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感受名为“爱国”的伟大浪漫

2020-01-15 18:06

可可托海,单看名字,仿佛是一个让人倍感浪漫的词汇,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亚德里亚海、爱琴海及其沿岸风光绮丽、四季温和的旅游小镇。

可可托海并没有海,这里的山险、风硬,一年中的一半都是寒冷的冬天。

(可可托海雪景)

然而,这个位于祖国西北边疆的小小镇子,却以其巨大的宝藏与伟大的人民,为新中国立下了永载史册的功勋。

(可可托海)

“新中国的功勋矿”——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可可托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是中国最大的稀有金属矿藏地。

(三号矿坑)

1964年,中国偿还了全部外债,其中,可可托海输送的矿石就偿还了38%的苏联外债。

可可托海人民以“再苦不能苦国家”的精神,在物资配给不足的条件下,在原始恶劣的环境中,在矿洞中用榔头锨镐采矿,用人背肩扛、马拉驴驮的方式运矿,将一批批珍贵的矿石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转运码头。

(可可托海矿山职工在野外开采矿石)

即使一天只能吃几个馒头,即使气温降至零下四十五度,即使得上了风湿、矽肺,也不曾稍歇。

(三号矿脉冬季采矿图)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着矿区工人无怨无悔无私地拼搏奉献?

(可可托海矿工的口号标语)

从当年矿区工人时常对后辈说的一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他们说:“我们今天在矿洞里弯着腰爬,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代人能挺直腰杆站着。”

可可托海 共和国的无价之宝

可可托海的艰苦奋斗与无私奉献,不单为国分了外债之忧,也为国家的发展强盛立下了功勋。

(三号矿坑)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铍来自可可托海;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锂来自可可托海;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所使用的铯也来自可可托海。

(东方红一号)

可可托海镇属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富蕴即“天富蕴藏”之意。可以说,可可托海的天,可可托海的地,可可托海的人,一整个的可可托海都为新中国作出了卓越贡献。

可可托海的名字饱含着艰难辛酸,也散发着爱国主义精神伟大的浪漫。

今天的可可托海矿藏依然丰富,但这里已由矿区变为了景区,成功转型旅游业,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完成了历史使命的可可托海,将逐渐回归它哈萨克语“绿色丛林”的本义,但在新中国的历史中,可可托海“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为国分忧,为国争光”的精神含义已被永远铭记。

(夏季的可可托海)

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耶路撒冷”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可可托海”这个地名,完全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111”这个神秘编号。

直到1981年,三号矿坑的秘密才大白于天下。原来,这里竟是一个世界公认的“地质圣坑”,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耶路撒冷”!

历半个多世纪的采掘,三号矿坑变成了一圈一圈的内壁旋环车道,状如古罗马的巨型斗兽场。

(三号矿坑)

它的价值,无法用数字估量。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矿种,有140个,三号矿占了86种。

(三号矿坑)

而锂、铍、铖、钼、铷、铯、铪、铀、钍等多种稀有金属,及放射性元素,占到当时我国总储量的九成以上。

门捷耶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原本没有的7种稀有元素,是靠三号坑的发现填补上去的,仅此一条已够炫耀天下!

(元素周期表)

还有一位中国工程师韩风鸣在这里发现过一块“奇石”,全世界顶级地质学者、矿物专家谁都看不懂,愣是无法定名。

直到1984年,它终于被权威的国际矿物学会确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

按惯例要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但被韩凤鸣拒绝了。最终,这颗仅仅5克重,天下无双的的宝贝,被赋名为“额尔齐斯石”,捐给了可可托海地质博物馆,成了镇馆之宝。

(额尔齐斯石)

可可托海风景区——探访极寒之地的奇异风景

可可托海风景区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景区由额尔齐斯大峡谷、可可苏里、伊雷木特湖、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四部分组成。

穿过可可托海镇,就能看到额尔齐斯河。

(冬季的额尔齐斯河)

即使是冬天,这里的河流依然旖旎灵动。高山冰雪融化,山涧泉水涌出,造就了额尔齐斯河水的纯洁与冰清,浩瀚与隽永。

(带着“仙气”的额尔齐斯河)

以神钟山为界的水特色迥异,上游飞流直下,仿似演奏着激昂乐曲;下游静谧平缓,潺潺绵绵。

继续前行,能看到可可托海景区著名的神钟山。

(神钟山)

神钟山山体由东向西呈阶梯状上升,北侧崖壁陡峭,南侧稍缓。

(神钟山山侧)

侧看山峰平地拔起,孤峰傲立,直插云霄,是一座如钟似锥的花岗岩奇峰,为阿尔泰山山景之最。

由于神钟山有“钟”生平安的蕴意,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在神钟山旁边的“携手同行”桥上进行祈福。

可可托海矿坑不是海,却美过任何一片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