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與中毉 | 心力交瘁

發音同脆。左邊是病字邊,本意是床。生病臥床不起,所以與生病有關的字,都用這個偏旁,而醫生看病叫臨床。卒是死的意思,病危快不行了,就是瘁。諸葛亮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的也是這個字。

還有一個類似的字,發音一樣,“悴”,經常與憔連在一起用,憔悴。哀莫大於心死,內心的損耗,其華在面,表現在容貌顏色上就是一幅焦黑乾癟沒有光澤的樣子。司馬遷在《史記》描寫屈原在自殺前的樣子就是:“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心力交瘁用的是瘁,而不是悴。因為悴偏內心,而瘁需要兼顧心和力兩者。心力交瘁的意思就是勞心和勞力過度,透支到了極限,快不行要掛了。

將勞心簡單歸為腦力勞動

有些簡單了

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按說勞心者不用出力,勞力者不用操心。偏偏有人既要勞心又要勞力,親力親為,事必躬親,最後把自己消耗掉,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現代人理解,勞心就是指動腦子,考慮問題,指腦力勞動。能輸夠熟練運用抽象思維,靠謀劃算計,不用動手不用親力親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這麼理解問題就是粗糙簡單了,中國人把冷靜的理性思考,稱為後天意識,可以與現代科學研究的大腦皮層興奮相當。而把先天本神,比如直覺、抽象、動情緒、動感情的思維稱為動心,這和理性思維是兩碼事。

相對來講,動腦子或理性思維對氣血消耗不大。馬克思在寫《資本論》的時候,疲倦的時候用解微積分的數學題的方法,轉移興奮點和注意力,讓自己獲得休息。

按理說,孩子在學校學習,都是動腦子的事兒。而有些老師和家長,偏偏按學習成績評比同學。搞得學生緊張,家長搓火。特別是家長輔導孩子的時候特別容易情緒化,把本應理性冷靜充滿樂趣和滿足好奇心的學習搞成撕心裂肺的戰爭。最後勞心傷神,搞得兩敗俱傷,都不痛快。

在特殊情況下,比如短時間內燒腦,理性思維也可能會帶來巨大消耗。比如在上世紀中日圍棋擂臺賽上,聶衛平出場,一人單挑日方五員大將,在比賽焦灼的時候,聶衛平要求吸氧,最後是帶著氧氣面罩贏得了比賽。據說每次比賽下來,棋手的體重都會減少幾公斤。這不光是出汗或大小便排泄的損耗,還有就是煉精化氣,物質變意識形成的消耗。當然這裏面就不光是腦力勞動了,比賽有勝負,勝負又代表國家形象,背後又有洶洶民意,這都給棋手帶來了無形的心理壓力,可謂既燒腦又勞心。

情緒是提示勞心過度的警示燈

判斷腦力勞動是否超負荷有個簡單標準,就是是否“煩”。煩的本意是火上頭,焦頭爛額,不勝其煩。其實就是頭腦發熱,甚至有發燒的感覺。內心也產生了厭惡、煩躁的情緒。碰到這種情況,就應該給自己提個醒,做減法該休息了,這和電腦晶片過熱是一樣的。

判斷是否勞心過度也有幾個標準,早期看情緒是否穩定,中期看情感是夠可控,晚期就得看當事人的飲食和睡眠,如果寢食俱廢的話,那就真的離死不遠了。

就拿諸葛亮來說,他和司馬懿相比,不用比戰功、政績,單說壽命就相差了20歲。

據《資治通鑒》記載:“亮遣使者至懿軍,懿問其寢食及事之煩簡,不問戎事。使者對曰:“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已上,皆親覽焉;所啖食不至數升。”懿告人曰:“諸葛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夙興夜寐,是指起得早睡得晚,睡覺休息的時間不夠。比這更可怕的是,晝夜顛倒,或者失眠睡。從吃得少,睡得少,到吃不下,睡不著,從寢食不安到寢食俱廢,這都是將死的表現。

清朝有個能幹的皇帝就是雍正,他除了勤於政務以外,還得防著親兄弟和近臣。最終殺的殺、關的關,為了保弘曆即位,連自己的親兒子也殺了。燒腦用心,寢食俱廢,最終精力不濟,靠吃丹藥興奮續命,最後暴死,活了不到六十歲。

工作燒腦,調心才是關鍵

中醫把勞心過度的病症,稱為虛勞。眼見為實,眼不見為虛。一個人躺在那裏,啥也沒幹,卻累得精疲力竭。原因在於你看不見他內心的波動起伏,內在的精氣氣血的消耗。

治療虛勞的方法可以服用中藥,也可以為飲食調養,還可以採用靜坐、站樁、針刺艾灸按摩等非藥物療法。最終只有一個目的,熄滅欲火,充實腎精。

現代人生活在大都市,一般都在做體面的腦力工作,但是其中各種算計和謀劃,加上爾虞我詐,基本上都在燒腦勞心。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有飲食和睡眠的問題。可悲的是這些人不是找醫生去調養身心,而是認為自己運動不夠,所以就去勞力,健身擼鐵,高溫瑜伽,健走快跑,甚至來個半馬、全馬。

然後大家都看到了,他們練著練著,跑著跑著,一頭栽倒猝死了。中醫稱之為心力交瘁。

徐文兵

2021年7月2日星期五

於北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