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现状和思考
李和明
一个阶段以来,“研究性学习”获得了特别的青睐。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研究性学习之花处处开。它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时尚话题,被探询着,议论着;也被追逐着,改造着。
我想,“时尚”总不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特征。我们相信,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和近一段时间里格外的强调,总是依据着当前教育工作的现实状况,同时也必然是出于久远的战略考虑,带有前瞻性的意味。然而,在实际的课程开设过程中,不可否认,由于多多少少带有些“突如其来”的感觉,许多学校和教师都显得无所适从。虽然大家都很有热情,也隐约感觉到了其中包含的更新教育理念的要求,但因为缺少理论上的学习准备,又难以避免操作上的困惑,一时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些地方甚至给本来很严肃的改革实践涂抹上了玩笑的影子。对此,我们如果没有高度的警觉,研究性学习的推行很有可能成为一场闹剧甚至灾难。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就现在已经可以看到的现实来说,虽然不能说没有成功的例子,但是更多的事实却告诉我们,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或者是挂羊头卖狗肉,或者是雷声大雨点小,有的只是图个热闹,有的更是半途而废。真正明确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方法,理解了其中的内涵和要点,体现了它的价值和效果的,还不是很多。当然,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是要给研究性学习泼冷水,恰恰相反,我们殷切地希望能够把这项工作真正做好,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对研究性学习的有关问题作一点理论上的探索,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研究性学习和学术性研究的关系
把学术研究引入中学教学,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初步掌握学术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这是一些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思想。这样的设想很有些气魄,据说也已经有学生发表了具备相当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甚至有些学校还编辑了学生学术论文集。把这些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对于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来说,恐怕还很难说是福音。
首先,学术研究是学习生活的最高级状态。它需要相当的学识根底,还要具备一定的研究条件和设施,在某种意义上说,学术研究的能力主要并不是靠培养,而是靠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悟性——所谓学术眼光。它又是单兵作战的形态为主,即使在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学习,也还只能说是学术研究的起步阶段。现在,如果我们把这样的工作交给学识水平处于基础水准之下的中学生去做,就很有当年采用土高炉大炼钢铁的嫌疑,除了一大堆废品以外,还会付出劳民伤财的代价。
其次,要求深化教学内容,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这必须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换句话说,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任教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必然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高度。这样的教师在中学师资队伍中当然不能说没有,但是以这样的要求去苛责中学教师,在目前至少是不切实际的。
也许有人认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要求中已经说明,重要的是研究过程的实践而不是研究的成果。这固然可以解脱一些教师的心理负担,但是,只要是定位在学术研究的层次,那么,其研究的思路、方法、路径以及其他的学术性问题,就已经够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喝一壶的了,因此,我以为,把学术研究引入中学教育,这个指导思想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那么,怎么体现研究性的特点呢?根据我们的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主要并不是因为现在的学生缺乏学术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改变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由于传统教学重灌输轻启发的观念根深蒂固,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推排攻击,但积重难返,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还是常常在许多地方改头换面,大行其道。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就是要从根本上动摇这样的教学观念,因为它只给素材而不给结论,只给方法而不给成果,就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带着问题,也带着探索的态度去学习,把这个学习的过程作为提高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手段。所谓研究性,其实就是努力使学习过程获得凸现,得到应有的强调。
二、研究性学习和实用性学习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应该努力体现实用性原则,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没有什么不对,事实上,在我们现在可以接触到的许多研究性学习的经验介绍来看,相当多的学校正是在这样做着的。学习的内容和生活的内容相互结合,与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相互结合,这也许的确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有许多地方开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变了味道,隐约成了臭名昭著的七十年代“开门办学”的模样。我们不妨去关注一些学校所开设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比如地方民歌调查研究;周围水资源污染的调查以及治理的对策研究;交通状况的调查研究;消费趋势的调查研究,等等。这些选题似乎都很有些研究的气息,几乎代表了当今研究性学习的潮流。然而,组织学生去大张旗鼓地开展这样的社会调查,有的还专门组织起了攻关小组开展活动,把学科教学中的某些应用题转化成为研究性专题,最后究竟达到了什么效果呢?更有甚者,本来只需要在课堂里就可以推论明白的一些原理,现在却偏偏要走出校门去实地研究一番,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算,还把我们的研究性课程的名声弄得很是不堪。
