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质量的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学校普遍只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缺少对教研方法、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致使校本教研质量不高、效果欠佳。针对这些情况,河北省涉县遵循“教研活动课题化”的思路,尝试将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移植到校本教研活动中,创新实施“五化”举措,有效提升了校本教研的质量,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内容主题化。参与校本教研时会发现,多数学校学期教研活动各周之间的内容是相互独立的,研究方向不集中,缺少一条主线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教研成果形不成体系,教研效果不能达到最佳。基于这种情况,县教研室充分发挥在教研方面的资源优势和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每学年初根据当前教研教改方向和区域教学现状确定县级教研大主题,然后各区片根据大主题要求确定区片教研主题,校级平台再根据区片主题确定学校教研主题,使全县各级教研活动都能围绕同一条主线(主题)开展,特别是要求基层学校在制定教研周安排时,必须体现主题引领这一理念,每周研究的具体内容可以不同,但必须聚焦本学期的研究主题,让这一主题贯穿学期教研的始终。
问题校本化。问题是教研的根基,确定好研究问题是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关键。然而,现实中学校选择的教研问题范围宽泛、针对性不强。为此我们加强了教研问题的选定环节,要求做到“一遵循,三符合”。“一遵循”,即要求课题选择时必须遵循教师个体收集、集体论证的过程,确保问题质量和研究价值。“三符合”,一是所选问题必须符合学校实际,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二是所选问题必须符合当前教改大方向,是当前教改中的热点问题;三是所选问题必须符合学校教师研究水平和现状,大小适中,便于研究和实施。
形式特色化。不少基层学校的教研形式单一,基本上以传统的听评课为主,尽管有的学校采取了多种教研形式,但缺乏具有学校特色的核心操作方式作为校本教研的依托。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以“教研形式多样化、具体实施个性化”为指导,根据县域教学实际,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3+X+2”教研形式,引领各校开展校本教研。“3”是指三种基本教研形式,具体包括课例式教研、问题式教研和综合式教研;“X”指除三种基本形式外的其他形式教研,常用的有一课一研、名课研析、沙龙、闲聊式教研等;“2”是指在教研实施途径上引入网络教研,实现线下线上两种教研形式互补的新样态。“3+X+2”教研形式旨在给学校教研提供一种引领和依托,各校可以根据校本实际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研形式。
研究理论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平时教研中教师多数能做到有话可说、侃侃而谈,但细细品味不难发现,多数教师的发言还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以经验性观点为主,上升不到理论高度。为切实提升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我们提出教师在教研时的讨论发言要做到“两个能够”: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举出具体的课例或案例支持自己的观点,能够结合课标和新课改理念找出相关教学理念支持自己的观点,避免就事论事,以此促使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与之相适应,县教研室推出教研预研制度,即每次教研都要提前一周布置教研任务,让教师提前明确教研内容,提前熟悉教材,查阅资料,寻找教研支撑,为提高教师教研的理论高度、实现研究理论化提供了条件。
时间固定化。在基层学校教研中,由于课程表编制和教研时间安排缺乏统筹兼顾,存在两张皮现象,致使教研时间与教师上课时间相冲突,教师有课上课,无课则参加教研,教研随意性太强,教研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加强了顶层设计,从县级层面对教研时间和课程表设置做好统筹规划:要求全县统一教研活动时间,对什么时间进行什么学科教研作了统一规定,要求县级、区片、学校三级平台的教研活动均按照全县的统一时间组织。同时,各校对课程表进行相应调整,原则是学校的课程表设置要避开教研活动科目,在教研时间段内不得安排该学科的教学任务,这样教研时间和人数都得到了保证,校本教研真正落到了实处。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涉县教育局教研室)
《中国教师报》2021年05月05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