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因解读《石壕吏》引争议,知名教授痛批:不知道在侮辱谁智商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味着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个作品的解读、赏析和看法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着同样的观点,可以各抒己见。
但是这并不能表示一个人可以任意曲解作品的本身含义。
在一次内部演讲中,因《中国诗词大会》火爆全网的北大教授康震对杜甫名作《石壕吏》的解读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批判。
康震认为《石壕吏》中作者杜甫表达的并不是对普通百姓受到压迫的悲哀、同情,反而是对普通百姓勇于参军报国的鼓励,这种观点与千年来大众的观点背道而驰,引发了不少网友的争议。
就连知名教授丁启阵也在网络平台公开批判康震教授的观点,称其是在“哗众取宠”,侮辱大众智商,由此引发了网络平台上的闹剧。
那这件网络热门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而康震的解读为何会与大众观点发生碰撞呢?且看下文分析。
一、千古名作《石壕吏》
《石壕吏》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传世名作,在如今流传的版本中是“三吏三别”之一,所以其历史、文学价值都是巨大的。
既然这篇文章引发了大众争议,那我们就来看看这篇文章究竟讲了什么,它的创作背景又是怎样的。
这首古诗创作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战乱突起,唐军毫无招架之力,全线崩溃,为首将领不得不退守洛阳,在全国范围内征招兵力,与其说是征招兵力,还不如说是强拉壮丁。
此时杜甫正风尘仆仆地赶往华州就任,半路上就碰到了惨烈的征兵现场。
赴任途中,杜甫夜宿石壕村,一家善良的老翁、老妇招待了他。
怎料半夜酷吏征兵,来到这户人家,慌乱当中老翁翻墙逃走,老妇哭哭啼啼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原来这户人家中的男子都被官兵抓走了,只剩下孤儿寡母扶持度日。
面对冷血的官兵,老妇为了保护家人选择随军。
次日凌晨,杜甫只能跟幸存的老翁告别,整首诗,用“捉”、“怒”等词汇揭露了官吏的残暴不仁和时代的悲哀,展现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和无奈。
但就是这首一直以来作为揭露社会现实的诗作却被康震教授反向解读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康震教授解读的观点又是从何处而来?
二、康震教授的解读
事情的起因,源于康震教授的一次演讲。
当时的康震教授意气风发,在讲堂上重新对杜甫的《石壕吏》进行了新一轮的解读。
在他的看法中《石壕吏》中的酷吏就是唐朝时期兢兢业业的“公务员“,他们征兵都是为唐朝工作,为了国家。
而老妇便是满满正能量的“爱国者”,为了国家,捐献了自己和孩子的能力,满门忠烈,作者就是个记录者。
在康震的观点中,整篇诗作都充斥着“国家有难,民众有责”的含义,杜甫本人也是鼓励的。
原因就在于杜甫在其他诗作中是个深情的“爱国者”,更何况杜甫是唐朝官员,他本人站在士大夫的立场上,一心向着当时的唐朝,怎么会批判唐朝呢?
康震教授还指出杜甫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沦为了封建王朝统治的指导思想,所以儒家思想影响的儒生只会为了国家利益最大化。
但实际上杜甫本人奉行“仁政”的主权思想,定不会歌颂什么“残暴不仁”的征兵现场。
在早期,杜甫也曾豪放过,歌颂大江大河,但是天公不作美,中老年的杜甫见证了唐朝的王朝变迁和兴衰,尝遍其中滋味,所以后期作品多以反映现实为主,表现国家、战争、社会种种,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无法为国家做贡献的感伤。
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更是杜甫“仁爱”精神的体现。
而反对康震观点的丁启阵教授也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康震严重缺乏社会常识,当时的封建王朝怎么能与现代社会混为一谈。
封建王朝中战乱恐怖,民不聊生,百姓深受其乱,封建王朝统治者只会对下层百姓进行剥削,所以杜甫表达的便是酷吏对平民百姓的残暴剥削,怎么能被扭曲为“歌功颂德”呢?
这样岂不是颠倒黑白了。
三、结语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句句呕心沥血,怎么也是描绘了酷吏的残暴、冷酷的形象,明眼人一看就是讽刺,所以在以往解读中,都是阐述杜甫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康震教授的解读显然是与大众的解读完全相反。
可康震教授还是坚持己见,所以引发了网络大众对此事的争议。
有人认为身为教授的康震,自然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育,能够了解那个王朝残酷的真相,最不应该做出这样的解读。
也有人认为,康震教授是在“哗众取宠”,炒冷饭,毕竟一直以来《石壕吏》在网络平台上存在不小的争论,不过这些争论只是局限于“官员强制征兵的合法性”。
但是无论是从教育还是历史角度来看这篇诗作,都充满了杜甫对百姓的无限同情。
如果康震教授的看法确实误解,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大众教育中又该如何向现代儿童灌输正确的古诗文解读,这都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古诗文与我们的年代相隔甚久,也许我们会对文章产生歧义理解,但是作为康震教授那样的教育者,更应该严谨解读,为大众儿童的教育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