪升级,打怪的形式是完成每个task的学习任务之后都要进行作业打卡,作业不限平台,例如CSDN,GitHub,博客等等都可以,升级就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上一个等级,这就很形象了。

那有什么奖励呢?一般打怪升级最后都有一个大BOSS,然后BOSS倒下后就会有评级、爆装备、巨量经验!所以组队学习结束后有一场大作业,难度3个S,做完后会有“荣誉证书”,即是自己坚持学习的成果体现,又可以发朋友圈装个币,代入感十足了。

更好玩的是,打怪升级采用的是组团模式,而不是个人模式。为什么用组团模式呢?组团模式是不是有更多的buff加成呢?我觉得是的。

为了增加学习的代入感和体验感,我入手了一本实体书,辅助自己在新知识版块上面的吸收,然后用输出的方式来倒逼自己的学习,我觉得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我的学习笔记有分为几个板块:

(1)知识框架
(2)适当的配图
(3)学习总结
(4)小知识点补充

在这一期的学习内容里面,涵盖了对深度学习的理论以及方法论两部分的内容,不仅引入了数学的角度来阐释深度学习的重要概念,而且还有许多代码块提供给我们进行练习,代码的实现场景也是多样化的,这样使得学习的体验更加有趣了。

有朋友会问我,深度学习里面有哪些内容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我想,可能就是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以及重要应用领域的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的运用了吧。这对于我以前关于对业务方面的知识体系,是一个很棒的补充,业务层面了解到的数据挖掘,也就是数据收集--指标体系--数据埋点--预处理和归一--建模分析--可视化呈现的大概流程,所以在我学完深度学习后,让我感觉到机器学习或者深度学习也是一个有趣和深刻的领域!

这对于我未来的成长和规划,有着莫大的帮助!

在这之后的Python及相关的应用,例如爬虫、概率论、金融风控建模等,则是很好的完善了自己的技能数,对于一位数据从业者而言,Python和SQL是最基础的基本功。虽说是如此,各行各业,各个岗位对这些技能的应用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有基本功还不够,还要延伸到更垂直领域的技术能力。

例如Python,光是掌握列表/字典等基础功能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不同场景下面的调取库和实现目的也是不一样的:

(1)在批量获取网络数据(爬虫)的场景里面,需要调取request进行访问、调取beautifulsoap进行解析、调取selenium进行模拟浏览器操作;
(2)在数据预处理里面,需要调取pandas库进行预处理;
(3)在数据高阶计算里面,需要调取scipy来实现;
(4)在数据可视化里面,需要调取matplotlib来画图;
(5)在使用机器学习的模型的时候,需要调取scikit-learn来实现;
……

所幸的是,在组队学习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学习内容,甚至在学习结束后,大部分的内容都会开源出来,给错过组队学习或者其他的学习者来参考,这个资源也获得了很多朋友的好评。

这一年下来,我的技能数不断得到了完善,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下,在助教大大们和各位学习者的帮助下,自己的知识体系不管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接下来我们聊聊和学习者们之间的故事吧。

星光--羁绊get√

1、与队员的故事

都说组队学习,组队学习,那么一支队伍是怎么组出来的呢?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是抱团进来的,一般会自动形成一支队伍;第二则是通过学习周期开始前在群内的聊天里面相互了解后,随机抱团组成的一支队伍。除了上述两种方式,有没有第三种呢?通过第20期我在担任助教的时候分析数据发现,有这么一类学习者,是喜欢一个人形成一支队伍的,虽然这一类比重很少,但是似乎有上升的趋势。

如果你不甘于做队员,那么你一定会来问我,是做队长好,还是做学员好?那我说,你得问问你自己。知乎有一个高赞的答复,大意是这样:有人问,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有野心也能成大事的人?回复是这样说的,这个问题在你问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答案了。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可以尝试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去挑战自己的极限,也可以安守本分,耕作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一个优秀的人?也许答案已经根植于你的血脉之中。

我应该至少做过三期组队学习的队长,也认识了很多身怀特技、却特别低调的学习者,像去年考研上岸的Legend、顺利转型拿到了理想Offer的信光等(理想的意思是指钱多事少离家近)。我也做过几期队员,但我们小队的队长,大部分除了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吃苦以外,其他的特质平平。这让我不禁开始思考,在组团模式下面打怪通关的成功率高低的影响因素里面,队长的素质和意识占到了几成?

