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哲理】孔子六大说话之道:说话很容易,闭嘴却很难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处世哲理】
孔子六大说话之道:说话很容易,闭嘴却很难
01.话要说在点子上
有人说孔子的弟子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是可惜口才不好。
孔子听了后说:“为什么要有好口才呢?伶牙利齿、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常常遭人厌恶。他有没有仁德,我不知道,但是何必要口才好呢?”
子曰:“辞达而已矣。”孔子说,言辞能表达意思就行了。语言是用来传达思想的工具,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何必要刻意卖弄口才。
弟子闵子骞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说话,但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孔子对他很赏识。
真正的好口才,是体现在话语的思想性上的。
话不多,但说在点儿上的,也叫有口才;滔滔不绝,却没啥用处的,叫废话连篇。
02.言多必失
弟子子张问老师怎样做官,孔子说,“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这样就可以做官享俸禄了。
很多人喜欢标榜自己的功劳,显示自己的能力。做一点事,有一点功劳,赶快去宣扬,生怕全世界的人不知道,好象不这样,自己就吃亏似的,其实是不利于进步的。而且这样的人,多数也是没有真才实学的。
工作中,那些时时抖精神,处处表功劳,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人,也是不受欢迎的。他的职场之路也很难达到一定高度。
03.说话要谨慎
一次,弟子司马牛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意思是说仁者说话谨慎。
司马牛不明其意,孔子解释说,仁者言行一致,对于做起来困难的事,说起来当然要非常谨慎了。如果说话大言不惭,那么实现这些话就很困难了。
孔子的弟子南容,善处事,说话言语谨慎。曾经反复诵读《诗经》上的诗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以提醒自己:白玉上的污点尚可磨掉,人言语中的污点就无法去掉了。
后来,孔子把侄女嫁给了南容。
说话要谨慎,当心话多有失。“人贵有自知之明”,大话、空话不要说,因为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一个人总是说话不算数,就有违 “信以为本”的君子之德了。
04.说话要看对象
孔子说:“面对一个人,可以同他说的话却不同他说,这就是失掉了朋友,称之为失人;不可以同他说的话却说,这就是说错了话,称之为失言。有智慧的人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听者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说话是一种信息的对外传达,如果不看对象,不管对方是否愿意接受,只顾自己说,说了半天对方也没有听到心里,更有甚者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这就不是有效的信息传达,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能称之为好口才。
05.说话要分场合
《论语》言,孔子在乡里显得很温和、很恭顺,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话比较谨慎而已。
之所以在乡里很少发表意见,因为在乡里无非谈些婆婆妈妈、家长里短的事,不说也罢,而朝堂上的事情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不能不说。
孔子的可贵之处在于,在无关紧要的时候,谦恭沉默,在需要他发表意见的时候,却能侃侃而谈,当仁不让。
生活中很多人却相反,在闲谈时,滔滔不绝,但一到了关键时刻,就没词了。这样的人,即使再能说,也不能算是好口才。
06.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这是孔子对言行的纲领性意见:一个人要少说、多做。
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说的多,做的少,这样的人很难有真才实学。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嘴,把精力放在做事上,精益求精、坚持不懈、耐得住寂寞,而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哗众取宠、沽名钓誉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