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利【散文】怀念教书的日子(上)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怀念教书的日子(上)


文//文国利(湖北利川)
2020,已悄然过去。
2021,又如期而至。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不知不觉,我也成了留恋过往的人了。
不经意间,我翻箱倒柜故纸堆,发现我的教师资格证和教师职称证书,看着这些,就趁这忙里偷闲的日子里,来说说我教书日子。
为师三尺讲台
我的父母都是老师,而我也有幸成为了一名老师。
1998年9月,我进入大四了,主要任务就是实习、毕业论文和找工作了。我学的是师范专业,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我们班四人(我、阿龚、阿代、阿黄)和其他专业同学共20多人被分配到恩施市一所中学实习,队长是中文系的何老师,副队长是外语系的殷老师。9月15日,两辆中巴车载上我们20多名实习生,带着初为人师的兴奋、职业生涯的憧憬缓缓驶出学校,经过市中心出城,在县乡大道上行走四十来分钟后,继续穿过集镇老街,进入羊肠小道,前方醒目的教学楼、操场、围墙映入我们眼帘,这就是我们实习的学校。进入校门,右边是一栋比较气派的教学楼伫立在哪里,后面是一栋一层瓦房的两间教室,左边是木结构的二层教学楼,一层靠路边是一间教室,教室里边改为教师宿舍,教室楼上就是我们男生(实习老师)宿舍了。
阿黄,我也不知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喊起来就简单、明了、还朗朗上口,她没明确表示反对也许是不好意思反对,就这样默认了。
阿代,在班上,总是默默的学习,不喜欢说话,说一句话出来就很经典,很见地的。
阿龚,好像是女生寝室的老大,说话大胆,直白,快人快语。
我的第一次课,是在高二(4)班讲矛盾的概念,整整写了三张信签纸的讲稿,矛盾是对立的、统一的、联系的、无时不在的、无时不有的,一节课就混完了,自己没感觉,估计学生也没感觉。现在想来认识矛盾最大的意义就是在这个矛盾的世界中不争不吵,做个佛系青年。有人说过:中国社会是一个让来让去的社会,让来让去就会你有功劳、我有功劳、大家都有功劳,争来争去就会争得头破血流。
阿黄分在高二(3)班,听说班上有“四大金刚”,心里就犯怵,不敢去上课。在这英雄救美显现男性刚强的时刻,作为男生的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代她上课。刚开始,课堂氛围很正常,我是一个新来的实习老师,有一阵子的新鲜感。大约十来分钟,我就看见第三排中间的过道一男同学开始打瞌睡了,个子不大,偏分头,脸瘦小,黑T恤,给人一种小混混的感觉。我走下去轻敲他的桌子以提醒提神,可一会,他开始像钓鱼一样打瞌睡,一会,像睡午觉的姿势趴在桌子上了。我慢慢地走过去,脚往下蹬住发力,用右手抓住他的右手腕,猛力一拉,就把他拉站起来,然后松开了手,他惊慌中又坐下了。“不听,可以出去”,我朝他吼到,“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不知咋的,他就怏怏的在座位上,没表情,没说话,也没瞌睡了。下课后,一问才知道他是班上“四大金刚”之首,原来我还碰上了硬茬,幸运的是没战起来。
课后,打打篮球,踢踢足球,逛逛后山就是很惬意的事。一个周五的下午,我们相约逛后山,也有点想找找在民大逛后山的感觉,穿过足球场,沿着山边的一条小道,一直延伸到山上,一路走一路看,扯扯草、折折枝、歇歇气。大约近3个小时,后山也就逛一圈,人也精疲力尽了,匆匆洗个澡吃过饭,就休息了。
1998年12月底,大约3个月的实习生活就结束了,我们回到学校准备毕业论文、联系工作了。我们是最后一届计划招生,也就是最后一年包分配的学生了,也可以自谋职业,学校也不定期组织沿海一带的学校、公司来校进行校内招聘。我等着学校的分配。
编审:谭苗

           

           

           

作者:文国利,湖北利川人,70后,大学本科。曾教书育人数载,现为公务员一枚,爱读书、喜行游、悦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