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症是如何产生的?
动脉硬化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重要,后果严重。当前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生发展过程的研究,尚处于探讨阶段。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血管,其病因及发病机理未完全明了。
脂质代谢障碍、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粘附聚集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扩大,可使动脉管腔进行性狭窄、变硬,引起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改变。
大动脉包括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髋总动脉等,又称弹性动脉。
大动脉管壁结构特点:
①内膜有较厚的内皮下层,内皮下层之外为多层由弹性蛋白构成的弹性膜,与中膜相连;
②中膜有40-70层弹性膜,各层弹性膜由弹性纤维相连,弹性膜之间有大量的环形平滑肌、以及少量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③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构成,没有明显的外弹性膜,外膜逐渐移行为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外膜中有小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
动脉中除大动脉外,有解剖学名称的动脉大多属中动脉。中动脉管壁的平滑肌相当丰富,因此管壁的收缩性大,又名肌性动脉。其特点:
①内膜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
②中膜较厚,由10-40层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组成,肌间有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③外膜厚度与中膜相等,多数中膜与外膜交接处有明显的外弹性膜,外膜中有小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
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生的始因,主要是长期、过量摄入油腻性食物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长期摄入过量,外源性推高血液血浆中胆固醇(LDL)的含量,并持续超出正常范围且不断偏高,表现出血液中生化分子成分不正常。如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又偏低,总胆固醇(TC)含量高,总甘油三酯(TG)含量高等不正常血脂状况。
流动的血液在向体内包括血管自组织细胞在内的全部组织细胞运送营养物质的过程中,作为营养物质其中一种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也必然随同血浆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等一起,随微循环进入动脉血管内膜层(内皮细胞)及中层肌细胞之间的组织液中,进行物质交换。
动脉血管血液中各种大、小分子跨内皮细胞膜的转运,都遵循浓度梯度原理进行。凡能增加动脉壁胆固醇内流和沉积的脂蛋白(如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 等),通过长时间的累积都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机理,有多种学说或假说,有脂质浸润学说、血小板聚集学说、损伤反应学说等。其中脂质浸润学说认为:构成动脉粥样斑块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组织化学和免疫化学检查结果证实,粥样斑块中的脂质主要来自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等,是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而溶解转运的。LDL含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最多;VLDL含甘油三酯最多;HDL含蛋白最多。
血浆中含量增高的脂质(即以LDL和VLDL为主),或经动脉内膜表面脂蛋白脂酶的作用,以分解成残片的形式从下述途径侵入动脉壁:
①血管内层内皮细胞直接胞吞胞吐;
②透过内皮细胞间10-20nm的间隙;
③经由内皮细胞的LDL受体转运;
④通过受损后通透性增加的内皮细胞;
⑤因内皮细胞缺失,血流直接到达暴露的内膜下层组织。
脂蛋白进到中膜后,堆积在平滑肌细胞间的胶原和弹力纤维上,引起平滑肌细胞增生。平滑肌细胞和来自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吞噬大量脂质成为泡沫细胞,脂蛋白又降解并释放出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三酯等脂质物。LDL还可以与动脉壁上的蛋白多糖结合,产生不溶性沉积物,共同刺激纤维组织增生。所有这些合在一起就形成粥样斑块。
脂蛋白中的HDL-C(好胆固醇),可将降解后的胆固醇送到肝脏分解,抑制细胞摄入LDL和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因而被认为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脂质经过氧化作用而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有细胞毒性,损伤细胞膜,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
1、血小板的功能作用是凝血、止血、修复内皮细胞。当其生理生化功能不够强大,不但不能快速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反而会起聚集反作用。
2、血液中白细胞(如粒细胞、单核细胞)进入血管壁中膜层,可以吞噬脂质颗粒。因为自身免疫功能不够强大,在免疫自稳功能行使过程中,细胞不能及时解体,或者释放的溶酶体酶、脂酶、蛋白酶等降解酶活性不够强大,势必造成血管壁内层内皮细胞、中层平滑肌细胞等组织细胞非菌性炎症反应转变慢性并不断加重。
3、血浆中脂质物分子含量高(浓度高),通过扩散、渗透(浸润)进入血管内膜下层,生化合成持续大于生化降解的结果。
以上综合因素,多年演变的结果是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