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黄公望字画的特征及辨伪要点
据传说,当时黄乐年已九十岁,看到他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喜出望外地说:“黄公望子久矣!”从此,陆坚便改姓换名为黄公望,字子久。他的《山居图》虽自题落款为“大痴道人平阳黄公望”,但叶落归根,其墓位于常熟西门外虞山脚下。

黄公望“淡墨枯笔皴”中的“揭笔”的起笔要领是这样的。1、用一面锋起笔,用一面锋起笔就是,起笔的时有一个小尖,起笔中线和行笔中线之间无须扭手腕,这是最简单的起笔。空中取势,侧锋顺势切入,转为中锋行笔。2、两面换锋起笔,用两面锋起笔,起笔和行笔所用的笔肚不同,要扭动一次手腕来调整笔心。两面锋起笔,可以从左起,也可以从右起。3、藏锋起笔,藏锋起笔就是反向起笔,入笔时绕一圈把尖锋痕迹抹掉。转圈顺时针,反时针都可以。
元代是文人画特别是文人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其中以"元四家"的作品最为出色,而黄公望更是在四人中位列首位。

据了解,黄公望先生1347年,也就是晚年创作的《溪山图》市场估价是3800万元到4800万元,成 交价格是9815.6万元。2010年,黄公望的《秋山招隐图》以7500.4万元价格成 交。《富春山居图》作为国宝,其价值本身就是无价,如果按照钱来衡量的话,至少几个亿是有的。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井西老人。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因过继浙江永嘉黄氏为义子,遂改姓名。

黄公望(1269年—1354年,一说1358年),字子久,号大痴、大痴道人,又号一峰道人、净竖,晚号井西道人。出生于平江常熟。元代著 名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黄公望(1269-1354年),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