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懂懂日记原文

2020-02-11

原创 懂懂赞赏 懂懂日记

吃过晚饭。

有点撑,最近又胖了一圈。

出去溜达一圈。

最近,各个小区都实施了封闭式管理,进出必须要有出入证,办出入证的前提需要单位给开证明。

我们小区还好,比较人性化。

我说出去转转,保安就放行了,只是叮嘱了一句,别去人多的地方,注意戴好口罩,我表示感谢,出门了。

门前这条马路,很是奇葩。

中间是河,两边是路。

河是人造河。

两边的路都是单行线,当初的设想可能很完美,中间有水,有绿化,两边都是社区,多么浪漫。

可是,低估了高峰期的车流量。

动不动堵车。

关键是有些老头老太不懂什么单行双行的,天天逆行,别说老头老太了,我媳妇都天天逆行。

逆行200米就出去了,不逆行需要转一圈。

有时我在想,其实车祸也是优胜劣汰,但是一想,不行,我家婆姨也在被优化之列,还是请手下留情吧。

要是我来设计,我就把中间的河、绿化带全部取消,改为马路。

格外的畅通。

是谁设计的这么娘?

对!

是女人设计的,还是来自大上海,她觉得既然周围要建高档社区,那就应该来点浪漫元素,有水,有桥,有喷泉,有瀑布,有地上流水,有地下暗河……

如今,那河别提有多臭了,之前我在对面沿街有套房子,一开窗户,就是那种屎臭味。

这种大上海式的设计,不适合我们。

我们?

就来点实际的,就是路。

别的?

什么都不要。

这姑娘还设计了一个更奇葩的方案,给我们镇起名郁金香小镇,我们村那条路叫郁金香大道,两边的沿街不漂亮啊,咋弄?

给设计上帽子,就是欧洲的那种尖尖的塔,挨着沿街商铺给戴上。

如今,偶尔回家,都有错觉。

哇,我家在荷兰啊?!

缺个风车。

我还没说完,在我们家南岭上搞了一个巨大的风车,旁边还建了个教堂,也是尖尖的塔,我觉得这太丑了,瘦高个,给我科普了一下,叫什么哥特式风格。

如今,好久没人维护了。

风吹日晒。

帽子有点褪色……

是不是这姑娘不落地?

也不是。

她只是满足客户的设计需求而已,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到了她这个水平的设计师,是有个基本能力的,那就是设计要以需求出发,给农民的就是农民风,给艺术家的就是艺术风,上海是上海的风格,县城是县城的风格。

这点基本的职业素养,她是有的。

设计者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你的作品超出不了客户的审美!

姑娘,宁波人在上海,人高马大的,不像浙江人,倒像东北姑娘,学服装设计的,还去法国留过学,LISAA设计学院,至于是全日的还是半日的还是函授的,咱不知道,反正还会说那么一两句法语,HOW ARE YOU?FINE,THANKYOU!

初来山东。

很想体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都说山东的酒文化厉害,能厉害到什么程度?

能有我们做设计的能喝吗?我们去夜店可是人均一瓶威士忌的……

来吧,姑娘!

山东欢迎你!

倒酒时问,喝白的喝啤的?

来点白的吧,感受一下!

她高估了山东人的内心,山东人表面上是很有爱的,内心深处则不同,特别是酒桌上,那是满满的恶,以把别人放倒为乐。

姑娘刚开始还很兴奋,想体验一下,看看山东人到底能喝到什么程度?

山东人所有的聪明,都在劝酒里。

甚至以自残的方式来劝,您是女士,远来的贵宾,这样,我干了,您喝三分之一。

姑娘终究是姑娘,经受不起这种话剧式群体催眠,喝大了,还没回到宾馆就开始迷糊,在宾馆下面吐了半天,到了宾馆又抱着马桶吐了半天。

次日依然迷糊,去打的吊瓶。

想想我都觉得特别内疚,心想,她若是死了呢?

在座的每个人,都是凶手!

我遇到最危险的一次,之前也写过,一个很健壮的男人,特种兵出身,大高个,标准身材,正当年,一开喝,他就很兴奋,也是想体验一下山东的热情,山东人的这种自残精神不得了,就是我不行了马上有人顶上,别说什么内蒙新疆的,你再能喝也把你放倒,人海战术,懂不?

