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8月19日,日军向203高地的进攻拉开了旅顺攻坚战的序幕。面对一轮紧接着一轮日军敢死队的进攻,俄军凭借多年修筑的防御工事,寸步不让,居高临下,顽强抵抗,致使日军攻势留下的仅是伤亡,而没有进展。俄军的工事异常坚固,日军的炮弹仅伤及表面,而无法将它摧毁。而合理的工事群体结构则使俄军的火力,特别是机枪的火力得以构成一片密集的火力网,日军难以逾越这道钢铁弹幕。为了减少伤亡,日军旋即改为夜间进攻,但仍收效甚微,伤亡数继续直线上升,连乃木希典的两个儿子都阵亡在阵地前。战斗的惨烈丝毫没有动摇乃木希典的斗志,他声称:被包围的俄军死一个少一个,而日军要补充多少都可以。激战到23日晚,已经打红了眼的乃木希典决定孤注一掷,趁夜色发动大规模强攻,并动用了他所标榜的“肉弹”战术,从正面攻击,于是,最激烈的进攻开始了。一位生还的俄军士兵在日记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一个由活人构成的山崩向我们滚滚而来,从谷地和沟壑中都有日本人冲出来。步枪和机枪纷纷发射,探照灯上上下下,使日本兵睁不开眼。他们前进,扑倒,跳起来又向前奔,然后再倒下去。”俄军工事前铺满了倒卧在地的受伤和阵亡的日军官兵,在枪炮声和爆炸声中,夹杂着凄惨的伤员哀号。而日军的进攻浪潮依然汹涌澎湃。日军的后继部队踏着同伴的躯体冲锋陷阵。激战持续到24 日,日军伤亡枕籍,但仅占领了前沿阵地上的两个小堡垒,203高地依然在俄军手中。在这近一周的进攻中,日军伤亡数达到2.79万,约占第三军总兵力的1/3,而俄军的伤亡也达3500多人。在203高地前,堆满了日军的尸体和濒临死亡的官兵,这严重地影响到日军的士气。这样的局面迫使乃木希典不得不放弃对203高地的强攻,转而改为加强对旅顺的围困,等待兵力与装备补充后再作攻击。在203高地前沿,日军在炮火的掩护下,采用开凿地道的办法来接近俄军阵地,然后实行爆破。这些地道的只距俄军阵地不到50米。但俄军对此早有察觉,他们或开炮或抛掷炸药包以阻拦日军,同时也效仿日军,同样用开凿地道的办法来接近日军阵地,破坏日军的工事。激战多日,双方僵持在203高地前沿阵地。日军只是占领了前沿上几个无关紧要的地段,但却又付出了6000人阵亡的代价。经过1个多月的相持,10月30日,日军再度动用重炮进行强攻,尽管炮击使俄军工事损坏严重,但俄军仍牢牢掌握着203高地。11月26日夜,5万日军发动了第三次强攻,主攻目标仍是203高地,充当先锋的是3000多名身上斜挎两条白色布带的敢死队。在敢死队出征前,乃木希典亲自为他们送行,鼓励他们为天皇捐躯。敢死队趁着夜色,以密集的队形,秘密接近俄军阵地,企图出奇制胜地突破俄军前沿阵地。然而,俄军早已发现了日军的动向。在敢死队接近前沿时,俄军突然打开探照灯,以凶狠的火力迎击敌人。敢死队虽然个个英勇,但已无法再向前推进,接二连三地被打倒。乃木希典又连续组织了几次进攻,但都被打退。203高地上筑有一个巨型堡垒和两个棱堡,堡垒四周布满带有利刺的铁丝网。该高地与附近山丘的空隙中也精心筑有几道工事。203高地附近的山丘上也筑有坚固的堡垒群和防御日军进攻的堑壕线。俄军凭借着有利的地形和牢固的工事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有效地阻击了日军的推进。27日晚,日军集中全部力量进攻203高地。当时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漫山遍野的日本兵向山顶扑去,一轮紧接一轮,没有间隙,双方都已分不清冲击波的批次。山坡上,尽是倒在大炮、机枪、步枪和手榴弹的火力下的日本兵,数以万计,而更多的人则踏着尸体和伤兵不停歇地冲锋,到处都是血肉横飞,伏尸累累。乃木希典命令炮兵连续不断地炮击俄军工事,甚至不惜伤及正在接近敌人工事的日本兵。《旅顺》一书的作者巴尔特里特是这样描述此时的203高地的:“自从法军攻击波罗底诺大要塞之后,还可能不曾再看见过这样多的死尸,堆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之内。日本人的死尸十分难看,因为他们的皮肤变成了绿色,显出一种极不自然的样子。没有一具死尸是完整的,在炮弹弹片和破碎枪刀的堆积中,到处夹着零碎的肢体和骷髅。” 经过9天的殊死血战,12月5日下午1时30分左右,日军的一个连终于登上了203高地的俄军巨型堡垒。这时,他们发现,在堡垒里,只有一个俄国人还是活着的。接着,日军在203高地上的其他俄军工事里,与俄军士兵展开了白刃战,人们用刺刀、枪托、石头,甚至是牙齿和双手进行撕打。直到5时左右,日军才占领了203高地。在这一次强攻中,又有1.1万日军官兵阵亡。乃木希典在得意之余也作诗感叹道:“愧我何颜看父老,凯歌今日几人还。”他随即将203高地改名为与203谐音的“尔灵山”,借以祭奠战死在这里的日本将士。
