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友会演讲之中国珠子和克什米尔珠子的制作过程

今天非常高兴第十二届珠友会在我的家乡召开,让我有这个机会吧我手中的珍贵的标本展现给更多的朋友,希望大家可以从我今天的讲解中有所收获。珠子自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就与美密不可分,从古至今更是权利与财富的象征,几千年来长盛不衰。这些年来随着国家的强胜人民的富足,不少外国朋友像千年前一样带着很多奇珍异宝来到我国,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仿制品充斥伤害着这个久远又年轻的行业。只有大家共同不断维护这个行业,传播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参与加入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才可以更加蓬勃的发展,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新人明白清楚的了解古时候珠子加工工艺和过程,然后通过比对学习到辩识真伪的方法。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是《中国珠子和克什米尔珠子的制作过程》

那么首先我先概括的讲讲国内珠子大规模出现制造的时代背景和过程:珠子出现的时间很早了,但是大爆发出现的时代是西周时期,从这个时期开始,珠子明确了作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正式在中国拉开了序幕。今天讲的就是周开国之初天子封赏天下诸侯所用的组配上的玛瑙珠子,西玛。这种珠子极为珍贵,其原因是华夏文化结构所决定的,华夏民族文化信仰的基础,还有万世师表孔子思想核心与神话传说的基础,都是从周朝开始的。武王伐纣,姜子牙把战争中死去的人封神,而周天子第一次把天下土地分封给亲属功臣,犒赏天下诸侯贵族,而组佩就是确立等级的信物。其实传播更多的是思想理念,所以西玛因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出处而珍贵,它是诸侯贵族朝觐天子的标准朝配饰,随着王室衰落再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封赏。这与后来诸侯强大后根据封地出产材质私自加工的珠子属性上有天地之别。例如:同样都是一块玉用途不同,后期命运也变的不同。现在经济角度上来说玉玺拍出上亿,玉山子也就几百万。所以玩古董玩的就是个文化,一张 张大千上亿背后的支撑是画家一生精彩绝伦的传奇故事,历史上有很多漂亮的画,但是因为说不清道不明所以没有多大经济价值。

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珠子的加工工艺十分的落后,难加工,工时长,但是拿当时的工艺技术来说已经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了。这样大量的标准化产品在当时是国家工程,所以凡是加工成型的珠子都是十分的不容易。其难度远远要大过现代加工钻石的难度。

大家可以看看这些珠子的每一步的过程(图片)就会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这个时代这种品种大概分为两种方式加工,

一种方式是首先是敲击出大概的样子,然后开始粗磨,大概成型后开始钻孔,孔穿通后开始精细磨制,最后是抛光。

第二种直接敲击成片后开始钻孔,孔通后开始磨制成型,最后抛光。

钻孔在当时是个非常难以完成的工作,因为当时钻孔工具是石头,石制工具会造成大量报废产品,(图片)如果提前加工抛光完成后再钻孔会造成浪费,因为在当时生产水平无法更高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下,只能采用这样的石头钻头加工工艺制作,从西周开始直到先秦商鞅变法,整体提高生产能力前

前基本上国内所有地区的珠子主要加工方式和工具都是如此。这样的工具加工出来的孔道痕迹就会出现钻孔头部出现突出来的小窝窝,螺旋状台痕,口沿有剥裂痕迹。为什么说石钻是早期主要的加工珠子的工具呢?首先是因为金属管钻在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下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当然有些东西是不计工本的,但是管状金属对强度技术是有要求的,特别是细小管钻。竹骨类的钻头特别是小直径空心工具在珠子上钻孔对钻头条件要求高,所以大规模生产受到生产能力制约有难度,而石钻随手可得。真正的金属空心钻头出现在珠子上的时间可能要还这一时期要往后推几百年,金属钻成规模的出现都是秦汉代以后的事情了,今后有机会我会与大家分享其它的时期国内珠子的标本。