这哥们觉得自己有点量,还有就是急于表现,想挨着敬一圈,白酒一两的小杯几乎就是一口一个,咱也没往多处想,想北方来的大汉,肯定比咱山东能喝。

席间,他去了趟洗手间,就再也没出来。

还是饭店老板发现的,我们一群人,手忙脚乱,送医院抢救了。

别的不记得了,只记得打的那两针6千多块钱,比喝酒贵,好在次日就满血复活了,应该就是休克了,当时我们一群人抬着他,整个人很软,还有心跳,就是仿佛睡着了。

还有一次,是一个高材生,名校在读,他来找我玩,其实他不会喝酒,但是在给他倒酒时他也没拒绝,我们说怎么喝他也跟着怎么喝,我去洗手间的时候看到他吐的那样特别心疼。

从那以后,我就尽量的不让人喝酒。

关键是我也不喜欢喝酒。

而且呢,最关键的一点,大家见我的时候,总想表示一下心情,一表示就喝多了,一喝多了呢,就容易有两个结果。

要么,我窥探到了他的内心。

要么,他窥探到了我的内心。

为此我写过一个专题,就是这种醉与清醒之间的模糊地带,人是很容易露出一些真相,可能是见不得人的,平时藏在内心的小秘密,我记的特别深刻的是某大学的一个学生会ZX,女的,很干练的女生,有着管理天赋,喝酒也很豪爽,喝多了我送她回去,她揽着我胳膊说,爸爸,我没喝多。

我趁机问了一个问题,就是XX还行不?

她说,不行了,软了。

XX是我们共同的朋友,她在XX那边干过助理,XX是一个有社会身份的人,可以理解为半知名画家。

她这种秘密还算小的,还有很反差的秘密,就是颠覆你想象力的,这种我也无意窥探到了不少,我年轻的时候也挺能喝的,见过喝多了在茶几上跳舞的,还有吟诗作画的,还有倾诉家庭故事的,窥探多了以后,我觉得人心是不能直视的,当然也不难理解,真把我们内心深处对朋友的评价展现出来,人是没有朋友的。

我经常跟女生讲,在山东,不要轻易喝酒。

你坚持不喝,没人劝得了你。

别给谁所谓的面子,谁的面子都不值钱……

酒,不是不能喝。

而是要跟好朋友喝,就是那个不会以灌醉你为终极目标的朋友,而平时酒桌上来个女的呢?灌进对方的酒仿佛不是酒,而是自己酿的,很有成就感。

这些,不在山东感受不到!

出了小区,沿着马路溜达,一路上,写着“转让”的店面越来越多,都在问什么时候这些店面可以开业,可能很多再也开业不了了。

也是好事。

原本,还想硬撑一下的,这次彻底断了念想。

等于被迫止损。

每到一个十字路口,都有人在点蜡烛,这是一种风俗,过去在农村,今天是要统一去祖坟上点蜡烛的,家家户户门口、十字路口也会点蜡烛,专业术语叫送灯。

这一天,村里有钱人还会放礼花。

如今,送灯的多是老头老太,不仅仅点上蜡烛,还会烧香烧纸磕头,城管管也管不住,我心想,这玩意是一种信仰,是逐步消失的,到我这个年龄,就已经没有这些了,所以,别急,等他们死了,这些习惯也随之消失了。

今天,我们去澳洲,去参观那些华人社区,很高大上,跟电视上演的没区别。

那里有个博物馆。

第一代华人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厨房里是贴着灶王的!

别总是缅怀过去,记住是自然,遗忘也是自然,年味越来越淡了,双十一越来越热闹了,别觉得世风日下了,相反,是日上了。

时代车轮是朝前走的。

我一直都是这个观点,人要有现代性。

之前我就反对烧香烧纸,我爹我娘磕头最多,也没见发什么财,那些城里的亲戚,也不烧香也不拜佛,人家日子过的比咱强。

说明啥?

磕头没用!

前段时间,我爹找到了一个反对我的案例,某BOSS的老婆,天天烧香磕头,就在沂河边上,风雨无阻,下雨天都去烧。

这人有精神病。

这不是我说的,她老公说的!

十字路口有个卖水果的摊,我打电话问媳妇,要不要买点水果?

