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心曲
心曲
往时一味信求真,耄耋方惊有鬼神。
呐口难言脱凡事,俗身怎问解空人。
玄机漠漠思元理,造化纷纷迷幻尘。
心曲如同经两世,谁人能懂此更新?
【注释】1月29日,写了一首七绝诗,对自己写这首诗的动机,我曾这样说过:晚年回眸一生,惊叹心路历程竟是千回百折终赴东海,从一个无神论者而转变成有神论者,相信冥冥中一定有一个超自然的力量在左右人间世,因为,除此,而不能解释万物万象。现在将其延展为七律诗,记于2021年5月27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从前的时候,一味地相信做事一定要求真,到了老年的时候,才惊异地发现冥冥中可能真有鬼神。笨拙的口齿难以说清那些超凡脱俗的事,庸俗之身怎么可以去叩问那些能够解空的僧人。玄妙的机理迷迷蒙蒙,怎能不让人去思索自然的原理,无穷的造化乱乱纷纷,每每令人迷失于虚幻的红尘。心底的思维如同是经历了两个不同的世界,谁人能弄得懂认识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更新?
首联中的“求真”,意思是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及客观规律,见宋代宋太宗赵光义的《逍遥咏》:“知之修练但辛勤,苦志由来离六尘。金鼎乍分红燄火,月魂高锁碧潭津。深思五岭凡间路,好作三天物外人。万里州通宽世俗,清虚境象善求真。”又见宋代诗人曹勋的《有感》诗:“百拙无能性又昏,欲将昏拙去求真。新来又更添些懒,雪上加霜笑杀人。”还有宋代诗人邵雍的《崇德阁下答诸公不语禅》诗:“浩浩长空走日轮,何烦苦苦辩根尘。鹏程万里非由驾。鹤筭三千别有春。铅锡点金终属假,丹青画马妄求真。请观风急天寒夜,谁是当门定脚人。”
颔联中的“呐口”,说话困难,不流畅,见《汉书·李广传》:“广呐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亦指不善辞令之口,见唐代诗人沉亚之的《古山水障·和史馆陈学士作》:“赋他山於遗图,掷琨瑶於呐口。”
这一联中的“解空人”,指解悟万法皆空的人,即高僧,见唐代诗人贾岛的《哭柏岩禅师》诗:“自嫌双泪下,不是解空人。”又见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答来上人春日即事》诗:“如何异乡感,却出解空人。”
颈联中的“漠漠”,指迷蒙,迷茫,见唐代诗人罗隐的《省试秋风生桂枝》诗:“漠漠看无际,萧萧别有声。”又见清代诗人陈梦雷的《抒哀赋》:“神漠漠其阒灭兮,息曀奄其渺茫。”
这一联中的“元理”,指奥妙的道理,见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六子诗·何编修瑭》:“洞悟超先几,微言析玄理。”又见明代人张居正的《七贤咏·阮步兵》:“从容谢婚媾,沉湎混泥滓。郁彼咏怀言,寄辞藴元理。”
这一联中的“幻尘”,指虚幻的尘世,见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次韵子文》诗:“幻尘久已破狐涎,身世谁能料鼠肝。暮夜雨收千嶂出,晨朝风卷四维宽。我今无事不如梦,君岂有心犹觅安。但促小槽添压石,龙头珠滴夜珊珊。”又见宋代诗人舒岳祥的《挽爱山李德夫》诗:“如今天道平如概,得失荣枯一幻尘。”还有明代诗人宋濂的《日本建长禅寺古先原禅师道行碑》:“涅槃生死俱幻尘,有壁积铁山如银。”
尾联中的“心曲”,指的是内心深处,见唐代诗人孟郊的《古怨别》诗:“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又见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临高台》诗:“回首思旧乡,云山乱心曲。”还有宋代诗人周邦彦的《满江红》词:“无限事,萦心曲。”以及宋代诗人范成大的《送严子文通判建康》诗:“人谁可与话心曲,天忽谴来同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