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起义后,昔日秦灭六国的名将,为何只有章邯一人出手?
引言:
公元前209年,胡亥杀害太子扶苏登上皇位成为秦二世皇帝,在登基之后重用赵高等奸佞之臣,导致国力衰退,民不聊生。眼见秦王朝日渐衰败,原本被秦始皇征服的旧六国贵族开始蠢蠢欲动,希望借此机会再度翻身复国。
公元前208年,以陈胜、吴广为首的起义军就将烽火蔓延到了全国各郡县,其中旧楚国的名将项梁带着自己的侄子项羽和8000余江东子弟渡江北上,一路高歌猛进。后来项羽大军在巨鹿耽误了点时间,这让刘邦有了机会得以一路攻入咸阳城,逼迫子婴投降,至此秦王朝彻底覆灭。这个时候就有朋友要问了:陈胜、吴广起义后,当年跟着秦始皇横扫六国的大将们,为何只有章邯一人出手,难道其他人就无动于衷,眼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吗?
一、王翦父子成谜
我们先来看一下当初秦始皇灭亡六国的时候,都有哪些名将诞生。主要的两位将领是王翦父子,协同他们战斗的还有蒙氏家族父子,桓齮(yǐ)、李信、内史腾以及后来的章邯。由于秦始皇不像后世的刘邦、朱元璋那样对功臣处处防备或者直接痛下杀手,所以这些名将只要能从战场上走下来的就一定能安全地活着。先看看王翦父子,可以说整个秦灭六国都是在父子二人的带动下进行的。
王翦主导和参与了灭亡赵国、燕国、楚国的战争,还消灭了百越势力,可以说是秦军将领中功绩最大的。在秦统一后他被拜为了太师和册封武城侯,他的儿子王贲(bēn)参与了灭亡魏国、赵国、燕国、齐国的战争,后被封为通武侯,由于王氏一族的功劳太盛,此后王翦选择了急流勇退。
王翦没有参加后来的秦王朝建设,也没有再出现在战场的第一线,关于其后的经历我们也不得而知。至于王贲,他比父亲王翦在历史上消失的时间要晚一些。根据史料的记载,他还陪着秦始皇嬴政进行过东巡之旅,还跟着王绾(wǎn)、李斯等人在海上对秦始皇的一生进行过歌功颂德。
但是在这些事情之后,关于他的记载也没有了,很大可能性是和父亲王翦一样荣归故里,不再直接参与朝政了。到了秦二世时期,天下大乱,王氏一族中就只有王贲的儿子王离站出来及时救驾,这说明此时王翦和王贲都有可能不在人世了。王离显然不具备自己父亲和爷爷这样过硬的军事能力,如果王翦或者王贲还活着,朝廷也不会让他来接替大将军蒙恬的位置。
二、优秀将领早不在
蒙恬向来被后世尊崇,不过在秦始皇死后,由于赵高和李斯的串通,导致他被草草了结了性命。蒙恬倒台后,蒙毅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最终被囚禁后杀害。桓齮去世得就早了,在公元前229年攻打赵国的时候就被名将李牧击杀了,因此肯定没有办法挽救秦朝了。内史腾是秦始皇时期灭亡韩国的主要功臣,之后被安排到了南郡担任官职,也为后来秦国南下灭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国被灭之后,内史腾负责管理国都咸阳附近的事务,在官员之中的地位比较高。后来他就在这个岗位上终老,没有活到秦朝灭亡的那一刻。李信虽然在很多影视剧中的戏份不少,但是从史料记载来看,相关的还真不多。灭六国之后他倒是出现在了南下平定百越的队伍中,不过之后何去何从也不得而知。
其实他的结局无非就是三种,第一种是老死或者病死了,第二种是被赐死,最后一种是战死沙场。不过李信的后代活得还不错,从这一点证明李信的结局是第一种或者第三种的可能性比较大。至于这些昔日的秦国猛将,最终活到秦末的还就是章邯了,他也是唯一致力于挽救秦朝且参加过灭亡六国战争的将领。
三、名将的最后归宿
章邯是秦朝后期朝廷十分倚重的一位大将,他对秦朝也算是鞠躬尽瘁。面对庞大的起义军,章邯主动出击,带领秦军击败了陈胜、吴广义军,这个时候势力还算是强劲的,面对义军也是压倒性的。不过遇到项羽的时候就有些被动了,甚至在巨鹿之战中直接选择了投降。
章邯在跟随项羽入关之后,被分配到了关中地区。想当年的一代名将,最后选择了臣服项羽,多少也是有点令人唏嘘。其实章邯的结局同样不是很好,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中他退守废丘,于公元前205年城破被杀,结束了其颇有争议的一生。
结语:
秦始皇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开创了第一个封建王朝,也做了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这些都是开天辟地的事情。但是随着秦始皇的去世,他带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还带走了昔日麾下的一批名将,更带走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庞大帝国。这些爱将的纷纷离世,导致了帝国在儿子胡亥手中日渐衰落之时,竟然只有章邯一位大将,想必这也是秦始皇生前没有想到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