说是需要买点砂糖橘。

老板问我,要多少?

我问,多少钱一斤?

他说,4块5.

我说,给我装20块钱的吧。

在我等待的过程中,一个大高个女生过来了,看样子应该是个大学生,问老板有没有烟?

老板说,没有。

她说,到处都关门了。

我问,谁抽?

她有些不好意思,说自己打游戏的时候喜欢抽两根。

我说,我有盒。

她说,我买你的。

我说,送你了。

她说,那不行。

我包里这两盒烟放了很久了,还是给大壮拉亲的时候拿的,当时是从宾馆发嫁,我我怕酒店保安不帮忙指挥,带了两盒烟,最终也没用上。

不是什么好烟,就是泰山,也就是20块钱一盒。

我送了姑娘一盒。

姑娘走的时候说,谢谢叔叔。

我心想,妈的,早知道我就不送你了,我是小哥哥好吧?

往回走。

又路过桥头,发现桥头上一排蜡烛,有接近20根。

我拍了张照片,发了条微博。

下面N多人跟着点蜡烛,还说了一些神神叨叨的话……

我心想,在网络世界上,每个人都被自己所认知的东西束缚并称之为真实,他们以为我们县城人的觉悟很高,在悼念什么。

想多了。

只是风俗而已,没有任何多余的意思。

我又想起姑娘喊我叔叔,其实喊叔叔是没有错的,我今年37周岁了,我侄女侄子也都是这个年龄,有的都已经结婚了,只是我有些惋惜,人生最好的青春我咋已经度过了?仿佛一事无成?我的青春去哪了?

这么一想,有那么一丝难过。

我竟然,老了!

在洗浴中心的拐角处,一个女人喊了一嗓子。

不是喊我。

使我想起了那声清脆的“师兄”,当时师妹就是在这个位置喊的我,我戴着头盔,骑着车子,她竟然认出了我,弄的我还很尴尬,当时她是刚从洗浴中心出来,还提着一篮子洗漱用品。

师妹,现在过的怎么样?

我上次联系她还是一年前,只知道她谈了个恋爱,男人不正干,喜欢赌博,刷了她的信用卡,并且让她担保贷了款。

年龄大了也有好处,就是不愿意管别人的事了,现在偶尔有人求助我或找我学习之类的,我都装没看见,不想给自己做加法了,替别人操心是非常累的。

只是偶尔想起来,有些心疼。

别的,没了。

最初,我就提醒过师妹,不要跟没有工作的男人交往,找对象就简单一点,要么公务员,要么教师,因为你本身就是这个条件,不要乱找。

可是,她从小到大,太乖了。

到了大学,父母都不允许她谈恋爱,她没有恋爱常识,不懂男人,不懂拒绝,谁对她好都能拿下她,这个男人就是标准的中央空调,绝对暖男。

别看这个男人一分钱没有,消费那可是很前卫的,带她去青岛吃海鲜,还住高档酒店,有次她跟我讲,她愿意跟他在一起是因为可以免费住酒店,之前从来没住过酒店……

男人坑了她12万。

其中8万是贷款+信用卡。

当时跟我讲的时候,我劝她的就是及时止损,你不能相信这个男人了,跟他断了,同时呢,你跟家人商量,抓紧把钱还上,别继续拖延了,否则会把饭碗砸了。

她不。

想自己扛。

觉得父母太不容易了,供自己读了大学,若是再帮自己还这个孽债,太不应该了,她曾经想过去干女公关,但是我知道她不合适,她算不上漂亮。

因为,突然想起了她。

我就打了个电话给她。

她说,师兄,我不在那边工作了。

我问,咋了?

她说,一些不好的事情传到了学校,我主动辞职了。

我问,你卖身被抓了?

她说,不是,我去干过那些,其实我知道,男人很现实,免费的有人要,收费的没人要。

我问,现在还有多少外债?

她说,没有了,我哥和我爸帮我还上了。

我问,你现在住哪?

她说,我不在学校住了,在外面租房子。

我问,你有收入不?

她说,跟着你学写作,三年赚了200元,年后我想去找个辅导班当老师。

我问,男人断了吗?

