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郭旭峰和他的《此时此地》
认识郭旭峰,是在去年10月在鲁山县召开的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议上。郭旭峰是我的一家子,也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他前几天托他在平顶山市委上班的妹妹给我稍来了一部印制精美的散文集《此时此地》,读后深受启发,现将我的几点读书体会写在下边,以就教于旭峰和读者诸君。
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当人们成群结队地拥向象征文明的城市之后,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着不能拆散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成了一个遥远而又亲近的梦。因此,在作家们的笔下,乡土、乡情总是千古不变的永恒主题。在我们平顶山市的文学创作群体中,旭峰无疑是一个执着的寻梦人。
旭峰是一个在乡村泥土中长大,从家乡那弯弯的小路中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在他的散文中总在飘逸着一种寻根意识,寻找着自己的生命之根。数十年过去了,但他终归还是属于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的。那里是他的生命之源,那里有他的根。“我对村庄热衷且痴迷,常常一个人安静地去乡下,驻足在黝黑的老房子前凝视,抚摸一棵千年老槐,古井倒咉出我虔诚的脸,尤其是那些老人,我从他们的皱纹里打捞岁月的静藏,深深地陶醉”。(《怀念乡土》)数十年生命就象一叶离港的小舟,飘泊在历史的长河,虽然有时两岸青枝绿叶,一帆风顺,有时也连遭夜雨,浪遏孤舟。小舟渐行渐远渐渐力衷,渐有一种苍然的回顾与厚重的警醒,对港湾的思念愈来愈浓。终于一个转身,辨清了来时之路,一路顺风返航。
郭旭峰属于生养他的那一片土地,他的散文也是那黄土浇灌的土地上传来的乡村牧歌,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他的人生感悟和生活哲理。回首那过去难忘的真情岁月,为了唱出自己心中多年的歌,他要让一份真情熔铸其中,让读者着实从中领略和真切地感受到这喧嚣的尘世生活里,这芜杂的色界世俗中那些日渐为人们所淡视的最有价值观的人生情味:乡情、亲情、友情,还有一种从容处世,淡泊名利,和缓自然,悠然见性的心情。
郭旭峰,笔名城边林,1972年生于郏县,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郏县供电公司。近年来,郭旭峰在《人民日报》《中国电力报》《河南日报》《河南青年报》《散文选刊》《奔流》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一百多万字。《此时此地》收录了作者近两年来的一百篇散文随笔,分“禅意村庄”、“风过郏县”、“亲情火车”和“岁月有声”四辑。
古往今来,故乡在以根文化为主要精神的国人眼里,是一种难已割舍的情感。这份感情融入文化血脉,随着岁月的增长日益浓郁;这份感情铭刻在心底,离家越远便越发沉重。是呀,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而故乡的面貌却总是那样熟悉而又陌生!多少故人已老去、多少往事已成烟云、多少物件不再拥有、多少风景只能永远珍藏在记忆之中。“江山有代新人出”,这是事物变革的发展规律,谁也无法阻挡,但那份醇厚的乡土之情和故乡之恋,始终萦绕在旭峰心头,令人难以忘怀,正如他在《故土难舍》一文中所写的那样“原来是故土难舍,花开花落,落地会生根”。
深夜,寂静无声,手捧旭峰的散文集《此时此地》(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鼻而来,作者以细腻的眼光、独到的视角和充满“泥土味”的语言在时间幽深隧道里,收集了关于故乡的点点滴滴,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蕴含农村生活情调的柔美温馨画卷,故乡的那些人、事、物、景又鲜活地浮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体验到了那种久违的童时乐趣,那种铭刻在记忆深处的乡村风景,还有那种淡淡的乡愁。
正是这样一片土地上孕育出了一群勤劳、善良、纯朴、坚韧的中国农民,他们深深地挚爱着这片肥沃的土地,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作同命运顽强抗争,演绎出一幕幕感天动地的人间活剧。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风土人情、这里的轶闻趣事,让人觉得是那么熟悉、那么亲近、那么让人感怀,那么使人眷恋。
通读完整部作品,首先打动人心的是作者故乡中的人物,一切都是那么原汗原味。作者对人物的刻画细腻而传神,尽管都是些普通老百姓,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没有曲折缠绵的儿女情长,但是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却构成生活在郏县大地上一个个农民的缩影。《此时此地》里有剃头匠、父亲、妗子、岳父、四爷、母亲等。作者在字里行间表现了对乡亲们的一往情深,读来催人向上,让人心头为之一振。在他笔下,不管世道如何变化,农民身上最本真、最善良、最朴实、最美好的东西从来没消失过。这种淳朴自然的乡村人物同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其次,撞击读者心扉的是作者故乡的农耕场景。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生活场景渐渐消逝在人们的记忆中。《此时此地》中农事章节较好的保存了这份记忆。作者对故乡农事进行了抢救式的挖掘,再现了当年那些灰尘弥漫、热汗淋漓的劳动场面,唤醒了大家的亲切美好回忆,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
