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教育质量体检报告出炉!这些教育方式能令孩子更优秀

我国中小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到底有多严重,该如何解决?

很多父母不断“鸡娃”,到底能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到底哪些因素才能保证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长,获得幸福感?

今年4月,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北师大刘坚教授、刘红云教授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下简称《报告》)。

这个《报告》不但回答了以上问题,还为科学教育提供了十分有启发性的、甚至是发人深省的答案。

第一,农村孩子的手机依赖比城市孩子更严重,而且这与父母、老师是否给予充足的关注有关。

按理来说,城市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更好,学生群体的手机使用率比农村更高,可为什么农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更严重?

《报告》指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时间更少。而且很多农村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根本谈不上陪伴。相比之下,城市父母更能有意识、有能力、有时间给予孩子关注。

而且,《报告》里没有提到的一点是,城市里的图书馆、博物馆等亲子活动资源更丰富,这也会减少孩子沉迷手机的发生率。

所以,孩子是否会沉迷手机,并不是他们是否拥有手机决定的;而是他们是否得到了养育者充足的陪伴、关注,内心是否感到孤独、空虚有关。

《报告》还发现,如果父母也沉迷手机,其子女也沉迷手机的比例几乎翻倍。

这些发现都值得父母们深思!

第二,过度“鸡娃”反而会令成绩下降。

如今很多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业,希望孩子通过优秀的成绩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获得美好的人生,甚至实现阶层的跃升、改变命运。他们不断“鸡娃”,孩子的空余时间几乎塞满了辅导班。

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他们的方法真的科学吗?《报告》的研究结果狠狠地打了这部分家长的脸。

《报告》显示,对于成绩优秀和中等的学生来说,参加校外补课越长,学业成绩却不增反降。

刘坚教授解释,作业时间与学业表现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当学生投入过多的时间做作业时,其学业进步的程度反而降低了。

而且,校外辅导班和作业还容易挤压了学生们本就不多的睡眠时间,导致白天学习效率低,成绩表现不理想,然后家长报更多的补习班,老师布置更多作业。导致恶性循环,欲速则不达。

刘坚教授还提醒,过于繁重的学习任务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产生负面影响。从长远来看,如果学生缺乏这些积极的心理因素,肯定难以成为真正的优秀人才。

在最近的热播剧《小舍得》中,女主角田雨岚通过各种方式“鸡娃”,孩子的成绩一度非常优秀,她也倍感自豪。可最终儿子承受不住高压,情绪崩溃,出现幻觉等严重的精神心理症状。

还有,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心理干预经验来看,很多孩子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总上不去,其主要原因在于出现了“学习障碍”。而学习障碍背后的主要根源,就是孩子遭受了不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但很多父母未认识到这一点,仍然指责孩子不够努力,最终适得其反,导致了更严重的结果。

我们在临床中接诊的大量青少年患者,其父母对他们的成绩要求极高,却没有意识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更不懂得引导孩子们塑造“高逆商”。在小学阶段,孩子比较聪明,学业难度较低,孩子在父母的鸡娃下,表现优异,甚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的骄傲。

但是到了中学时期,学业难度加大,竞争更激烈,这些孩子出现了严重学习障碍,成绩一落千丈。这时,父母还不断为孩子施加压力。最终孩子不堪重负,罹患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

现在,教育“内卷”的现象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校外辅导班的开展受到很多限制。如果有一天,校外辅导班不能成为孩子提升成绩的有效工具,父母和孩子该怎么办?

更长远、更符合孩子心身成长规律的办法,是父母一定要掌握学习障碍的相关知识,从心理根源上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

我们曾接诊的初中生阿亮,他曾是一名班级排名倒数的“学渣”。经过10次学习障碍的深度催眠心理干预后,他逐渐调整出了高效学习状态。一个学期后,阿亮的成绩冲进班级前10名,实现“逆袭”。

点击回看:10次干预后,初中“学渣”从班级垫底冲进前10名,最终考上一本并备研!