2、与学习者的故事

我曾写过一篇在打卡率100%的一期组队学习中担任队长的心得,后面似乎每一期都会发给部分的队长群进行借鉴。对我而言,习惯性的复盘和总结已经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而且我也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但似乎我低估了这个习惯带来的影响力。

有一次组队学习开营分享会,分享嘉宾在分享前出了一点小意外,准备好的内容不管怎么弄都分享不出来,然后我灵机献出一策解救了危机,后面我在跟那一期分享嘉宾交流的时候,越来越觉得他特别优秀,包括他的经历和他对学习的认真和执着程度。然后他聊到他们组队的时候,他们队伍居然有十三四个人!而且也是100%打卡率!我感觉很震撼很好奇,就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之前看过一篇关于队长的心得分享,稍微借鉴了里面的方法论~

然后我问,那篇分享的作者,是不是红星?

他说,好像是诶,因为后面引流方式改成论坛了,所以作者的名字没有特别标记出来。

不过,听到这,我还是有一瞬被惊呆了,当时发那篇分享的时候是相当久以前的事了吧,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神奇的巧合会再次回到原点。回想起来,当时分享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帮到有志于成为优秀队长、对自己有所求有所期待的学习者,也属正常。只是没想到后继者会将其演绎的更加精巧,也没想到这种分享会以这样的形式重新回归到我的生活中。这种感觉,大概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喜悦之感吧!

后面,我衷心的祝福好友读研顺利,万事顺心,也一直在持续保持着联系。

另外还有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就是有一次我们优秀学习者群里面,有同学面试腾讯,实习岗,面试结束后两天没消息,很着急。我觉得有点无奈,才两天而已,实在不行再耐心等等或者投别的公司也可以呀。但是听他的语气特别不好,然后我就私聊他想问问具体的情况是啥。虽然那会我在清远出差,不过还是尽量抽空出来回他消息,他说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面试,没有经验,又遇到了这档子事,上火也是在所难免的。他说他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海投其他公司的简历也是杳无音讯,感觉好绝望。

我听了摇摇头,也难怪,第一次面试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搁谁都不好受。然后我说,你介不介意告诉一下我你面试的一些细节,还有方便的话我也看看你的简历,给你过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他说,没问题,星哥,你帮我看看。

之后我给了几条建议,他最终也顺利找到了校招的实习,不过面试毕竟是一门技术活,学校没有专门练习过,那就一定得出来练。中间磕磕绊绊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后,他的复试通知也越来越多了,然后有一天,他很高兴的告诉我说,他拿到了养猪场(网易)的OFFER,在广州呢。我听了也很开心,那很棒呀,有空来增城找我,我请你吃饭。

最后,饭是吃了,但是却是辞行的饭,因为在公司实习生转正那里,他的导师不给力,转正希望渺茫,他想回学校先完成毕设,再参加校招。我感觉很不舍,这一阵子我也看着他的付出和成长,只是结局却不是那么OK,只能说现实还是挺残酷的吧。然后临走前,我送了一本苏世民老师的《我的经验与教训》给他,希望他能体会书中主人公在面对坎坷和不公时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心情,也希望他能成长成为有目的导向和有责任担当的人。

3、与助教的故事

有一次好像是马老师,发了一个截图上来,说有一个学习者给他反馈了组队学习中很多好建议,这感觉和当年的我好像啊!我哈哈一笑,是有这样的感觉,只是我已经不是当年的我了,我也回不去当年的那个时候了。

你也许会好奇,当时的我做了哪些事情?

其实很简单,就是--反馈。

你交代一个任务下去,想知道任务进度和完成效果,会问追踪,这叫反馈。如果下面定时给你信息,进度如何,效果如何,你会不会感觉很舒服?

你做一个产品出来,想知道这个产品有没有人喜欢,有没有可以完善的地方,会做调研,会做埋点,这叫反馈。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产品哪里让我开心,哪里让我不爽,哪里可以加什么功能,哪里应该删掉冗余组件,你会不会感觉很满足?

