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舒适区:认知即痛苦,无知即极乐

这是“校园干货日记”的第135篇原创

回归子宫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本能。

——吴伯凡

全文共1712个字,读完约5分钟。

哈喽,大家好,又到了每周一的认知干货时间啦,这是与你共成长的第9个思维模型,叫做“原始舒适区”,也叫“零认知”

早上醒来,你掐掉闹钟,把身体缩回被窝里,被窝真舒服,再眠一会。过了一会,闹钟又响了,你再次掐掉闹钟,打算从床上爬起来,挣扎了许久,结果还是被自己打败,并再次把身体缩回被窝里。第三次闹钟又响了,你干脆直接关掉,然后甜甜的进入梦乡。

为什么早上老是起不来?是被窝太黏人了?

今天没课,你待在宿舍打算玩一会游戏,打开王者农药,与各路英雄厮杀,最后拿下几个MVP,真带劲。王者农药玩腻了,你又打开吃鸡,三级头、三级甲、八倍镜,这运气咋这么好呢?最后一枪爆头,哈哈哈,吃鸡。打完吃鸡,把战绩分享到朋友圈,随便刷刷好友动态,这哥们笑死我了,这傻缺又在炫耀……

刷完朋友圈,你一看时间,整个早上居然都快没了。不行,得学习一会,你拿出书本,准备学习。突然有点渴了,先喝点水,接着再上个厕所。然后打开书本,看了半个小时,开始越看越烦躁,这学习怎么就这么痛苦呢。算了,得劳逸结合,先玩会手机再说。

为什么玩的时候那么舒服,而学习的时候那么痛苦?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小组作业,每个小组抽一个话题,然对其进行深度分析,拍视频,做PPT,并在课堂上展示。一个小组12个人,你们打算选一个小组长出来,你知道一旦做了小组长可能好多事情都需要你来操心了,又要组织讨论,又要搜集资料,还得操心视频,最后估计还得上去展示。这么麻烦的事情,还是别了,我打打酱油好了。

你很苦恼——我并不是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只是太怕承担责任之后带来的痛苦,所以我选择打酱油。

01

子宫与原始舒适区

这其实就是曾经的我,总是在安逸、懊恼中循环的我。为什么我们会那么喜欢安逸,而害怕痛苦呢?

这个问题后来一直困扰着我,明明心里知道这么做不好,但还是招架不住安逸的那种舒爽。直到前些时候,听了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才幡然醒悟。原来“喜欢安逸,讨厌痛苦”这个东西,一直根植在我们的脑子里,而理性大多数时候干不过感性。

用吴伯凡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回归子宫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本能」人类有着一种强烈的想回到子宫的无意识的、原始的冲动。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冲动呢?因为人尚还在子宫里的时候,他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获得温暖、舒适和食物,他不用担心饥饿和寒冷,不需要承担责任,不用经历任何痛苦。吴伯凡老师称这个状态为“原始舒适区”,也叫“零认知”

我们可能已经淡忘了这种待在子宫里的感觉,但其实我们每天早上都在体验着,只是自己毫无察觉,那就是我们刚从睡梦中醒来,在被窝里赖床的那种感觉,舒适、安逸且温暖。

著名的《红蓝白三部曲》里,女主人公遇到巨大的痛苦和选择的时候,她就会习惯性的跳到游泳池里,蜷缩着身子,让自己的身体很舒缓,自在地在游泳池里慢慢的翻滚。那个场景模拟的就是我们在子宫里时候的样子。

选择了子宫状态,就意味着选择了原始舒适区,同时也选择了零认知。

02

认知即痛苦

现代心理学实验对人的濒死状态做了很多的测试和记录,很多有过濒死体验的人都会谈到一个状态:感觉自己进入到一个狭窄黑暗的通道,仿佛前面微微有光,在经过这个通道以后,会突然从悬崖上掉下来。

很多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这种坠落的恐惧,以及在坠落当中感受到的那种痛苦,就是人类最初从母体出来时候的那种记忆,叫做“坠落”

一个婴儿从母体里出来的时候会哇哇大哭,是因为他从此刻开始要接触到寒冷和饥饿了。从他认知开始那一刻,也就是舒适结束那一刻,这就叫做“认知即痛苦”。

请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呢?当你早上从睡梦中醒来,你感到很舒适,但你其实并没有成长,你的认知状态还处于“零认知”状态。只有等你掀开被子,拥抱寒冷,拥抱痛苦,你开始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你才慢慢成长。