点击可浏览,欢迎关注视频号“晴日心身”

虽然阿亮的例子带有不少特殊性,不能照搬。但这起码意味着孩子提升成绩并不只有上课外辅导班这一条路。后续,我们将会继续完善晴日心身课堂里的【学习障碍】专栏,感兴趣的读者可留意。

第三,5个要素可保障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长,并更有可能获得优秀的成绩。

《报告》称,这5个元素是充足睡眠规律早餐每天锻炼坚持阅读丰富亲子活动

具体来说,充足睡眠、规律早餐、每天锻炼主要是保证孩子大脑、身体的健康发育;

丰富亲子活动极有利于培养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坚持阅读可以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令学生们提升认知层次、丰富知识面。而且,如果孩子能从书本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满足,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网络成瘾、手机依赖的风险。

《报告》提出的这5个基本“保障”,可以说是非常具体、有指引性了。希望家长们积极参考,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

最后,《报告》还提到了“抗逆学生”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后1/4,却能克服相对不利的成长环境,在学业成绩上进入前1/4的学生。

很多人说,现在的教育越来越资源化,孩子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拼钱”,豪门反而容易出贵子。可为什么这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反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报告》指出,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良好,学校注重文化建设,老师掌握得当的教学方式,这会显著提高“抗逆学生”的比例。

换言之,穷人家的孩子能不能“逆袭”,这与家庭经济条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方式有关。

如果家庭氛围融洽,亲子关系良好,孩子也喜欢学校和老师,他们就能够在愉悦的情绪下学习,学习效率更高,也就更容易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我想起了最近了解到的一本家庭教育好书——《我的事业是父亲》。该书作者蔡笑晚先生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家境非常普通。可他的6个孩子中有5个成为了博士,1个考取了硕士。他的家庭教育理念也值得广大父母借鉴。

无论家庭经济条件是好是差,无论孩子是否将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作为目标,只有他们拥有真正健康的心身状态,有极高的逆商,他们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幸福感。

以下分享该《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的介绍全文。希望广大父母和教育从业人员能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真正的规律。

无论学生出现了学习障碍、手机依赖、网络成瘾,还是所谓的“青春期叛逆”、有暴力倾向,都要从心理社会因素上寻找根源,从根源上发现,从根源上解决。

——何日辉


(以下原文来源公众号:校长会)

该《报告》涉及了学生手机依赖、课外补习、睡眠不足等多个教育“新痛点”,并通过一系列数据的分析,对当前区域教育质量面临的挑战进行科学“把脉”,并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角度,提出一系列统筹推进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所需关注的重要问题。

农村地区学生手机依赖比例高于城市学生

学生“手机依赖症”成为教育中的“新痛点”。有人质疑,到底该不该为学生配备手机?也有学者建议,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

《报告》的一项调查数据直观地反映了这种“依赖症”:其中有一所学校近七成的学生有手机依赖或手机依赖倾向。《报告》认为,从整体上看来,中学生手机依赖情况比小学生更严重。而团队历年的追踪数据显示,有手机依赖或倾向的学生比例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子女手机依赖行为的产生

受其父母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较大

为了进一步验证结果,团队设计了一组调查问卷。他们向孩子提供了4个选项,选择“父母为了玩手机,对我急躁甚至训斥我”“父母由于一直玩手机而不关注我做什么”等内容的学生,手机依赖比例大约是对照组的两倍。

刘坚发现,“在调查数据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反映存在'父母在家里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拿着手机’的现象,而家庭手机使用规则较差的学生手机依赖程度较高。”

《报告》分析,父母有手机依赖行为,其子女手机依赖的比例几乎翻倍;另外,如果教师能更多地关注学生,则会减少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学生手机依赖问题上存在明显城乡差异

以小学阶段为例,《报告》调查发现,城市、县镇和农村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分别为42%、35%和37%。虽然城市学生手机拥有率高,但农村地区学生有手机依赖和手机依赖倾向的比例最高,为17%,而城市和县镇地区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1%和12%。

而在中学阶段,即便城市和农村学生手机拥有率相当,但农村地区中学生有手机依赖和手机依赖倾向的比例依然更高。《报告》调查发现,超过25%的农村地区寄宿生认为,自己睡眠不足的原因是“看电视电影、玩手机或网络游戏等消遣活动”,而这一比例远高于城市寄宿生。

