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谈骨质增生、骨刺类的治疗
|
增生偏侧痛加少量大黄,其理论根据是胡老从《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的主治悟得:“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偏于一侧,又叫“寒于一侧,它要不是结实,它不会一边呆着的”,“偏于一侧痛,你可以加大黄,尤其骨质增生常有偏侧痛,这个在临床上经常用,不只见于胁下。”(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P175-176)
芍药甘草汤可以治疗脚挛急。如果关节一侧痛,合大黄附子汤,即大黄附子细辛加芍药甘草,就可以治疗关节一侧痛。“我们常常有许多用它(大黄附子汤)的变化,治其他的一些偏侧痛。”(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P176-177)
胡希恕:桂枝汤加术附治疗痹症
可与前文“《近效》术附汤,暖肌治凝肩”一文互参,相信会对我们临床治疗痹症有不少启发。
文/胡希恕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风湿也为在表之证,此病开始也类似伤寒无汗,到八九日的时候,“风湿相搏”的证侯才明显发作,所谓风湿,是病人平时多湿,感冒风湿,两者相合就得风湿证,即风湿关节炎。
此不像太阳伤寒那样疼,此疼的相当的重,故说“身体疼烦”,疼且烦,以至于不能自转侧,一动就疼。一般急性风湿关节炎是这样的。
“不呕”,说明里面无停饮。
“不渴”,说明里无热。
即是无少阳及阳明证,这里说明伤寒八九日没有传入少阳病,也没传里。
“脉浮虚而涩”,虽浮,但按之无力,谓之虚,应手有力谓之实。
涩,是与滑相对的,脉内血行不流利为涩,如果上下流动滑利为滑,涩主血少,又虚,血又少。
故虽是有证,但陷于阴虚证(此阴虚证是为虚证与阴证),所以不只用桂枝汤,而用桂枝附子汤,就是前面讲的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
附子这个药已讲过,起亢奋作用,凡机能陈衰即可用此药恢复机能。
其次附子是温热药,去寒湿,《本经》说:治“踒躄”,治风湿拘挛而不得曲伸。所以治风湿痛,不用附子的机会少,当然阳性证不用它,阴性证必用。
此方桂枝附子都加重。桂枝可通利关节,表证身疼痛都有桂枝的作用。关节疼呢,当然以桂枝汤为主,由于阴虚去寒性的芍药,加附子治关节疼。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如果此人因小便不利丧失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