我们有些同仁的思维方式是比较简单的,他们很容易为以前的某种口号所吸引,对于他们来说,所谓“走新路”充其量就是“走老路”而换了一种说法。多年以前,我们不是非常强调教育为什么服务,教育同什么相结合吗?虽然早已不再这么提了,但过去的一些套路他们并没有真正忘却。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在他们眼中看来,不过是这一口号换了一种说法而已。这样的认识如果不加以反拨,研究性学习的实行恐怕就难免出现危机。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主要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而是希望通过这一课程的开设,更有效地促进教育目标由重知识向重能力的转移。虽然有些研究性课程的选题确实可以带有社会实践的内容,但这个“实践性”并不能够就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研究性学习的核心还是“学习”,“研究性”既是指这种学习的途径,也是指这种学习的目标。它不以学会弄懂为目的,而以举一反三为旨归。换句话说,能够把学到的知识作为桥梁和纽带,通过研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研究性学习的终极目标。这里的解决问题,当然也包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由于我们关注的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实际结果,所以出发点并不相同,而对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课程考察评估的时候,也就不应该围绕学生是不是活动起来(通俗地说就是走出教室,走出校门)为依据,而应该了解学生的哪些知识获得了举一反三的运用,并从而真正转化成了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的关系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研究性学习不是必须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只是要通过这项课程的开设来有效的转变教育观念,注重能力的培养,那么,这些难道不也就是我们进行学科教学应该做到的吗,为什么还要特别开设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呢?
是的,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改变我们的传统观念,真正转入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轨道上来,这些要求,我们平时的学科教学改革也一样在加以强调。但是,我以为,至少有两点,可以成为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由。
第一、作为一项课程改革的内容,研究性学习在教育观念转变方面具备着“尖兵”的身份。它仿佛一支小分队,楔入当前学校课程之中,让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同时由于它本身带有的改革色彩和课程要求,逼迫我们一些习惯于传统教育思路的人受到切实的冲击,等于是在传统惰性的背上猛击一掌,可以比较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各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这个尖兵的作用得到了发挥,对于我们真正推行素质教育,也许可以成为一支课程设置上的奇兵。
第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是可以是或者应该是跨学科的。中学教育阶段的许多课程,内容上本来就存在着许多的交叉和融合,特别是学科之间的边缘地带,其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情况尤为突出,而这一部分往往又是学科教学最关键、最有发展前景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中,我们几乎不可能找到交互式教学的有效办法。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是单兵作战,他们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也不足以承担如此全能式的教学任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便是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很好的途径。这项课程没有必要指定某一位教师去独立指导,它往往以跨学科的教师共同组成指导小组,合力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渡过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难关。这样,研究性学习课程也就客观上成为了各学科之间互动性渗透的最佳基地。当然,也只有当它发挥了这样的作用,研究性学习的魅力才可能获得充分的展示。
四、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教育的关系
创新教育也是近来教育界十分热门的话题,不幸的是它同时也是一个缺乏理论说明的话题。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这种理论探索的滞后非常令人担心。现在我们谈论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虽然比较有风险,但是比之什么讨论也不展开,还是多少会有一点好处吧。
如上所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在现今教育实践中的意义恐怕还更多地体现在形而上的观念层面,它对当前教育工作的影响还只是在理念渗透方面比较地有些作为,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已经可以较为明显地发现“走调”的倾向,正如创新教育在许多地方演变成了“小发明家”培养工程,素质教育在许多地方演变成了学生文体活动展示一样。
我们认为,创新教育是学生学习观念中的目的指标,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以“创新”作为最高的要求。选择、积累、继承,扬弃等等,都不能脱离了“创新”这一总的方向。素质教育是学生学习观念中实际效果指标。借用我们过去常用的术语来说,那就是“素质为体,创新为用”。而研究性学习则是学生学习观念中的方法指标。是达成目的,获取效果的主要途径。教育教学中不体现研究性特征,就难以真正具备学习的“素质”,也很难表现出“创新”的气象。简言之,素质必须通过研究性学习才能有所保障,创新必须依靠研究性学习才能有所成就。作为贯穿教育教学工作始终的研究性学习,并不是什么权宜之计,又怎么能成为什么“时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