“农村地区父母共育的欠缺可能是造成手机依赖情况较为严重的原因之一。”刘坚分析,父母共育程度较低的孩子更容易手机依赖。城市父母能做到“养育子女过程中共同合作、与配偶合理分配育儿任务”的比例,均远远高于农村地区的父母。

今年年初,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细化管理措施,有限制地让学生带手机入校园。做好家校沟通,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要求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在刘坚看来,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言传与身教是重要的:从言传角度出发,父母应与孩子就手机使用时长、手机使用方式等制订“家庭手机使用规则”;从身教角度出发,父母应认识到,通常若父母自身手机依赖较高,那么其孩子手机依赖程度也高。他建议,“父母自身也应做好表率,养成较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补课时间越长学业成绩反而下降

《报告》显示,在小学,有22.2%的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小时以上的校外补课,而在初中学段,这一比例上升至32.8%,甚至在部分区县,每周校外补课6个小时以上学生的比例超过35%。

补习时间越长,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是否更有益?

刘坚带领团队进一步分析发现,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参与校外补课反而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每周参与校外补课时间越长,他们的学业成绩出现了不增反降的现象。

刘坚解释,作业时间与学业表现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当学生投入过多的时间做作业时,其学业进步的程度反而降低了。

以初中阶段为例,有34.9%的成绩优秀初中生每周补课超过3小时。而在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中,每周参与校外补课的时间越多,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主观幸福感越低。在成绩中等的学生群体中,也是如此。

近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秩序,坚决剪断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与校外培训挂钩的行为。他认为,“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提高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学得更好、学得更足,不至于在学校里解决不了学习的问题,还要到校外去搞补偿性培训。”

课外补习和课内作业是导致学生睡眠不足的最主要原因

《报告》也注意到,“手机依赖症”、课外补习班泛滥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报告》显示,小学生睡眠时间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比例是88.8%,而初中生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5.7%,有34.2%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

团队成员进一步分析不同区县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发现“家长安排的补习”和“学校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是排在前两位的最主要的原因。

“牺牲睡眠时间不一定能带来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刘坚提醒,“通常我们仅仅关注'布置作业’'补课’所代表的时间投入对学生学业的作用,而忽略了一些间接因素。如过多布置作业、过多补课、强调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事实上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也会产生负向影响。”

团队通过更直观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小学阶段每天睡眠时间在9-10小时的学生,根据专业量尺分数转化,他们每个学科的平均学业成绩为588.2分,而睡眠时间在8小时及以下的学生平均成绩下降了66.6分,初中阶段数据也有同样的趋势。

参照国际同类大规模测试的分数转换方式,“这相当于每天少睡1-2个小时的学生,比充足睡眠者少接受约1.7学年的学校教育。”刘坚解释。

团队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反映,当自己的睡眠不足时,第二天上课会出现精神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研究报告表明,通过'奋战到半夜’来提高学习成绩是得不偿失的。”刘坚说。

在前不久举办的“世界睡眠日”的一次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也曾提到青少年的“缺觉”问题。他认为,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及脑智力的发育,严重的或可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陆林建议,高中生要睡够8个小时以上,初中生要睡够9个小时以上,小学生则要达到10个小时左右睡眠。

保障睡眠、规律早餐、每天锻炼、坚持阅读、丰富亲子活动,让超过九成的小学生和八成的中学生感到幸福

提升学生幸福感,做好五项基本“保障”至关重要。若能为学生提供五项基本“保障”——基本保障睡眠、规律早餐、保证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保证每天阅读半小时、父母关注子女生活,则91.5%的小学生和84.1%的中学生会感到“幸福”。每缺乏一项“保障”,中小学生幸福感较高的比例将下降10%左右。