她说,偶尔还联系,基本分了,他也很负疚,他不赌的时候,特别好,但是一看到那样的场合,就管不住自己了,他也在找工作,想以后还我钱。

我说,离的远远的。

我听了特别难过,挂了电话后,我给转了1000元,希望能帮解决几天的生活费,别的我也帮不了太多。

她只说很感动,但是没要,然后把电话打了过来:师兄,你是不是要拉黑我了?你不能拉黑我,我就指望看你朋友圈打打精神了。

我说,不拉黑!

我在想,她是因为什么导致的这些?

说白了,就是家庭环境。

从小不允许恋爱,父母一直都是堵,到了年龄呢?又一直催,而自身条件又一般,很朴素很普通的女生,在自己系统里找不到,她就想在征婚网站上找,无数鱼钩在等着她。

这个结局还算好的,只是砸了饭碗。

若是负上五六十万呢?

这一辈子翻不了身了,甚至只能以死了结,《今日说法》上不是有一个嘛,一个人男扮女装,没通过电话,没见过面,把一个男的骗的倾家荡产,贷款六十多万,最终投河自尽了……

不懂男人,不懂爱情,最终只能由社会青年来给上一课,她没钱挺好的,她要是有了钱,她能帮这个男人还上,这是她生命中第一个男人,第一个进入她身体的,第一个进入她灵魂的,所以我们对他们的关系是一种认识,她自己是另外一种认识,你压根不知道他对她催眠有多深,也就是他不贩毒,他要是贩毒,她能去给送货。

说的表面一点,就是成长环境决定的。

说的底层一点,就是基因性格决定的。

到底有没有血统论?

年龄越大,越信血统论。

小孩子真的是一张白纸吗?

不是!

之前我在上海工作时,认识了一位野鸡心理学老师,就是他的很多理论是很偏激的,但是信徒很多,关于孩子教育他有个观点,哪所学校轻松上哪所,孩子想学什么培养什么,甚至不上学都行,他的观点是什么?

一切都在基因里。

他是王侯将相,没读过书,依然会是。

他是草包孬种,读再多书,依然还是。

为什么他的歪理这么多人信呢?

因为,他有案例支撑,例如他对孤儿院被领养走的孩子做数据跟踪,用数据说明一点,孤儿院的孩子是不值得领养的,哪怕一出生你就领养了,一直都当亲生的去养,这个孩子依然会按照原有的基因性格去发育,你们两口子可能都是慢脾气,这个孩子可能是急脾气,别的小朋友打架可能用拳头,他可能已经用花瓶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的观点是,这些小朋友性格很差,是因为他们有性格很差做事不负责任的父母通过基因遗传给了他们很差的性格。即使从小精心养育,他们的性格仍然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野鸡老师很多理论是很有意思的,都是反常规。

例如我们一般都说,祝祖国繁荣昌盛。

他不。

他要求反过来喊:请祝福我们自己繁荣富强。

理由是什么?

丰盛与繁荣,是我们能想到的一个人最美好最有力量的样子,当一个社会生命体里,引领者、追随者主动创造自身的丰盛与繁荣,这样的社会生命体多么强健。

还有很多,例如这个时代缺不缺英雄?

不缺!

从历史上就不缺。

但是,我们能记住英雄吗?

记不住!

什么样的英雄我们才能记住?

悲壮式的!

例如,岳飞、文天祥、袁崇焕,这些人在历史上的功劳不一定很大,但是得到老百姓的爱戴最多,就因为他们结局是悲的。

悲剧式的英雄的成名,具有两大特点:偶然性、文学性。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故事最多?

你看网络游戏就知道了,多是三国题材的。

原因很简单。

有文学家,写了他们。

别的朝代也许更精彩,没人写,没人写仿佛历史就从来没上演过,所以,我们崇拜的英雄是怎么来的?

文学家给我们的。

金庸也是这方面的高手,金庸塑造悲剧式的人物怎么塑造?

全是“大侠”,这些人必须具备几个特点:体型健硕、武功盖世、精明强干,看似粗豪内心却温柔善良,打抱不平扶危济急,是“侠义”两个字的践行者和代言人。

例如胡一刀、萧峰。

倘若让他们笑傲到最后,那么大家记不住。

因为大家只能记住悲剧式的英雄。

所以,要一一弄死!