所以,我感觉,对于组队学习的参与者来说,特别需要反馈,尤其是--有价值的反馈。

前面我有提到,持续复盘是我的一个习惯,也因此,将复盘的结果转手一发,也是随手的事。但是这是经过思考的结果,我觉得至少是有一点借鉴价值的,而且我觉得助教们应该也需要这些反馈吧。所以我一直在这样做着。

主动积极,是《高效能人事的七个习惯》中提及的为首的习惯。如果你也能做到“时时有回应,事事有反馈”,相信很多人都会特别喜欢你的~

你这时候可能会问我,反馈那么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吗?为什么要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在我看来,可能会有两个帮助:

第一,你的反馈,会进一步被反馈,在被反馈的过程中,你会收获来自你的疑问的解答,你会收获来自助教的肯定,你也会收获被认同和肯定的满足和愉悦。

第二,你会通过“反馈”这一个桥梁,扩张你的朋友圈,让你的朋友圈变得更加优质。有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的朋友圈都是比你优秀的人,那么你每天都会有成长和进步,你会觉得有所收获。就像我现在,朋友圈里面每个人都比我优秀很多,所以我才时刻要告诉自己跟上他们的脚步,变得自强和自律起来。

4、与协作者的故事

在第20期的组队学习中,我参与了SQL项目组的内容内测、组队学习运营助教和作业评审团统筹这几个工作。内容内测,是指组队学习内容在正式放出来之前,会在内部先进行小范围测试,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完整性、合理性和代码的准确性。在统筹作业评审团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各位志愿报名的优秀的队长们,也跟助教团队的许多骨干产生了连接,同时在该期结束的时候,我从SQL项目的成立--完成内测--组队学习开始--招募作业评审团--完成优秀作业公示--评选优秀作业--结营全流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复盘和总结,是一次个人认为比较完美的DEMO。

行志哥说,跟我一起合作的经历让他感觉很愉快,他没有嫌弃我经常叨扰他,让我有一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复振哥是我坚持完成全流程背后的精神支柱,在元旦前几天,我觉得自己熬不住了,我问复振哥晚上有空吗,我想放弃,然后复振哥没有回我。等他回我的时候,我却感觉心情没有这么糟了,我想算了,还是再顶一顶吧。就如同一开始我问小武哥和韬哥,我说你们做助教的时候,不会特别累吗,要给那么多学员评作业、写评语、给反馈,他们说不会呀,并不会觉得很累。我觉得,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成就和收获吧。而在我终于坚持到最后的时候,我顿时感觉一身的轻松,和说不出来的开心。

听完这些,可能你会有疑惑,貌似我收获了很多好东西,难道这里面就没有一丢丢让我不爽或者不开心的东西吗?我来告诉你答案--有。

星陨--痛苦get√

学习的痛苦,这一点不用多讲了吧?

舒舒服服的刷手机打游戏,不好吗?学习是什么,学习就是自我修炼,自找苦吃。

确实如此,如果真的要在逆流之中求得立足,甚至激流勇进,除了忍耐和忍耐、坚持和坚持,确实别无他法。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在这一年中,在组队学习的每个环节里面所感受到的痛苦。最后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要感受痛苦。

1、唯一一次放弃打卡的组队学习

为什么会放弃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我当时感知,继续坚持不会再给我更多的价值的时候,那么应该开始考虑放弃了。学习的内容编写的杂乱无序,讨论群的氛围冷冷冰冰,负责的助教也是如同机器人一般毫无朝气,而且,放弃的成本也并不高--无非就是被抱出群而已。

但,前面的几次打卡,倒是有点可惜,丢了一个证书,有点遗憾吧。

而且这还没结束,一旦后面的组队学习里面出现了那个助教的身影,我会不自觉的先在印象分里面扣上几分。

那一次的体验,真的是太糟糕了。

2、劝返打算放弃的队员

如果你是队长,有一天队员跟你说,“哥哥我不想努力了”,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你肯定不会说,“我养你啊”,再加一句“你先把打卡都完成了先”。否则,估计队员会揍你吧,哈哈哈。

其实,有人会觉得,既然咱们成了一支小队,那么咱们应该努力,共同圆满完成这次组队学习的任务,然后彼此扶持,一起努力。

有人会觉得,我本来就是想学点东西而已,至于小队什么的,证书什么的,随便一点就可以啦,何必弄的这么辛苦嘞。

如果遇到前面这种,那么恭喜你,我觉得你应该珍惜。为什么,因为两个萍水相逢的人,没有理由一个人要对另一个人好,或者付出。

如果说人的特质是化学试剂的话,那么不同特质的人在一起,会产生许多有趣的化学反应。正能量的人在一起,彼此都会变得更加阳光和朝气,反之亦然。

我有遇到几个,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就来跟我说,“队长我不行了”,这样的队员。

