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刀杀人,清代“栖霞于七案”中的一起典型的诬告事件 2024-07-29 18:48:19 顺治、康熙之际,栖霞人于七曾先后两次在胶东半岛起兵反清,两次的结局大不相同:第一次被招安,第二次被镇压。在于七第二次起兵后,清廷态度强硬,调集重兵攻打于七的大本营—牙山。根据史料记载,登莱二府不仅在战时颇遭涂炭,而在战后也备受株连。其中之惨状,史料中多有提及,此前我们也曾介绍过一些,在此就不赘述。于七一案,之所以株连甚广,一方面是因为清廷的政策严酷,而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不乏借刀杀人者。 所谓“借刀杀人”,就是利用清廷急于追查于七同党的心理,诬告自己的仇人(或为大仇,或仅为睚眦,总之本来都是个人之间的恩怨,与反清无关)与于七有来往,借官府之手打击对方,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公报私仇。这种借刀杀人的诬告现象,纵贯于七第二次反清的整个过程,甚至于七仓促起兵也是被诬告所逼。当时,莱阳的宋彝秉因与于七的兄弟产生个人矛盾,就向清廷告发于七谋反,形势所迫,于七不得不再次反上牙山。牙山失陷之后,于七不知所踪。为消除后患,清军曾开展大规模的搜捕活动。在此期间,诬告之风更盛。 在这些不胜枚举的诬告当中,比较典型的一则案例,当属“朱玛喇误杀某生员”一事。之所以称它为典型,是因为这个案例收录在《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当中,是康熙皇帝亲自讲述,其权威性和代表性由此可见。根据文集的记载,康熙皇帝向大学士马齐、张玉书等人传谕此事是在康熙四十二年,此时距离于七第二次反清失败(康熙元年)已经过了四十一年的时间。当年,清廷派去攻打于七的八旗将领当中,有两人叫做朱玛喇、阿哈硕色,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彼时,于七不知所踪,两人带兵搜捕。正在毫无头绪之际,忽然有一个人来到营中,主动提供了于七藏匿在他们村中的线索。朱玛喇大喜,马上派人包围这个村屯。村民虽然感到惧怕,但都说于七不在村中。朱玛喇认为村民在耍滑头,就让知县亲自进村劝说,大体意思无非是主动告发有赏,抗拒到底没命。村民们感到无法自证清白,就干脆答复说:不信的话,你们就进村搜吧。于是,朱玛喇的人马杀气腾腾地进入了村中。不过,在翻箱倒柜、掘地挖墙之后,清军也并没有发现于七的踪迹。朱玛喇很沮丧。但却没有打消疑问。此时,先前向他告发的那个人又站了出来,指认村里的一位秀才窝藏于七。朱玛喇立即命人将该秀才拿下。审了半天,自然没有什么结果。朱玛喇一怒之下,就以包庇要犯的名义,将该秀才当场斩杀。见到秀才被杀,一直在旁边冷眼观看的首告之人忽然当众大笑,让全场之人十分诧异。他随后对朱玛喇说出了真情:原来,这位秀才并没有窝藏于七,只是与他有仇,因此才向清军将领诬告之。言罢,他还不无讽刺地向朱玛喇说了这样一句话:“今既杀之,我愿毕矣。纵杀我,亦无怨。”朱玛喇恼羞至极,又将诬告之人斩杀。 在军中亲眼见证此事的阿哈硕色心中感慨万千,回京之后。不知什么时候,他把事情的过程向康熙皇帝详细汇报了一遍。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康熙皇帝固然不会因为诬告错杀一位秀才就责罚朱玛喇,但他对这件事背后体现出的人性之恶印象深刻。因此,在康熙四十二年,他才会专门叮嘱几位朝廷大臣:“凡人告讦之言,未可尽信。”其实,这个道理也是古今通用的。 