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北漂”的儿子

漂在北京的儿子搬家了,从伙租单元搬到了自己独立租住的房子。他从在同学处借住开始北漂生活,每一步前行都走在勇于进取的路上,他的足迹印证了奋斗者的艰辛。

午夜三点儿子在闹铃的催促下起床开始给在美利坚的学生远程授课。隔着一扇门的屏障我听到了他的讲课,内容已远超英语的单一范畴,涵盖了世界史、人文和地理等诸学科知识。初到异域的学生不适应美国的教育模式,也不能马上接受美方老师的教学方法,请求国内曾辅导他们SAT考试的老师帮助梳理课程,以完成顺利衔接。为使学生尽快适应,同时也为取得经济收益,儿子接了这样的远程课业。夜里课要教,白天还要完成相应的工作量,他活得太累!

回望儿子前行的步履,一路走来充满荆棘:毕业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儿子,放弃了父母分别为他张罗的工作,经多轮严格应聘考试,争取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的机会。在单位他努力工作的同时仍刻苦学习,工资收入除月供笔记本电脑贷款,几乎全部用来买书。工具书、专业书、文史类书籍、人物传记、美学赏析、音乐欣赏等不一而足。不到两年时间他的阅读量可为过去二十年的总和。每在我小睡过后开始自己夜读的时候,总能望见儿子房间不息的灯光,几乎没有一天他会在午夜一点以前休息。开卷有益,言谈话语中能感觉到他的些许升华。

在单位儿子得到了领导的器重和工友的好评。在一次建筑行业质量管理演讲中他层层胜出,最终入围全国会议,荣获了国家级个人奖项。

如果一切按照正常逻辑进行,应该没有分歧和烦恼,但儿子恰恰是不按常规出牌的人。我陶醉于他点滴进步的时候,儿子突然宣布了新打算:辞职创业搞校园快餐。我有100个理由否定他的动意,他有1000条反驳我的说辞。任何意见都不能改变倔强执拗的儿子。

他婉拒了领导诚恳的挽留,挥别了美好愿景的诱惑,义无反顾地辞去了许多人重金送礼希望得到的工作,踏上了充满挑战的路……

离开工作单位后儿子和一位同学开始了创业生涯,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认定的事业忙得没有时间回家。那年冬天最冷的一天,我在市图书馆阅读时遇到了来查阅资料的儿子,与他约定中午一起午餐。我早早买好饭菜边等边思索着再如何规劝他改弦易辙,母子俩坐在一起还没开始谈话,一个打进来的电话便搅了局,他与美籍韩裔朋友MR旁若无人地用英语没完没了地聊了起来,坐在一旁的我既听不懂又插不上话。良久我终于明白:儿子已不再属于我,他走入了社会,走向了自我主宰命运的道路。

辞职创业以失败终结。但创业的经历使儿子成熟了,他有了敢于面对坎坷的魄力;有了应对繁难复杂事物的能力;更有了永不言败的信心!

儿子背着行囊走了,到北京去找寻自己事业的新起点,望着他的背影我心中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忐忑中接到了他的短信:已被北京新东方学校聘做英语教师。瞬间我泪流满面,为他的不懈努力;为他的不屈不挠!

儿子告诉我:授课中特惬意自己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SAT英语考试的受众是申报美国大学的高中毕业生,这些孩子渴望更多地了解美国,而这正好用到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他乐得把挑灯夜读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在轻松故事中说与他的学生……

平心而论,以前我对儿子的夸赞是极其吝啬的,绝少表扬他的优点与进步。在他发奋读书后我才逐步客观认识他:倔强坚韧是儿子特别的风格!

人生重大抉择的每一步儿子都有出人意料的举动。当年读大学时他决意考研,参加了托福改革后的第一次考试,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GRE考试也顺利达标,申请美国中等偏上的学校应该问题不大。申报学校的前夜,儿子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放弃。理由是自己优势不突出,申报心仪的常青藤盟校希望不大。他说:留学目的只为体验好大学氛围,得到名师指教,现在匆忙一蹴即至地去留学,不是自己想要的。他决心遵循美国的招生思路,积累工作经历,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迈进更好学校的资格。

考研的历练,儿子虽舍弃了学位提升的机会,但他收获了英语突飞猛进的进步,使他能以英语特长做安身立命之本,顺利完成跨界角色转换,从建筑管理工程师成为了职业英语教师。辞职的历练,儿子虽舍弃了安逸的铁饭碗,捧上了自主创业的瓷饭碗,他以每年在津购置一套小房产的收益,跻身到实干者的行列。

人应该拼搏奋斗,唯此才可体现生命价值,才不枉此生。改革开放使所有人获得了均等发展的机会,只要肯吃苦并具相应的技能,都可到京城发展。北京已成为包容的城市,接纳了数以千百万计的打拼者。这些人“漂”在各个阶层,在自己适合的一方天地竭尽全力地努力着。儿子“漂”在北京,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仅此我坦然也踏实。

几年间儿子没有休假没有旅游,以前他最爱北京,尤爱故宫。爱那些漫溢着古韵的历史遗迹,爱那些苍松古柏。到北京几年他没有一次到心仪的景点观光,没有一点“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潇洒。他一直渴望秋赏红叶,夏观北海,但却没有走去香山一回,也没到文津街去过一次,完全沉醉在自己的工作中。他知道一天不拼搏就无法应对种种压力;一天不努力就无法面对必须的生活支出。儿子只顾读书,只想为人答疑解惑,没有精力考虑个人问题。他既不愿花费时间自己物色女朋友,又不肯接受亲友为他介绍。三十有二之龄尚未婚配,亦是我的心结。真不知月老的红线牵住哪位贤淑知性美女与他缔结良缘……

压力山大是无奈也是动力。超越是困难的,不论超越自己还是超越梦想。但他心里清楚:平民的儿子更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我笃信:天道酬勤!

儿子以经历印证了奋斗者的艰辛。看儿子的奋斗足迹,牵挂也欣慰。

备注:

作者侯希岩,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集《对心独语》。

微刊编辑部

主编:

张宝树

执行主编:

疏勒河的红柳  毅  然

责任编辑:

晓轩   兰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