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企跳到内资:救世主、螺丝钉与生力军之间的纠葛

 专栏作者/长老姓唐

专注医药销售。

相信很多在外企浸润多年的小伙伴们,初跳槽到内资医药企业时,是抱着“救世主”的心态的。而又有一些在看似“象牙塔”中的人,觉得去内资企业是在“自废武功”。但内资的小伙伴们却又是另一个视角:“请开始你的表演,看看这次这位能唱多久。”

01

为什么会是这样
这是涉及到价值观层面的冲突。而这场冲突的表象则常常体现在对自身商业模式的自信心上。而实际情况是,得益于长时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的高速增长,外企和内企都建立了自己的“企业自信”,也都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并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文化代沟。而那些试图跨越这个代沟的人,则是将自己置于这种冲突的中心。
而由于在外企工作的很多人普遍能说能写,所以有了这样一种舆论氛围——外企才是“天选之子”,内资企业要“外企化”才能继续获得生存的机会。殊不知当年外企很多操作手法也是十分“内企化”,然后才成功的走到了今天。
但实际上这场竞赛,不是百米赛,也不是四百米赛,而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如果假设未来的一天,中国会重新引领世界,那么今日中国市场的胜负,则是国际奥运会前的一场预演。而仅从当下的数字来看,中国贡献了世界经济体30%以上的增长数额,所以得中国市场者是在赢得明天。因为毕竟投资人看财报的多,营收和净利润增长比通常是最有说服力的。
所以就当下而言,恰如我们还处于高中一年级的阶段,在月考中可能有所领先,但不意味着高考能取得好的名次。更何况月考出题人和高考出题人还大概率不一样。而那些所谓的“企业文化自信”,如果回归到财报数字,再品品有没有“企业财务自信”吧。毕竟,没有钱的自信,从现实主义角度,其实一定程度上是把自己变成了“孔乙己”——虽然这句话有点刻薄。

02

 同样“幸存”,却不一样的“内心戏” 
讲到这里,是时候抛出另一个长时间沉默的事实了——内资企业中的“幸存者”,也与外资企业中“幸存者”一样,有着自己的企业文化自信。遗憾的是,有的时候他们的自信被粗暴地贴上了“土包子”或者“过时”的标签,而不被局外人理解其强大的内生动力。很多内企和外企所赖以生存的客户群和产品类型是不一致的,内企基本盘大多在县级市场,外企基本盘大多在大型三级医院市场。所以用外企市场医学驱动的模式去啃县级市场,是非常吃力的。而若用县级市场的模式去拓展三级医院市场,又会出现诸多困难。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能够发现一些问题了:很多外企在拓展县域市场时,通常会模仿内企的做法。而很多内企在拓展三级医院市场时,也会向外企运营模式靠近。
因此从外企进入内企时,内心戏可以有,但不用太多。县域市场的经营之道,我们不懂,也基本上没做过,应当慎重评论,所以我们谈不上是“救世主”。如果该司战略意图明显,意在建立三级医院市场团队及深耕三级医院市场,则意在招聘一批熟手做“生力军”。而之于个人而言,在进入一家企业之初,要先成为“螺丝钉”,再可能成为“生力军”。

03

为何要先成为“螺丝钉”
任何一家企业,尤其是能够存活五年以上的企业,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相对成熟的价值观——无论其是否归纳总结出来。这就意味着,这些企业在吸纳新鲜血液进入时,首先考虑的是来的人要服从,即遵守组织现有的价值体系,否则自己极容易陷入邯郸学步、最终不知如何走路的困境。
也就是说,在发生价值导向和管理规范的冲突时,首先要理解企业主体的思维逻辑,而把自己既往的经验及认知放到次要的角度,才有可能在初期的企业文化价值冲突中得到解决的方法。
而作为外来进入者,我们在进入一个价值体系有差异的组织时,若要减少事务冲突与自己内心的不适,可以暂时不考虑价值观而仅聚焦于事务,先做好事再谈其他的,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而在基本理解新组织所思所想之后,再尝试用他们的思维模式去说服他们。这样的话,自己不至于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因为本质上讲,这个组织也是倾向于变化,然后才会接纳新的思想和人员进入。而我们要想成为“生力军”,要找到少的对立面、多的支持面时,才可能去践行成功。
所以若回到“跳槽”的角度,有的人一直跳,却跳不出那个圈子,那就更需要祈祷其所信奉的商业模式能够最终成功。而对于个人而言,尝试去适应风格迥异的组织文化,或许也是对受雇能力新的提升。每个人选择不同,当历史尚未发生时,没有终局就没有答案。

04

 最后的建议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更何况现在还没出现胜利者。
坚持相互学习,直到我们都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个样子时,或许成功也就随之而来。
好了,最近所谈“真话”或称之为“有争议的话”有点多,欢迎诸君留言吐槽。而或是更常见的状态,因过于敏感而少有转发。
文章声明: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