赞 (0) 相关推荐 【边疆时空】达力扎布|清代内外蒙古十盟会名称的固定及其时间考 达力扎布 历史学博士,蒙古族,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蒙古史,蒙古法律. 摘 要:清代内外扎萨克蒙古十个盟会的名称是以其会盟地点命名的.清初各盟会的会盟地点未固定,亦无盟名.康熙年间会 ... 清廷后宫最长寿的妃子,不得康熙宠爱,自己争气活到97岁 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很长,后宫规模也很庞大,被记载下来的皇后嫔妃们就多达66人.被网友戏称为"大猪蹄子"的乾隆,相比他的祖父要节制得多了.这么多的嫔妃,康熙自然很难一碗水端平,对于她 ... 康熙平定三藩的故事 1661年,顺治帝去世,才八岁的康熙即位.顺治帝临死前留有遗诏,命鳌拜等四位大臣做康熙的 辅政大臣,帮助其处理国家大事.鳌拜因为立过战功,手握兵权,因而根本不将小皇帝放在眼里,更不愿意与其他三位辅政大 ... 死后与苏麻喇姑相伴的神秘女子,身份存疑,一份奏折解开谜团 在现今河北省遵化市的昭西陵,就是赫赫有名的孝庄文太后的陵寝所在,这是在清朝皇后陵中规格最高的一座.距离昭西陵仅仅1.5公里之外,是唐山市南新城村东也有一座陵墓与之遥相呼应.它远远不及昭西陵那么宏伟,这 ... 清初秀才集体揭露官员恶行,结果18人被斩,读书人很傻很天真? 哭庙,一般是指人到祭祀.祭奠场所含泪吊唁的行为.这一种行为在江南一带尤其是在江苏地区非常流行.明朝时期,科举制度比较完善,士人群体庞大,并且享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地位,他们一旦受到压迫.威胁,往往会采取集 ... 清代栖霞县的名宦祠,除了牟敬祖之外还奉祀哪些人物? 牟姓为栖霞之望族,其渊源有二,一称"铁口牟",一称"名宦牟". 铁口牟的铁口,指的是其先祖之居所:名宦牟的名宦,指的是其先祖之地位. 所谓"名宦&qu ... 莱阳历史上有位名士叫董樵,相传曾是栖霞于七的军师 近来,笔者在查阅栖霞于七的史料时,偶然看到一位名字叫做"董樵".不少资料记载说,于七第一次反清时,谋主(相当于军师)就是他.此前笔者对这位历史人物了解不多,得知这段渊源之后,才专门 ... 清末山东同盟会曾撰文为“栖霞于七”正名,以此发动民众 "栖霞于七反清"的话题,如今堪称胶东区域内的一门显学.但在清代大部分时间里,这显然都属于一个禁忌. 在清代官方史料中,于七的事迹记载较为简略,并且常以"土寇"呼 ... 向清廷告发“栖霞于七谋反”的人,后来得到了于七的家产 于七反清,是胶东历史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常谈归常谈,但每次谈起,很多朋友还是感兴趣,本文的主题也与之有关. 关于"于七"其人其事,民间的传说多于正史的记载.在清代的官方史料当中, ... 栖霞于七第二次反清时的山东总督,是祖大寿的儿子祖泽溥 栖霞于七先后两次举兵反清,这是胶东历史上的大事件,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所耳闻.此前也发过不少与此相关的探讨.而本文要介绍的人物,亦与此话题有关.他就是于七第二次反清时的山东总督祖泽溥.作为当时本省级别最高 ... 胶东游记:参观崂山华严寺,相传栖霞名人于七曾隐身在此 在胶东历史的长河中,有不少待解之谜.栖霞籍抗清义军首领于七的下落,就是其中之一. 清朝之初,于七曾先后两次起兵,第二次举事是在顺治十八年.由于清军在当年底就调集旗绿兵丁数万人前来围攻,于七方面此次并没 ... 胶东游记:走进栖霞市唐家泊村,历史名人“于七”的故里 "栖霞于七反清"的话题,此前虽然时常提起,但笔者近来经过整理发现,他的故里--唐家泊村,却还没有专门介绍过,这多少有种"灯下黑"的感觉.因此,趁着这大好春光,这 ... 