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五个提高工作效率的产品模板

产品经理日常工作内容大同小异,比如需求分析、需求评估、输出方案、数据验收等。针对每一项工作,如果每次都靠记忆从头开始开展,效率会比较低而且容易遗漏。

从工作中抽象出来模板,每次开展工作时参考模板,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接下来分享给大家五个常用模板,分别是:需求评估模板、需求文档模板、交互设计走查表、数据验收模板、问题排查模板。

01

需求评估模板

模板应用场景

1)当你想要提高某个指标,提需求去优化这个指标时,需要评估需求价值以便于确定优先级

2)当业务方把需求抛给你,想要你承接业务需求时,需要评估需求价值以便于确定优先级

模板解读

产品经理在评估某个需求要不要做,什么时候做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企业价值和用户价值,才算考虑全面。

1)企业价值

企业不会做亏本的生意,收益-成本>0时,产品经理才要考虑要不要做。

收益方面,一般需要评估需求针对的目标客群量级有多大?转化率能提高多少?最后计算最多可以提升多少收入或降低多少成本。

成本方面,一般需要评估开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风险例如对旧有逻辑的影响、或政策合规性等)、其他成本(比如品牌影响)

2)用户价值:同理,用户也不会做亏本买卖,效用-成本>0时,用户才会考虑要不要购买或使用。

效用方面,一般需要看这个产品方案有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效用是指需求的满足程度)。当我们要评估效用时,需要回答:该功能的目标客群是谁,满足用户在什么场景下的什么需求。

成本方面,一般需要评估直接成本和交易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交易对象带来的成本,比如购买商品时需要付钱,看抖音时需要花时间,申请贷款时需要提供身份证等隐私数据(这里的交易是泛指,购买或使用都称为交易)。

交易成本是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不包括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有:认知成本、心理成本、决策成本(比价、度量价值等)、视觉成本、操作成本

02

需求文档模板

模板应用场景

需求交付物,提交给设计、开发、测试同事的文档,让下游同事要做什么需求,怎么实现需求。

模板解读

模板大概逻辑是从需求背景出发,确定需求目标,确定需求方案,让合作伙伴了解需求的前因后果。从整体出发,提供业务流程和页面流程,让合作伙伴了解整体实现逻辑。从细节入手,分别描述功能逻辑和页面逻辑,具体可参考模板内容。

03

交互设计走查表

模板应用场景

在做流程设计、原型设计以及撰写需求文档时,都会用到交互设计走查表。该表格是参考了百度的交互走查规范,笔者觉得不错就收藏了,图片没有截取完整。

模板解读:该模板主要作用是优化流程、界面展示、界面交互,提升用户体验。另外对于撰写需求文档,也可以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走查表从整体的信息架构和流程出发,检视信息架构是否清晰好理解,流程是否简单、周全、符合预期;

再从界面呈现入手,检查控件是否符合预期、数据显示是否考虑全面、文案是否易懂、视觉是否符合场景、选择与输入操作的反馈形式是否合理;

最后再看交互过程和特殊情况,检查交互过程的反馈是否到位、网络和临界情况、系统特性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