中苏友谊纪念塔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旅顺博物馆前的广场中心。纪念塔始建于1955年2月23日,1957年2月14日落成。奠基碑文为周恩来题写。
中苏友谊纪念塔,朝南百余米,是关东厅博物馆旧址即现今的旅顺博物馆,国六;往北差不多距离,则是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国七。两百米直线范围内,三处国保。塔用汉白玉、大理石和花岗石建造,高22.2米。塔基呈四方形。两层花岗岩塔基四面皆可拾级而上。周围有雪花石栏杆环绕,栏头分别雕有盛开的牡丹和翱翔和平鸽。塔基中间是十二角形的雪花石塔身,塔身基部是四块浮雕,分别是北京天安门和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友谊农场康拜因在收割、旅顺港口和苏军胜利塔、鞍钢高炉等。在四块浮雕上面,围绕十二角形塔身,雕有中苏两国人民群像。塔之顶端是雪花石雕刻的莲花、嵌有红色的中苏友谊徽和展翅飞翔的和平鸽。
白玉山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城区中央,海拔165米。原名“西官山”,清光绪六年(1880年),李鸿章陪同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视察旅顺口时说,既有黄金,当有白玉。从此西官山更名“白玉山”(也有传说是因早年山石洁白似玉而得名)。登上白玉山顶,旅顺口军港及市区风光尽收眼底,是观赏旅顺城市全貌和旅顺军港的最佳地点。
日俄战争之后,日 本帝国主义美化战争,为了祭奠为“天皇陛下”效忠战死的日军亡灵而建立起的这座塔,由军国主义分子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和陆军大将乃木希典兴建的。塔高六十六点八米,273台阶,内设二十四层转扶梯,系美国为之特制。塔基的石料来之于日本本岛山口目德山冲发岛所产的花岗岩。塔身以钢筋混土构成,塔的顶北面有制铭文,铭文以中文书定,文中记述了日俄战争旅顺要塞争夺战的过程,白玉山塔,就是日本侵者侵华的罪证,日军不仅在日本国内征集了千余名工匠,还用刺刀、皮皮鞭强迫两万多名中国劳工为其效力,1907年6月动工,1900年11月告竣,时间,整花了两年半之久!建国后改称“白玉山塔”。
1945年8月22日,苏联红军解放旅顺。从此,被日本统治长达40余年之久的旅顺人民获得解放。1949年2月14日,中共旅顺市委为纪念苏军解放旅顺,决定在白玉山东侧的文化广场(今友谊公园)建立旅顺解放纪念塔。塔高11.9米,占地面积207平方米,塔基与塔身都是由花岗岩堆砌而成。正方形的塔基前用中苏两国文字刻着"感谢从日本帝国主义奴役下解放旅顺的苏军"。塔基上部,雕刻着苏联国旗和旅大地区地形图,标明旅顺口。塔身顶端是一个石刻的五星。1949年5月17日破土动工,9月8日建成。
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日军在黄源偷袭清政府从旅顺港到丹东的运兵船后,又兵分两路侵入我国东北。有一路在庄河花园口登陆后侵占金州、大连湾。11月21日,日本第二军开始向旅顺进犯,驻守军临阵脱逃,只有爱国将领徐帮道等人率领士兵在土城子等地展开了英勇顽强的阻击战,曾两次赶走侵略者。之后,日军集中百门大炮轰击旅顺口,徐邦道领士兵奋战在东鸡冠山下白玉山麓,终因寡不敌众而惨败。日本侵略军闯进旅顺在旅顺城区进行了四天三夜的疯狂屠杀!上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婴儿均遭杀害。家家遭殃,血肉遍地,条条街巷血流成河。秀丽的旅顺变成血染的人间地狱。2万名无辜同胞惨死在日本帝国主义屠刀之下,幸存者只有36人(扛尸队人员)。
1895年2月,当地居民将死难同胞尸体分三处集中火化,骨灰丛葬于白玉山东麓。
日军为掩世人耳目,曾经在墓前立一木牌,上写“清军将士阵亡之墓”。1896年11月,清政府委派直隶候补道员顾元勋接收旅顺,由他出面主持建立了甲午战争遇难同胞墓,并亲书“万忠墓”刻在一块石碑上。那时正是旅顺同胞遇难两周年之际,故在万忠墓前建享殿三间,殿堂匾额包以铁板皮,书“万忠墓”三字。自此以后,官民年年祭祀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