探访栖霞市亭口镇下塞口村,一个与“于七”很有渊源的地方 上个周末,春雨濛濛.午后已近黄昏,笔者和朋友一起外出了大半天,此时正行驶在返途当中. 遇到雨天,原本归心似箭.但走到栖霞市亭口镇附近时,忽然在导航上看到了一个很眼熟的地名--"下塞口&quo ... 有种野果在栖霞话中叫“盆莓头”,儿时上山最期待遇见它 夏天草木茂盛.虫类众多,本不是适合上山游玩的季节.但在笔者的童年当中,却留下了不少夏天上山的记忆.原因很简单,山上有些东西对小孩来说很有吸引力. 大体来说,夏天的山上,吸引孩子的东西主要有两种,一种就 ...
顺治、康熙之际,栖霞人于七曾先后两次在胶东半岛起兵反清,两次的结局大不相同:第一次被招安,第二次被镇压。在于七第二次起兵后,清廷态度强硬,调集重兵攻打于七的大本营—牙山。根据史料记载,登莱二府不仅在战时颇遭涂炭,而在战后也备受株连。其中之惨状,史料中多有提及,此前我们也曾介绍过一些,在此就不赘述。于七一案,之所以株连甚广,一方面是因为清廷的政策严酷,而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不乏借刀杀人者。 所谓“借刀杀人”,就是利用清廷急于追查于七同党的心理,诬告自己的仇人(或为大仇,或仅为睚眦,总之本来都是个人之间的恩怨,与反清无关)与于七有来往,借官府之手打击对方,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公报私仇。这种借刀杀人的诬告现象,纵贯于七第二次反清的整个过程,甚至于七仓促起兵也是被诬告所逼。当时,莱阳的宋彝秉因与于七的兄弟产生个人矛盾,就向清廷告发于七谋反,形势所迫,于七不得不再次反上牙山。牙山失陷之后,于七不知所踪。为消除后患,清军曾开展大规模的搜捕活动。在此期间,诬告之风更盛。 在这些不胜枚举的诬告当中,比较典型的一则案例,当属“朱玛喇误杀某生员”一事。之所以称它为典型,是因为这个案例收录在《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当中,是康熙皇帝亲自讲述,其权威性和代表性由此可见。根据文集的记载,康熙皇帝向大学士马齐、张玉书等人传谕此事是在康熙四十二年,此时距离于七第二次反清失败(康熙元年)已经过了四十一年的时间。当年,清廷派去攻打于七的八旗将领当中,有两人叫做朱玛喇、阿哈硕色,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彼时,于七不知所踪,两人带兵搜捕。正在毫无头绪之际,忽然有一个人来到营中,主动提供了于七藏匿在他们村中的线索。朱玛喇大喜,马上派人包围这个村屯。村民虽然感到惧怕,但都说于七不在村中。朱玛喇认为村民在耍滑头,就让知县亲自进村劝说,大体意思无非是主动告发有赏,抗拒到底没命。村民们感到无法自证清白,就干脆答复说:不信的话,你们就进村搜吧。于是,朱玛喇的人马杀气腾腾地进入了村中。不过,在翻箱倒柜、掘地挖墙之后,清军也并没有发现于七的踪迹。朱玛喇很沮丧。但却没有打消疑问。此时,先前向他告发的那个人又站了出来,指认村里的一位秀才窝藏于七。朱玛喇立即命人将该秀才拿下。审了半天,自然没有什么结果。朱玛喇一怒之下,就以包庇要犯的名义,将该秀才当场斩杀。见到秀才被杀,一直在旁边冷眼观看的首告之人忽然当众大笑,让全场之人十分诧异。他随后对朱玛喇说出了真情:原来,这位秀才并没有窝藏于七,只是与他有仇,因此才向清军将领诬告之。言罢,他还不无讽刺地向朱玛喇说了这样一句话:“今既杀之,我愿毕矣。纵杀我,亦无怨。”朱玛喇恼羞至极,又将诬告之人斩杀。 在军中亲眼见证此事的阿哈硕色心中感慨万千,回京之后。不知什么时候,他把事情的过程向康熙皇帝详细汇报了一遍。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康熙皇帝固然不会因为诬告错杀一位秀才就责罚朱玛喇,但他对这件事背后体现出的人性之恶印象深刻。因此,在康熙四十二年,他才会专门叮嘱几位朝廷大臣:“凡人告讦之言,未可尽信。”其实,这个道理也是古今通用的。
