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艾灸是通过加热艾草,皮肤表面进行烘烤、运用艾释放的热力和红外线,通过打开的毛孔、然后进入到我们的体内。俗话说:“湿遇寒则凝、遇热则散”,湿气简单说来,可以归到水气的一种,我们都知道水的特性:一遇冷就凝结成冰,一遇热就散发成水蒸气。如果,你体内的湿气遇寒凝结了,就堵在那里,造成经络的不通,不通则痛,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疾病就形成了,而艾灸的话、正好是运用火的热力、把寒给驱散、把瘀堵的经络给打通。再加上雨天里人体正气不足,体温下降,抵抗力下降,体内的病邪容易生发,例如:头晕、鼻塞、全身无力甚至风湿、类风湿等。 这时候更应该抓住时机经常艾灸,去除体内的病邪,同时更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自己在家艾灸,要注意保温,避免受寒,如果是在专业的艾灸馆里艾灸,记得艾灸完成后,尽量在店内多待一段时间,让艾灸的排湿效果持续时间更长一些,出门时,记得穿好衣服防寒和带伞防雨。“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当阴雨连绵,人们居处潮湿,涉水淋雨,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而引发湿症。再加上天气炎热人们贪吃冷食,凉爽的饮食的确能让身体感觉舒适,但寒凉之 物却最伤脾,而脾在运化水湿方面作用重大,脾阳失运,湿自内生。因此,雨天的饮食要禁寒凉,再配合艾灸调理,能有效地祛湿。如果你近两周内常有以下表现,就说明体内有湿,需要艾灸调理了。
1. 头部沉重四肢乏: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燥。
2. 口中发黏舌苔腻: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3. 胸腹胀满小便不畅: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不舒畅。
4. 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滞,便完后感觉不爽。雨天湿邪由于天气的牵引,会主动外露,因此,雨天艾灸祛湿会比平时祛湿的效果还好。但是,由于男女的体质和平时的生活作息习惯不同,祛湿穴位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一定要注意!1、艾灸命门穴:取穴在腰部,脊椎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命门穴被称为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2、艾灸解溪穴:取穴在脚,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水肿效果较好。3、艾灸丰隆穴:取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丰隆穴可有效健脾化湿,是男士祛湿较好的穴位选择。1、艾灸关元穴: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祛湿排邪、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2、艾灸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可调理脾胃,祛除湿气,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3、艾灸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足三里是女士的养生重穴,应市场艾灸调理。
从上面的话大家就可以知道,阴雨天是可以艾灸的,而且因为寒湿气被雨天牵引出来,更容易祛湿。比如说攻打城池的时候,如果敌军龟缩在城内,我方就不好进攻,但是敌军出来了,那消灭敌人就相对简单了。并且,对于寒凝经脉的患者,阴雨天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艾灸缓解症状。提醒您,雨天艾灸后2-4个小时内尽量不要碰冷水,例如淋雨、冷水洗手,因为湿气和寒气会进入经络,反而会产生不适的问题。如果想要效果更好,可以选择在上午脾经活跃的9-11点和下午肾经活跃的17-19点这个两个时段,一个主走脾胃祛湿,一个主肾经祛邪,效果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