该团队综合分析了学生睡眠(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睡眠时间)、早餐(每周至少五天早餐)、体育锻炼(每天均参与体育锻炼)、阅读习惯(每天阅读半小时)及父母对子女生活的关注程度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发展的潜在影响。数据表明:以小学生为例,得到五项基本“保障”的学生比例仅为12%,而在这些学生中,感到幸福的学生比例为91.5%。当所有“保障”均不能满足时,学生感到幸福的比例仅为48.9%,平均而言,每缺乏一项“保障”,学生幸福感比例会下降10%左右。

秉阅读有利于学生学业及心理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相关数据充分诠释了冰心“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意涵。数据表明,阅读有助于学生学业及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助于降低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提高主观幸福感。每天阅读半小时,就能给学生带来较大收益;当家中藏书量相当时,拥有较高阅读兴趣的学生学业表现较佳;此外,有选择地阅读也非常重要,阅读故事书及介绍人物或自然的书,有助于学生发展。

该团队对有关学生阅读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多维度的调查,其中包括家庭藏书量、阅读时间、阅读兴趣、读物类型等,基于多年的研究数据,发现多阅读、喜欢阅读、阅读有益的书,均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数据显示,以小学为例,藏书量越多,成绩越佳。当家中藏书量仅为20本以下时,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514分,而家中藏书量达200本以上的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607分。数据表明,只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每天阅读半小时,就能够比完全没有读书习惯的学生高出42分(相当于多接受了约1学年的学校教育)。读书的益处除了体现在学生学业表现外,也体现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数据发现,家中藏书量越多的学生,其网络成瘾和手机依赖的程度越低,且主观幸福感越高。

中学阶段,父母过多关注子女学习,尤其是考试成绩或名次,往往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而言,父母关注、关心子女的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无论是在小学、初中或高中学段,家长更多关心子女的日常生活、爱好特长、同伴关系或学校氛围时,学生在学业发展、兴趣爱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更好;但是,若家长更多关注子女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过度关注子女考试成绩及名次,对于初中、高中段的学生发展可能适得其反。

该团队对家长参与子女生活和学习的内容和程度等做了长达七年的追踪调查,并基于多年数据对小、初、高三个学段的家长参与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数据结果显示:“父母如何参与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影响不同。

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家长对学生学习还是生活方面的参与,均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业、兴趣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家长参与组合中,“父母参与生活多、参与学习多”的学生学业成绩最佳。而在初中阶段,不同家长参与组合的学生学业表现差异并不大,相较而言,“父母参与生活多、参与学习少”的学生学业成绩更高。到了高中学段,“父母参与生活多、参与学习少”的学生总体学业成绩最佳,且优势较为明显。通过对不同组合的比较可以发现,“父母参与学习少”的学生,学业发展甚至更好。

由此可见,无论是小学、初中或高中,家长更多关心子女的日常生活、爱好特长、同伴关系或学校氛围,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学业、兴趣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但是,若家长更多关注子女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过度关注子女考试成绩及名次,对于初中、高中段的学生发展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全社会应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和学校人文环境能够帮助

处境不利学生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本研究数据表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抗逆学生比例分别为15.5%和17.5%。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一个地区的亲子关系良好,学校普遍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能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并采用得当的教学方式,那么该地区学生的抗逆比例将显著增加。

“抗逆学生”指的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处于后1/4,却能克服相对不利的成长环境,在学业成绩上进入前1/4的学生。国际上通常用这些学生在相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学生中的占比来衡量该区域的教育公平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小学阶段抗逆学生的比例为15.5%,初中阶段抗逆学生的比例为17.5%。不同区县抗逆学生比例差异较大,其中小学阶段各区县抗逆学生的比例为3.4%-26.3%,初中阶段各区县抗逆学生的比例为5.3%-32%。

数据分析发现,小学阶段区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抗逆学生比例反而较低,而初中阶段两者之间相关不显著。国际相关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往往更容易出现教育的两极分化现象,当学生成长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时,富裕家庭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使得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更难以实现抗逆。

进一步研究发现,家长若能够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该地区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50%和53%;若家长能够更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如博物馆、文化站、科技中心等),丰富子女课余生活,则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11%和15%。如果学校能够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33%和66%。如果教师能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14%和17%;如果教师能够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那么小学和初中抗逆学生的比例将分别上升32%和4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