顺治、康熙之际,栖霞人于七曾先后两次在胶东半岛起兵反清,两次的结局大不相同:第一次被招安,第二次被镇压。在于七第二次起兵后,清廷态度强硬,调集重兵攻打于七的大本营—牙山。根据史料记载,登莱二府不仅在战时颇遭涂炭,而在战后也备受株连。其中之惨状,史料中多有提及,此前我们也曾介绍过一些,在此就不赘述。于七一案,之所以株连甚广,一方面是因为清廷的政策严酷,而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不乏借刀杀人者。 所谓“借刀杀人”,就是利用清廷急于追查于七同党的心理,诬告自己的仇人(或为大仇,或仅为睚眦,总之本来都是个人之间的恩怨,与反清无关)与于七有来往,借官府之手打击对方,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公报私仇。这种借刀杀人的诬告现象,纵贯于七第二次反清的整个过程,甚至于七仓促起兵也是被诬告所逼。当时,莱阳的宋彝秉因与于七的兄弟产生个人矛盾,就向清廷告发于七谋反,形势所迫,于七不得不再次反上牙山。牙山失陷之后,于七不知所踪。为消除后患,清军曾开展大规模的搜捕活动。在此期间,诬告之风更盛。 在这些不胜枚举的诬告当中,比较典型的一则案例,当属“朱玛喇误杀某生员”一事。之所以称它为典型,是因为这个案例收录在《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当中,是康熙皇帝亲自讲述,其权威性和代表性由此可见。根据文集的记载,康熙皇帝向大学士马齐、张玉书等人传谕此事是在康熙四十二年,此时距离于七第二次反清失败(康熙元年)已经过了四十一年的时间。当年,清廷派去攻打于七的八旗将领当中,有两人叫做朱玛喇、阿哈硕色,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彼时,于七不知所踪,两人带兵搜捕。正在毫无头绪之际,忽然有一个人来到营中,主动提供了于七藏匿在他们村中的线索。朱玛喇大喜,马上派人包围这个村屯。村民虽然感到惧怕,但都说于七不在村中。朱玛喇认为村民在耍滑头,就让知县亲自进村劝说,大体意思无非是主动告发有赏,抗拒到底没命。村民们感到无法自证清白,就干脆答复说:不信的话,你们就进村搜吧。于是,朱玛喇的人马杀气腾腾地进入了村中。不过,在翻箱倒柜、掘地挖墙之后,清军也并没有发现于七的踪迹。朱玛喇很沮丧。但却没有打消疑问。此时,先前向他告发的那个人又站了出来,指认村里的一位秀才窝藏于七。朱玛喇立即命人将该秀才拿下。审了半天,自然没有什么结果。朱玛喇一怒之下,就以包庇要犯的名义,将该秀才当场斩杀。见到秀才被杀,一直在旁边冷眼观看的首告之人忽然当众大笑,让全场之人十分诧异。他随后对朱玛喇说出了真情:原来,这位秀才并没有窝藏于七,只是与他有仇,因此才向清军将领诬告之。言罢,他还不无讽刺地向朱玛喇说了这样一句话:“今既杀之,我愿毕矣。纵杀我,亦无怨。”朱玛喇恼羞至极,又将诬告之人斩杀。 在军中亲眼见证此事的阿哈硕色心中感慨万千,回京之后。不知什么时候,他把事情的过程向康熙皇帝详细汇报了一遍。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康熙皇帝固然不会因为诬告错杀一位秀才就责罚朱玛喇,但他对这件事背后体现出的人性之恶印象深刻。因此,在康熙四十二年,他才会专门叮嘱几位朝廷大臣:“凡人告讦之言,未可尽信。”其实,这个道理也是古今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