03

成长和安逸其实都很痛

我们觉得待在舒适区里很舒服、很安逸,可是事实真是这样吗?当我们看着周围人都有自己的目标,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看着他们一步步把我们远远的甩在身后。我们是否曾有那么一个时刻?感到内心极度懊恼,讨厌这样子的自己。

因为其实成长和安逸都很痛,只是成长的痛更准确的讲,应该叫“痛快”,而安逸的痛叫“痛苦”。既然都很痛,如果一定要在痛苦和痛快之间做一个选择,那我宁可选择痛快。

所以,亲爱的,今天这篇文章我希望你能明白一个道理——无知即极乐,认知即痛苦。当你早上醒来,赖在被窝里不愿起来的时候,告诉自己“无知即极乐”。当你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不愿意抽身出来去学习的时候,告诉自己“认知即痛苦”

愿你能学着拥抱痛苦,拥抱成长。

(0)

相关推荐

  • 冬日宅

    在这冬日阴冷里,对被窝会产生一种莫名又深切的依赖性!手伸出被窝时,会感觉一种刺骨的冰冷,由指尖直达全身,整个人懒洋洋的左侧身看一篇财经,右侧身看一段舞蹈视频,然后频繁地在各个公众号之间筛看各类文章! ...

  • 《吴伯凡·认知方法论》要命的从来不是盲点,而是盲维

    马萨乔<出乐园> ◆◆ 原始舒适区=0认知 ◆◆ 婴儿因为离开了子宫而哇哇大哭,因为知道他要离开这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不再是无忧无虑,而是充满挑战,必须调动全身心去认知世界,亚当夏娃 ...

  • 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是智慧的开始

    所谓井底之蛙,大概讲的就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达尔文说过"自信更经常来自无知而不见得是来自有知." 而所谓的"无知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之 ...

  • 只有离开,才能获得

    新春未过,新年其实已经2月12日了,2019年已然过去将近1/6.你的新年愿望清单列好了吗? 假期结束,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与其思考下次放假是什么时候,还不如思考如何创造一个不会想要逃离的生活. 选择留 ...

  • 认知世事(五百零二)

    不读书的人,往往是无知的,但这种人很难因认识到自己无知而读书: 爱读书的人,往往知识渊博,但他们仍因感到自己无知而会勤奋读书.

  • 从电影《1942》的经典台词,看买保险的"认知半径"和"心理舒适区"

    本文大概 3314字 阅读需要 7分钟 电影<1942>里面老爷说:"拴住,到了山西,你还跟我,别看我现在倒了,但是我知道怎么还能挣到钱,我还能起来,你大爷我还是东家." ...

  • 《认知觉醒》:真正的成长,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文/学乃身之宝 说到成长,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它是著名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著作<异类>中提出来的,说的是"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 ...

  • 老师,请走出作业布置的舒适区

    面对学生作业的问题,人们常常关注教师布置作业量的多少或学生完成作业负担的轻重问题,却很少关注教师在布置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3月15日<中国青年报>教育圆桌版刊登的余 ...

  • 优秀学子|哥伦比亚大学温凌胜:走出舒适区,遇见自己的更多可能性

    温凌胜,郑州外国语学校2015届毕业生.高中毕业保送至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就读食品科学与工程.英语双学位.2019年出国留学,就读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方向),即将毕业,预计留校工作,研究 ...

  • 下定决心逼自己走出舒适区

    人真的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生物. 有时候明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却总想着做一只鸵鸟,一头扎进沙子里,假装看不到未来的真正结局. 就比如我现在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选择一个毫无发展前景,只能挣个三瓜两枣 ...

  • 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十)

    走出舒适区的底层逻辑:打破平衡,激发身体的新反馈,然后调用闲置或未开启的基因,重新在更高的维度达到平衡 在我们努力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个瓶颈期,会存在一段时间不断修改我们以前的稳定状态,我们无法感觉到自 ...

  • 真正的人生,始于走出舒适区

    真正的人生,始于走出舒适区

  • 如何走出舒适区,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舒适区♪Creative coffee为什么改变这么难呢?因为我们的旧经验根深蒂固.旧经验为什么会那么牢固呢?这是因为一个最重要的心理机制--心理舒适区.心理舒适区这个词,你一定听过.平时我们常说,要 ...

  • 改变自己,走出舒适区(进化)书评

    音乐剧<国王与我>中,有一段著名的抒情诗:"每当我害怕时,我就高抬我的头,然后吹上一首快乐的小曲,所以没有人会怀疑我很害怕--这种欺骗的结果难以表述,因为我在欺骗我害怕的人时,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