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石窟群

阿旃陀石窟群是印度的佛教石窟群,也是印度最大的石窟遗址。阿旃陀石窟位于印度孟买东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德干高原的文达雅山悬崖上,距离奥兰加巴德县阿旃陀(Ajinta)村3.5公里处,在一个林木茂盛的马蹄形溪谷中。较近的城镇有60公里远的加尔冈和70公里远的布萨瓦尔。河谷底部是瓦格河(Waghur)。根据印度官方考古调查的数字,沿途有29个洞窟,分布在河谷南侧陡峭的岩壁上,距离河面大约35到110英尺。

“阿旃陀”一词源于梵语“阿谨提那”,意为“无想”。阿旃陀石窟群大约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后7世纪期间建造。石窟始建时,正值阿育王时代。从建筑形式上,石窟主要包括举行佛教仪式的支提(chaitya,塔庙,9,10,19,26,29号窟)与供僧侣修行用的毗诃罗(vihara,精舍、僧房之意)两种类型,共有29座石窟,整个石窟群长500多米,从东到西依次编号为1-29。支提窟当中置窣堵婆,天然岩凿,内殿四周,建造列柱。毗诃罗内部陈设简单,有石床、石枕和佛龛。

石窟内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因建成时间不一,各具特色。现存最多的是壁画,主要表现释迦牟尼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宫廷生活,包括山林、田舍、战争、乐舞以及劳动人民狩猎、畜牧、生产等场面,内容十分丰富。阿旃陀石窟群的壁画及雕塑被视为是佛教艺术及世界绘画艺术里的经典。

阿旃陀石窟作为佛教徒的礼拜圣地将近9个世纪,后来突然被废弃。从此石窟一直静静地沉睡在撒哈丹山脉中,直到1819年一群狩猎的英国官员在追捕猎虎的时候,才无意间发现了这片古老的艺术天地。

石窟群的每个石窟大小不一,最大可达52英尺。一般是方形的,内部装饰差别很大,有的简单有的富丽,有的带有门廊。每个石窟都有一个厅堂,在早期部派佛教时期的洞窟里不一定有佛龛,因为那时洞窟主要用于居住和集会;后期,佛龛常见于后墙,一般塑有说法相(又称持法轮印)的佛像;在最近期的洞窟里,两侧的墙上、门廊上、前庭也出现了佛像。洞窟的正面一般都装饰有雕刻,内墙和天花板则装饰有壁画。

近期的研究将石窟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部派佛教时期(9,10,12,13,15A号窟),二是大乘佛教时期。第二个时期比第一个时期要晚3个世纪左右,也被人称为伐迦陀迦时期,因为当时的统治王朝是伐迦陀迦王朝的瓦萨贾马支系。这一时期的具体开始时间一直争执不下,近期趋同的结论大约是在5世纪左右。根据华尔特·斯宾克(Walter M. Spink)的研究,大乘佛教时期的洞窟主要修建于462年到480年间。1-8、11、14-29号洞窟均属于这个时期。其中8号洞窟以前曾被归为部派佛教时期,但近来的研究则确认其应为大乘佛教时期的作品。

第1号石窟建于7世纪,是大乘派佛教建筑的典范。窟内有一尊释迦牟尼雕像,高3米,从3个角度观看有3个不同的神态:从正面观看,佛似沉思,左面看似在微笑,右面看又似庄严凝视。拱门和6根大柱上雕有飞天和仙女,刻画细腻精巧,形态优美。中间有一大厅,四周壁画上有500罗汉像,其貌各异,表情丰富。第1号石窟内壁画场面的幅度皆较大,最著名的是持青莲菩萨像,妙相庄严,头戴宝冠,肌肉匀称。窟内前壁的波斯使节来朝图,反映了印度和波斯聘问通好的场面。该窟中的灌顶图、实毗王本生图和降魔图,也都是十分精彩之作。

我国唐朝的玄奘法师曾提到,著名的僧人和佛学家陈那(Dinnaga)曾经在此修行。在鼎盛时期,这里的洞窟中居住了几百人,可惜的是伐迦陀迦时期的洞窟都没有最终完工,因为伐迦陀迦王朝于5世纪突然覆灭了,导致阿旖陀的工程也突然停止。这一观点最初由华尔特·斯宾克提出,后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阿旃陀石窟集印度古代建筑、雕刻和绘画之大成,融三者于一体。它虽然取材于佛的生平事迹,但却如实地反映了当时印度古代宫廷生活和社会风貌。壁画和雕刻的优秀艺术,不仅对后来印度的美术产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对东方佛教所曾传布的国家和地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阿旃陀最初的佛教石窟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公元5世纪至6世纪的笈多时期,更多精心修饰的石窟又被添加到原有的石窟群中。阿旃陀石窟的绘画和雕塑,是佛教艺术的经典之作,具有相当重要的艺术影响力。

The first Buddhist cave monuments at Ajanta date from the 2nd and 1st centuries B.C. During the Gupta period (5th and 6th centuries A.D.), many more richly decorated caves were added to the original group. The paintings and sculptures of Ajanta, considered masterpieces of Buddhist religious art, have had a considerable artistic influenc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