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鉴赏|函皇父鼎
函皇父鼎是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1933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上康村一座西周铜器窖藏。它有两只高高竖起的立耳,三个兽蹄形足,腹壁稍向外鼓,整个鼎的造型端庄大方,纹饰十分精美。鼎腹内壁还有37字的铭文。
金色从何而来
说起青铜器,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下面这样的,颜色多为青绿色。
而函皇父鼎的表面是金黄色的,其实这正是青铜器本来的颜色。汉代以前的史料典籍中称青铜为“金”,精纯而美好的青铜更是被称为“吉金”。在《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已知有关青铜合金成分规律最早的记载。这里的“金”指的就是铜或者铜合金。
所以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还有一门学问叫“金石学”。说到金石学,著名词人李清照女士的丈夫赵明诚就是一位金石学家,与欧阳修、洪适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与众不同的色彩
青铜是一种铜与锡、铅的合金材料合金,是人类有意识合金化的最早产物,人类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进入青铜时代,经历了约2500年,直到铁器大量使用,青铜时代才宣告结束。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锡青铜制品分别发现于距今约2800年的西亚两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
函皇父鼎的细节
而我们看到青绿色的青铜器可以说是时间与化学反应的杰作。青铜器在长期的埋藏过程中,原材料中的铜与水、空气、微生物等发生复杂化学反应而形成锈蚀,这些锈的颜色大多数为青绿色(在实际考古与文物修复过程中,青铜器锈迹形成的原因会更复杂,色彩也很丰富)。
常见的青铜器锈层仅仅附着于青铜器的表面,好像长了一层类似瓷器的“釉”,这种锈层非常稳定,有利于青铜器的保存,所以在修复的时候一般不会除去,造成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大部分青铜器都是这个状态。
由于保存环境复杂,所以函皇父鼎内外壁色彩还是存在差异
函皇父鼎由于埋藏环境较好,时间和种种化学反应对待它都比较友善,因此历经千年仍保持着最初的模样,外壁绝大部分还是灿烂的金黄色。
(本文综合陕西学习平台、陕西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