接下来介绍一下克什米尔的珠子,现在的克什米尔地区分为三块分别归属中印巴,其中目前印度控制的地区最大,当然在远古时代都属于古印度,展示给大家的这一批珠子就是在这一个地区,同一个遗址生产加工的,(介绍照片)图片从这批克什米尔印度河谷生产加工珠子丰富的材质种类连续性上可以看到横跨南亚中亚地区,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我们大家现在主要玩的品种都有生产。(看图介绍各种珠子的生产过程)但是这些珠子在加工完成后都没有钻孔,看来钻孔工艺不论中外都是一个具有相当难度的技术活,这种工作在当时属于下一个技术工种完成的任务,由此可见当时制造珠子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一条产业链条。以前因为有些珠子集中出现在同一地域,于是就认为该地区生产加工这类珠子,现在看来是因为不断在迁徙过程当中传播和学习知识交流导致,珠子的贸易可能比过去认为的要早很多,当然有些地方是有生产活动的,但是究竟是原创还是拷贝生产就很难判断了,过去有外国学者经过考古研究推测有一部分是出现在印度河谷,通过这批实物,我们可以了解看到的这些品种的珠子都是在这个地方加工至少在一段时期内是一个很有规模的加工中心,然后向各地按照喜好需求出售。就像中国古代出产丝绸瓷器供应全世界一样,通过标本我们可以看到咬蚀类珠子都是是玛瑙制作加工的,工艺流程大致相同,但是唯一的不同是对玛瑙的选择有明显区别。玩线珠措丝和天珠的朋友我们都会发现所谓的(咬色问题)有些部分上色不够清晰成水纹状逐渐变淡,有水晶的部分甚至完全没有颜色,那是因为材质紧密决定的,玛瑙可以被染色的内因按现代的科学解释 是因为玛瑙中四通八达的孔道,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这些孔道。现代玛瑙染色研究提出“三上色,五不上色”。也都是在填充孔道的过程(三上色是具有人字波浪长纤维状的玛瑙能上颜色,且效果很好。不上色是不定向短纤维粒状结构、似花斑状球粒结构、石英的他形不等粒结构的玛瑙不能上色。玛瑙中心的砂心石英颗粒不能上色。玛瑙中石英晶粒,结晶粗大,颗粒边缘界线清楚,粒间紧密,没有微孔,不能形成通道的不能上色。)简单的说就是质地越脆密度小的玛瑙越容易染色,马蹄纹越容易出现,质透明度越大的珠子咬色越难。类似麦芽糖和冰糖的区别,古人肯定通过经验也发现这个问题了所以选择原料的时候就会特别选择这类玛瑙。因为当时都依靠经验判断选择原料,而且工匠之间为了保密缺乏交流学习,能加工精品珠子的技术也只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染色周期长所以好的珠子十分难出现,精品都是集中在王室核心。而王室更迭珠子又是财富所以流动性很大传播很广,所以玩珠子不能依靠现在的国界去玩,要结合历史,因为千年来,时代变迁国与国地区之间的界限没有现在这样清晰明确。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天珠在格萨尔王传记种出现的时间和穆斯林公元十世纪,阿富汗回教入侵印度,印度大批艺术工匠涌入克什米尔,随后又翻越喜马拉雅山进入西藏的古格和拉达克地区。而《格萨尔王》中,提到格萨尔王打败阿扎玛瑙国后,得到了大量的天珠。大约是在10-11世纪,时间上是吻合的,所以一切传说都不是传说。科学的顶峰是神学。

由于珠子的制造处于众多缺陷的包围中,所以一件没有丁点缺陷而效果很优的珠子几乎难觅。对于古代珠子的某些缺陷,要宽容,随缘不执。要有“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的审美心态。比如三件珠子都有磕碰缺陷,如果光看表面,也有可能就成了不完美,而它的美藏在深处。所以深层次的美,需要深层次的眼力和审美心境。否则,会被表面现象所障。其实,也正是这些缺陷或不足存在,记录着每个时代珠子工匠挑战的极限,这些作品才是真正融合工匠精神的的高难度艺术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