后面我都释然了,我说,“不管你是留是走,如果你对自己问心无愧,我都永远支持你。”

一般我会收到两种回应,第一种是“谢谢队长,感谢你的信任”,第二种是“要不我再坚持坚持吧”。

3、巨大的精神负担

第20期担任作业评审团负责人和运营助教的时候,差点给自己弄奔溃。那短时间,没有一天的晚饭是正常吃上的,好不容易熬过了两个打卡,这时候一个工作人员跑过来问我一些问题:

工作人员:听说你在负责作业评审团的事?
我:是的,是我负责。
工作人员:哦,是不是挺累的?
我:是的,我感觉自己快不行了。
……

我以为她过来一问,是要帮我分掉一些活,哪知道都没有后文了?!

我……

就像马拉松,你跑了一半,跑的很难受,有人告诉你说,前面有一段路是平路,会轻松很多。然后你满怀希望,结果发现,确实路是比较平坦,但这特么是上坡的!

在那段时间,能抽出来整理优秀作业的时间本来就捉襟见肘,还要去排查是不是每个队长都进群里了,然后排查队伍文档信息是不是都是完整和准确,要收集打卡作业有没有重复值和异常值,要给作业评审团分配任务,并且监督没有完成任务的评审团成员完成评审任务,要给群里的学习者答疑解惑,还要从收集回来的优秀作业的评审意见中进行最后的拍板,等等等等。

在找复振哥之前,确实有很强烈的意念,想说,算了吧,谁爱做谁做。

看来,在情绪之中(不管是生气还是悲伤)做出的决定,大部分都会在情绪过去之后开始后悔。这句话还是有点道理的。

星云--思考get√

为什么要感受痛苦呢?

知乎有一篇文讲得特别好,题目是《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却思想深度远高于常人?》

答案是极致的、揪心的痛苦。

痛苦使人成熟,让人变得稳重,并且开始思考,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背后,应当承担的后果。

当然还有一句话是补充:痛苦不是财富,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所以,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讲讲我的思考。

因为篇幅太长,我感觉大家听的有点烦了,所以我长话短说吧。

1、如何成为优秀的人

(1)清晰的自我定位和自我约束
(2)严谨的思维框架和坚定的执行力
(3)开放的心态

2、如何快速学习、快速成长

(1)模仿优秀
(2)善用工具
(3)目标导向
(4)学会合作
(5)经常复盘

然后最后来一个总结吧。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岛徒新的鸡腿了。

星聚--总结

组队学习于我而言,是开源社区的一次特别棒的尝试。在这一年里面,我经历过痛苦,也拥有过喜悦;认识过大佬,也劝返过掉队的人;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也知晓了很多从未发现的道理。同时我也尽可能的用己之长,去给有需要的朋友带来一些有用的建议和帮助。眼下,随着肩上的责任和担子越来越重,未来参加组队学习的机会可能会少了一点,但是我相信,只要来过这里,只要参加过组队学习,只要感受过组队学习的魅力,那么你一定会有所收获。人的一生中,有很多财富,包括金钱、人脉、权利等,但是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呢,是时间。在《时间思维》这本书里面,时间的价值被解释为一道公式,公式是这样的:

「时间价值=经济值×影响力值+生命值」

经济值指的是时薪。生命值指的是一种权重,对于把生命价值看得很重的人而言,这个值很大,反之很小。这里我想讲的是影响力值。

你能影响多少个人,那么影响力值就会倍增多少。

你很努力工作,很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你的家人健康,你很幸福。这时候你的影响力值倍数是1倍。

你很努力工作,并且乐于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技巧、心得、经验。有10个人因为看了你的分享,通过努力,找到了更满意的Offer、找到了更好的规划、或者是在你的经验中通过尝试找到了新的经验和方法。这时候你的影响力值倍数是10倍。

所以,你的时间的价值,会随着你的影响力的值的倍增而倍增。在我看来,其实,开源学习的价值,也是一样的。

感谢你能耐心看到结尾,相信你和我一样,都是对自己有所求的人。对自己有所求的人,不管经历过多少风雨,不管时间如何流逝,都不会忘记自己最初出发的动力所在。星移斗转,矢志不渝,希望你我永葆初心,前进在通往优秀的道路上,也希望你我都能活在当下,做真实的自我。

作者:红星   
2021年4月5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