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打工人,不必羡神仙
超级猩猩的跳跳最近说,要让健身教练变成人人羡慕的“神仙”职业。
神仙职业,通常会给人一种舒适、高大上、高品质、高薪的感觉。
作为一个急需大批教练资源来夯实运营模式的品牌来说,这样讲无可厚非,尤其之前还陷入取消底薪风波的漩涡中,跳跳需要一些新的故事来提振团队和外界对他们的信心。
但这个教练“神仙说”,也引发了一些同行的微词。
“教练已经太神仙了好不好。”在练吧的行业群里,有老板感叹道。
“三个月培训就想找个月薪过万的工作,秒杀大学毕业生,还嫌不够爽?”
我们之前的调研也发现,在同等学历的条件下,健身教练其实要比同龄人的平均收入高出一大截。
仙气飘飘,反过来讲就是不接地气。
疫情影响下,今年健身行业的经营形势普遍严峻,一转眼又到了传统的秋冬淡季。
营收下滑,房租要付工资还要照发,正是老板们为生存殚精竭虑的时候,这边还有人鼓吹教练们不食人间烟火,敏感一些也可以理解。
毕竟过高的人力成本和团队的不稳定性,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顽疾。
这里还是要帮跳跳说句公道话,严格意义上来讲,她的教练神仙论,并没有强调能躺着赚钱,而是要延长教练的职业生涯,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不再吃青春饭。
但是,有哪个行业的人希望自己吃的是青春饭呢?
我甚至觉得,当超级猩猩决定在内部推行无底薪制的时候,就已经做好把感觉过于良好的教练拉下神坛的准备。
但既然已经意识到教练职业正常化的必要性,却还热衷于为这个群体加上各种光环,编织出一种美好的职业幻境,就有点让人费解了。
因为这很可能会拔高很多年轻人对教练职业的期望值,使得他们无法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一旦理想与现实落差过大就会黯然离开,造成了吃青春饭的事实。
教练们也会很委屈啊。
培训机构宣传的就是学完月薪过万,健身房招我的时候也承诺可以高收入,然后你们老板生意不好了,就开始怪我们胃口大要的多?
这几天,一个“打工人”的话题突然爆火网络。
对于这个概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一个广泛认可的讨论前提是:事实上很难再有所谓轻松的工作,打工人都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得到回报。
比如说码农,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当下,绝对算是一个紧俏的高薪职业。
与此同时,996、掉头发、猝死、格子衫、知识焦虑的标签,也紧紧地与这个群体联系在一起。
回到行业,健身教练又何尝能独善其身呢?
不管因为热爱,还是为了生存,很多人被告知只要一踏入教练的门槛,就能轻松加愉快的月薪过万,还有时间雕琢身材保持生活情趣,与同事会员谈笑风生。
但你更有可能面临的日常是,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业绩;根本没有时间锻炼,被会员放鸽子或是临时加课放朋友鸽子;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哪还有时间精力去训练和营造自己的生活,甚至同样会脱发、失眠、早衰,身体机能下降……
再喜欢的事,一旦变成职业,就不会那么轻松与美好。
那些让人讨厌的、痛苦的枯燥乏味和鸡毛蒜皮,会很快冲淡从业者对这份职业的憧憬。只有保持危机感,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经受住社会的毒打,才有资本在这行业立足。
为什么教练流失率高,为什么教练难以管理,为什么教练常常缺少职业精神。
不一定是他们不愿意好好干,而是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真相,让他们做好足够的心理建设。
从这个角度说,健身行业充斥了太多快乐教育,做了太多实际并不那么容易实现的承诺,才造成了很多健身教练自我职业认知的偏差。
教练只是360行中的普通一行,不是爽文网剧的主角,不必妖魔化,也不必过分升华。
都是打工人,不必羡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