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168):在唐朝当兵,惨到什么程度?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68)

李世民抓的第二件大事,是军队建设。

如果说在科举制方面李渊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那么在军队建设方面,李世民拿到的不算一付好牌。

他接手的,是一个叫'府兵制’的摊子。

府兵制前面介绍过,是一种兵农合一、有点类似'民兵’的兵役制度。它最早是在北周宇文泰手上搞起来的。当时宇文泰和高欢争天下,这两人一个是北周太祖一个是北齐高祖,都属于国家创始人级别。高欢占据中原,地大人多;宇文泰占据关中,地小人少,起初天天被高欢追上门来砍。宇文泰想来想去,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走先军路线,全国上下作战争动员。方法就是全国各地到处设'军府’,大规模地征兵。凡当兵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家庭编入军籍,不再向国家交粮纳税。并且集中居住,地方政府不管了,由军府单独管理。

隋唐与北周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军府’制度就一直这么沿续下来。不过虽然都叫'府兵’,这里面变化还是满大的。

最初的'府兵’以打仗为主,没事了偶尔种种地,各项物资由国家供应(据说自己只要准备一把刀、一张弓),基本属于职业军人。最大的变化发生在隋文帝时候。当时全国统一,国家从战争状态逐步转入和平建设。杨坚这个人一贯节俭,心想:养着这么些兵不打仗,不是浪费吗?开皇十年(590年),下了道诏书:'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一是裁军,撤掉部分军府;二是取消军户,统一编为民户。虽然人还归部队管、保家卫国的任务不变,但从此和老百姓一样分田种地,也不用统一住军营,可以过上比较自由安定的生活。这样,府兵就由职业军人慢慢转变为兵农合一、半职业化的民兵。

另外还有一点诏书里没提,就是出征打仗时个人的'资粮给养’,从此国家不再提供,改为府兵自备。本来嘛,给你地种是干吗的?改革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节省经费,你想从皇上手里两头捞好处,门都没有。

李世民接手的,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府兵制’。

这种府兵制,最大的好处是省钱,最大的缺点,也是省钱。

我们现在也有义务兵,当兵头两年,叫列兵和上等兵,就属于义务服兵役。再往下叫士官,下士、中士、上士这样子,我们称之为'志愿兵’,其实就是职业军人——要上士官学校受专业培训,而且每个月开工资的。

现在义务兵光出个人就行了,吃穿住行国家全包,每个月还发千把块零花钱,叫津贴费,买买生活用品。相比起来,唐朝那时候的义务兵可就惨多了。

《新唐书·兵志》记录了一段当时部队的相关规定:'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禄(葫芦)、横刀、砺石(打火石)、大觹(xī,一种锥子)、毡帽、毡装、行藤(一种护具)皆一,麦饭九斗,米二斗,皆自备。’凡吃穿用、国防部(兵部)那帮家伙能想得到的,统统要求你自己带。粮食自己带、衣服自己带,连刀箭兵器,都要求自备。你能想像:现在要你自己买好枪和子弹,再去报名参军吗?基本上,除了马匹和重武器,其它都要求自备。

这样的义务要尽多久呢?四十年。'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几乎可以说一进部队门,终身尽义务。

有专家计算过,府兵自备资粮给养,国家省下的钱,远远超过给他减免的皇粮税收。'府兵制’,实质上是一种对老百姓更加严酷的剥削。

甘蔗没有两头甜。搞府兵国家钱是省下来了,代价是战斗力的下降。

府兵制的本质是兵农合一,种地兼顾当兵,所以才能叫人家自备干粮。但兼职军人和职业军人,无论战斗力还是战斗精神,都不可能在一个水平线上。

隋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为什么三十万部队过去三千人回来?杨坚改革府兵、战斗力下降是一个重要原因。原来习惯了东征西讨、刀头上舔血的生活,现在皇上照顾,大家在各地安家落户、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你再叫他出远门打恶仗,劲头还有那么足吗?所以杨广回来后,总结教训,'始募民为骁果’。开始搞募兵制,召聘职业军人'骁果’,就是后来那支叫李密吃了大亏、'劲卒良马多死’的禁军精锐。

以上这些,李世民都相当清楚,不少甚至还亲眼所见。这种情况下,他会走一条什么样的建军路线呢?

其实,他也没有太多的选择。原因很简单:缺钱。或者说,缺人。

隋炀帝上台时全国有户口近九百万,到李世民上台时多少呢?不到三百万。贞观末年也没超过四百万。三分之一的人要守同样大的国土,而且还面对一个强势崛起的东突厥。李世民说:我也想搞改革,但形势它不允许呀!

这样,就只好叫老百姓再吃点苦,继续背着干粮来当兵了。

李世民这届中央班子,最突出的优点是勤政高效。同样的事到他们手里,办出来的效果一般都是不错的。李渊在关中搞了'十二军府’,到李世民手上,开始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大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