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基金申报|代表作制度下申请人如何体现自己的研究基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从事学术和科研的学者们重要的助力,除了资助有潜力的年轻学者让他们走上学术和科研之途,免受无米之炊的尴尬之外,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自然基金还被赋予了很多不该承受的担当。比如,和职称挂钩,和待遇挂钩,和工作量考核挂钩,以及自己的研究在同行中被广泛认可等等。不管是哪一方面,其实都无不在向外界展示自己能力和水平,表白自己对学术和科研的极大地关注和热爱,表明自己的研究基础。
刚开始实行代表作制度的时候,我们很多年轻学者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焦虑,那么多篇论文,5篇论文就能代表得了?因此,为了这5篇论文左挑右捡,直至提交本子的最后一刻才下定决心。期间还意犹未尽,想着各种无痕植入,把剩下的论文在立项依据、研究基础、可行性分析,甚至在研究方案中都能找到地方放进去,唯恐函评专家不知道不了解咱研究基础雄厚,不说论文等身,至少也是数十篇几十篇的身家。
经过几年下来,大家终于趋于平静了,也接受了代表作制度。每个申请人对代表作和研究基础的理解不同,在申请书中展示的角度不一样,采取的策略也不尽相同。但是,殊途同归,最核心的意思就是告诉函评专家,我们是有研究基础的,不是空手套白狼,请您放心,基金交给我,我肯定在原来的基础上,会更加努力,不辜负您的信任,不辜负基金委对我的资助,一定能干,而且能干好!
代表作就是最能代表自己学术水平和能力的论文、专利、著作以及学术报告等等。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强调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很难确定!通常需要我们的导师,课题组的PI、同事以及自己专业特长来制定,这个需要全面分析自己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还有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等等,一旦定下来就得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为之努力耕耘。代表作就是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展开的研究工作之后的产出。由此可以看出,代表作需要体现研究工作的系统性、延续性和某一个问题研究的深度。通常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根据需要涉猎一些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次生问题,也就是常说的搂草打兔子,顺手能打到兔子谁能拒绝呢?这也就是研究的广度,这个广度不能距自己的研究方向不能太远,太远就相当于重新开辟了一个新方向,对研究的问题是有影响的。我们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啥都做,啥都能做好,如果不能做出有影响力的研究工作,那还不如把这个机会留给其他更擅长的同行。最怕的就是隔行取利,(请参考:古人智慧|隔行不取利)对自己的发展不利,也容易引起同行的诟病。由此可以看出,代表作是怎么回事了吧
研究基础是啥呢?很多年轻学者把研究基础等同于代表作,这可能是认知上的一个偏差。代表作代表的是申请人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而研究基础代表的是立项申请里要解决的问题有没有前情和铺垫,也就是前面说的不是空手套白狼,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从已经得到的初步研究结果来看,对问题的解决看到了曙光,通过这些初步的研究有信心取得成功,这才是真正的研究基础!
我们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就从事某个问题的研究,承担过很多项目,具有主持和完成项目的经验,这是其一;我们在完成这些项目时,针对这项目是逐渐深入的,某个项目解决了某个问题,但是在解决这个问题期间,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仍旧不能说把这个问题完全解决了。这次立项申请的问题就是基于以前几个项目的实施,发现这里面深入考虑,还得把这个问题也解决了,这样的话就比罗列一大堆项目要好多了,而且体现出申请人的越来越深入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的执着,不解决这个问题誓不罢休,这是其二;如果换成其他申请人,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换成其他人也能解决,这就比较麻烦了,相反,如果换成其他人根本不可行,那就是舍我其谁!这就是我们的研究基础的另外一个意思。我的特色特点是啥,为什么让函评专家认为是我,并且同意把项目给我来做呢?我们几年十几年如一日的沉浸在这个研究中,不是其他人三下五除二就能替代得了的,这也是我们的研究基础,这是其三。还有没其他的呢?肯定还有,希望大家多思考多总结,肯定会想出许多体现我们研究基础的东西来。
很多年轻学者对可行性把握的不是很好,总觉得我发表了很多论文,做了很多场报告,甚至获过大奖,把这些归结为可行性;我以前做过某方面的探索,有了前期的研究,这就是可行性;我们单位有很多高精尖的分析测试仪器和设备,因此具有可行性,等等。这些从某些方面来讲是可行性,但是有些勉强,讲真话,不是可行性!等有时间再给大家分析,今天先把研究基础和代表作帮大家拎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