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舌边白涎”诊法及实战案例(附:王幸福老师“舌边白涎”医案)

4天前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小白郎中推荐搜索

舌诊
朱良春
I导读:舌边白涎,乃痰湿凝阻,气机郁结之征也,虽见之于舌,若审其内,证自可见。有一些特别的诊法都是千百年来很多医学家慢慢在临床中仔细观察出来的,经验丰富的书友们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下自己诊察的心得,供同道们参考。
舌边白涎,是在舌之两侧边缘约5mm处,各有一条白涎聚凝而成的线索状泡沫带,由舌尖的两侧向内伸延可达寸许,清晰可见,不难辨认。有因患者言语、饮食顿可消失者,但静候片刻,即可复出。
朱良春老师指出:“舌边白涎乃痰湿凝阻,气机郁结之征也,虽见之于舌,若审其内,证自可见。”临床上朱师常以此为痰气郁结之征,以豁痰渗湿,调气开郁之法辨证论治,屡屡获效。

朱良春最早提出“舌边白涎”诊法,认为“舌边白涎乃痰湿凝阻,气机郁结之征也,虽见之于舌,若审其内,证自可见”,以豁痰渗湿、调气开郁之法论治,疗效显著。
杜顺福称之为“舌缨线”,认为舌缨线的出现与肝胆情志病变密切相关。亦有医者称之为“肝郁线”,认为舌上有肝郁线的人,辨证多属肝气郁结,治疗宜用柴胡剂。
黄煌称之为“半夏线”,因出现此线必用半夏治疗,还需配行气之品,治疗常用半夏厚朴汤。
还有医者称之为“液线”,认为液线的出现与肝气郁结和痰湿有关,治疗常用柴胡剂和(或)半夏剂。
在临床中发现,存在情志问题的男科疾病患者较易出现舌边白涎,病机多为肝气郁结、痰湿凝阻,治疗宜以疏肝理气化痰为法,可选用柴胡剂合(或)半夏剂。
本文附阳痿(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精浊(慢性前列腺炎)、精闭(功能性不射精)典型验案,介绍舌边白涎诊法在男科常见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征诸古籍,未见记载,殊堪珍视。兹将朱师医案举例如下。

01

痰气凝结案

徐某,女,32岁,1965年4月16日。
喉中如有炙脔,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检视无异常。苔白,舌边有白涎两条,脉细。此梅核气也,起于痰气凝结。治拟理气化痰。
制厚朴3g,姜半夏6g,化橘红5g,旋覆花9g,玫瑰花10g,生白芍9g,合欢皮12g,甘草3g
上方服5剂,并嘱患者怡性悦情。药后喉中异物感与舌边白涎均消失。

02

痰湿中阻案

周某,女性,22岁,1965年8月7日。
疟疾后1周,痰湿未化,中宫不和,头眩神疲,纳呆,肠鸣泄泻,苔白腻,舌边有白涎两条,脉濡细。法当化痰湿,和中宫。
藿、佩梗各6g,苍术皮5g,广木香5g,山楂炭12g,车前子9g,姜半夏5g,熟苡仁12g,六一散9g
服3剂,舌边白涎消失,症情趋复。

03

脾虚痰蕴案

刘某,男性,25岁,1965年6月27日。
头晕神疲,四肢倦怠,口粘时渗涎沫,纳呆,嗜睡,苔白膩,舌边有白涎两条。此脾虚湿困,痰浊蕴中,运化失司。治拟燥湿运脾,以化痰浊。
焦白术6g,淮山药15g,姜半夏6g,制川朴3g,陈皮6g,熟苡仁12g,白蔻仁3g,香橼皮6g
服3剂,脾虚渐复,舌边白涎消失,仍予健脾化湿法调治而愈。

04

痰阻清窍案

任某,男性,50岁,1965年9月15日。
眩晕宿疾,作则视物旋转,耳鸣呕吐,苔白腻而厚,舌边有白涎两条,脉弦滑。盖无痰不作眩,证属痰湿逗留,阻遏清窍。法当渗化痰湿,以利清窍。
代赭石15g,旋覆花10g,焦白术10g,泽泻15g,杭白芍10g,灵磁石15g,姜半夏9g,黄菊花5g,车前子15g
进上方3剂而愈。
本文摘自《中医临床家朱良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1年1月。
自从学习了朱良春老师这一独特新颖的诊法,验证于临床颇感简洁实用,直观方便。
我曾治一吕姓抑郁症妇女,49岁,喜泣易悲,多疑敏感,失眠多梦,胸胁闷胀,脉浮滑濡,舌淡白;
在舌之两侧边缘约5mm处,各有一条白涎聚凝而成的线索状泡沫带,由舌尖的两侧向内伸延可达寸许,清晰可见,明显的舌边白涎征。
看到这里,运用朱师之法,直断为肝气不疏,痰湿郁结,气机不畅。
处方:逍遥散合二仙汤加减。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0g  茯苓50g  泽泻30g  苍术15g  麻黃3g  郁金12g  仙灵脾15g  仙矛10g  巴戟天12g  清法半夏各60g  青陈皮各10g  生姜6片  甘草6g
七剂 水煎服 日三次。
一周后复诊,诸证大减,情绪稳定,舌上白涎消失,效不更方,续服七剂,基本痊愈;
后以二仙汤、温胆汤、礞石滚痰丸合方为水丸,继续治疗抑郁症至彻底痊愈。
——《古道瘦马医案》
《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由此可见望诊的重要性。舌诊是望诊中重要的部分,
我们把观察舌边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称“液线”,舌诊“液线”对临床心情不舒的诊断、指导临床选方用药、判断病情转归均有重要意义。
1.用于临床心情不舒的诊断
舌诊“液线”出现在舌面两边,两边属肝胆,患者有心烦易怒、紧张、心情压抑等情志失调的症状,故“液线”见于“肝气郁结”;“液线”见于“半夏体质”,舌体多胖,舌苔多腻,患者多疑多虑,易于精神紧张,情感变化起伏较大,故与痰湿相关。
所以“液线”可作为心烦、紧张、忧愁等心情不舒畅的客观诊断指标。笔者发现,凡出现“液线”者必有心情不舒,但心情不舒者未必都出现“液线”。
2.指导临床选方用药
舌诊出现“液线”的患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肝郁气滞者可选用柴胡类方剂,痰湿蕴结者可选用半夏类方剂,肝郁气滞兼痰湿蕴结者可两类方剂合用。
也可酌情选加具有舒畅情志作用的中药如:合欢花、郁金、玫瑰花等。辨证选方常用四逆散、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疏肝散、逍遥散、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半夏厚朴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泻心汤等。
3.判断病情转归
舌诊出现“液线”的患者,凡病情好转或痊愈者,“液线”减轻或消失;凡病情加重者,“液线”再次出现或较前明显。“液线”的改变与整体病情好坏有关,其中“液线”的改变与恼怒、忧愁、紧张等心情不舒呈正相关。
4.舌诊“液线”与恼怒、忧愁、紧张等情志失调有关
所谓“心病还需心药治”故需调整心理和情绪,同时结合药物治疗。患者应当主动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和生活,尽量规避不良情绪的影响。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