为什么一定要弄死这些大侠,不是这些作家心狠手辣,而是不弄死他们,这些大侠就不够深入你心,一定让你从内心疼他,爱他,惋惜他,恨不得把电视机砸个稀烂,那才是成功。

不死不升华!

这是写作的技巧……

有天喝酒,小牛跟我讲,读了我一篇文章,懂懂写自己日子很窘迫,他是听的书,当时正开着车,听了以后特别心疼,急忙停车,打赏了200块钱,那时我们还不认识。

我记得那篇文章是收了3万多。

还有一个姐姐,我们从台湾飞回来的时候,坐邻座。

她说,最近的文章我都不敢看了,看了特别难过,你需要钱就跟我们讲,你别不好意思,委屈自己是不行的。

握着我的手,握了一路。

我是故意的?

不是。

是当时真的很难。

我要真的想哄大家给我钱,我不能装高富帅,而是装穷困潦倒,大家觉得懂懂这么有才咋这么穷呢?你看给孩子背的书包都破了一个洞,快给我个地址,我给孩子发个书包过去……

启动了所有人的怜悯心。

那些大作家牛在哪?

是他具有一流的催眠力,能调动你所有情绪,让你硬的时候你硬的像钢筋,让你哭的时候,你哭的像瀑布,让你笑的时候,你笑的像得了癫痫,让你疼的时候,你感觉站都站不稳,就跟芮小丹似后丁元英吐了鲜血一样,人痛苦到极致是站不稳的。

他操纵了你的一切。

回头再来说说宁波姑娘,就是那个喝的打滚的设计师,事后我们算是不错的朋友吧,偶尔我去上海还会见个面,这种姑娘适合上海,不适合下潜,俨然两个人,我们本地还有个楼盘也是她设计的,还没开盘,在深山老林里的别墅群,设计费700多万,别理解错了,不是她一个人的,是她团队的,她也不是团队老大,只是个设计师。

我一直都觉得那楼盘会砸手里,你会去深山老林里买个均价1万以上的别墅吗?离最近的县城都要1小时……

关于县城房产,我们俩也交流过。

因为,我一直都游走于这个领域,她的观点我是非常认可的,她认为县城不该学大都市,盖高楼,而是应该摊大饼,因为县城是农村到都市的过渡,大家依然还是喜欢接地气的房子,最好是带院的,最完美的设计方案就是20年前的将军楼,两层小楼带个院。

但是,一说这个方案,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哪有这么多地?

其实,县城有的是地。

可以往郊区扩,规划大社区,类似华西村,给城市画个三环线,把学校、医院往外迁,然后规划几大社区群,社区全在二环外,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在城区,县城半径才3公里,不存在交通成本问题。

不是别墅。

只是类似新农村改造的那种房子。

这是未来趋势?

是的,必然的!

现在,我们理解的城镇化就是所有人上楼,未来肯定会分类,有的是要上楼,要的是要下楼,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别墅都不伦不类吗?

因为,没有自己的风格,都是学的欧式。

但是,没有欧美的层高。

最终都成了老鼠窝,一个屋一个屋的,我买的那套光木门装了17个,真正能用到的房间不超过5个,全是垃圾,所以我现在更喜欢大平层,因为别的没得选……

小城市规划,最好的样本在哪?

内蒙古。

那些小城市,例如海拉尔、阿尔山,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那真有国外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因为,地大物博,城市统一规划,路搞的宽一点,房子搞的矮一点,特别是到了晚上,分明是欧洲小镇的感觉。

我说的这种郊区式的HOUSE,在苏南是比较常见的,例如无锡、南通,北方现在还没有这个意识,要么想上楼,要么学人家大城市想住别墅,其实MINI版的小HOUSE是最适合我们这些农二代居住的,我朋友现在做了一个类似的楼盘,在乡镇上做的,算是试点,当时我就跟朋友谈过这个观点,第一、层高一定要上去,至少3米3。第二、只做框架就好,由客户自己去分割。

不过,短时间内我不再看好地产投资了。

原因?

地产在中国一直扮演着蓄水池的功能,无论对企业对家庭都是如此,这轮疫情就算是一次经济小枯竭,必然会有很多企业、家庭启用蓄水池,会导致市场抛盘过大,价格会出现下行。

我不看好的原因,就是希望我家婆姨别折腾了!

清朝都要灭亡了,你还天天嚷着要去当太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