再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者对故乡的一片深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那支清远的笛总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细读《此时此地》中的一些章节,让人有当年贺敬之《回延安》的那种感觉:“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作者对故乡美景的描绘勾起许多人对家乡的回忆,在国人心中自己的故乡也何尝不是如此这般美丽动人!岁月沧桑,思念如影相随。《父亲的村庄》、《风过郏县》、《曹沟的芳香》、《乡事》这些篇章隐寓着逝者之不可追,古树、古井、古镇、古校、古渡、古洞这些美景无不暗示着昔日的辉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故乡的印象在作者心中是如此的娇艳无比、温柔如水,被一些读者称为“诗意化的历史”,为当代青少年的“最佳精神粮食”。这种充沛的诗意和绵密的物象传达着作者对于生命的独特体验。
时光总在流逝,生命仍在继续,然而故乡在记忆中不断模糊,故乡在不断沦陷,不仅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更重要的是农村传统文化日渐凋零。在这激变的时代中,农村日益“空心化”,大批的农村人“逃离”黄色的土地与宁静的田园,进入繁华而喧嚣的城市。在城市不断崛起的同时,农村日渐衰落,昔日那“男耕女织”的田园图景日渐消逝,读《此时此地》就能深刻体会到作者这种失落和忧思。作者在农村所经历的许多童年趣事,如《乡间听曲》《雨里童年》《村庄的腰鼓》《百日祭》《方言俚语乡情浓》等传统习俗也日益淡化。
“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深。”在当今大变革的时代,如何让农村重拾那份安宁祥和的氛围是当前许多漂泊在外的游子们的共同愿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作者的叹惋与沉思弥足珍贵”。在现代化背景下,冀望于回归小农经济已不现实,在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下,“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方针。虽然将蓝图变为现实依然任重道远,但乡间田野春意正浓,美好前景值得期待,这也许是作者写《此时此地》一书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村庄是人类最初的家园、树木的根须,但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冲击波,使得村庄渐渐褪去斑斓的颜色,一些传统正在消失不见。郭旭峰站在新时期的地平线上回望村庄,追寻已逝乡土的流风余韵,真挚地守护着记忆深处的宽远大地,拱卫着尚未被侵害和异化的精神家园,呼唤渐行渐远的美好和温情。作家文字质朴、细腻,作品流畅、厚重,富有现场感和诗意的灵韵,在精神气质上和思想行动上达成深切的统一,真实而不失灵动。他不抽烟不喝酒,把大把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文学创作上;他发表的散文、诗歌等贴满了几个本子;他用创作挣来的稿费帮助弱势群体。
郭旭峰出生在郏县姚庄回族乡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读初中时就已有作品在报纸上发表。
1995年,从原许昌师专毕业的郭旭峰到郏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在电能计量管理中心做了一名电能计量鉴定员。工作之余,郭旭峰骑着自行车外出采风,基层电力所站、三苏园、临沣寨、知青园、姚庄茶食苑、汝河之滨、尖山、空山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到老槐树下喝茶去》《古村茶烟香韵来》《郏县笔记》《三郎庙走笔》《八月村庄》等一篇篇散文成了铅字。如今,郭旭峰发表的文学作品累计1000多篇(首),仅去年一年时间,郭旭峰就在《平顶山晚报》、《平顶山日报》副刊上发表散文作品30多篇。
郭旭峰在潜心文学创作的同时,还有一颗炽热的爱心。他把自己挣到的稿费都积攒下来,利用周末、假期看望慰问敬老院里的老人、农村小学生、特困群众。这些年来,郭旭峰每年用于帮助他人的资金都不下3000元。说起这些,郭旭峰淡然一笑:“社会给了我施展才华的舞台,生活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我也要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生活才过得美好而富有诗意。”
初中时代,郭旭峰的读书视野开阔起来,除去阅读学校图书馆的藏书之外,《星星诗刊》《奔流》《时代青年》等杂志是他课外必读杂志。在学校,郭旭峰倡导成立了文学读书社,经常和一批爱读书的同学去附近的紫云山开展读书、评书、习作训练等活动,并办起了手抄文学报。最让同学们羡慕的是,他时常有诗歌作品在当时的郏县《眉山春》报上发表。
1986年,郭旭峰考取平顶山师范学校(现为平顶山教育学院),一有时间,他都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普希金、雪莱、北岛、徐志摩等一大批中外著名诗人走进了他的心灵,深深地影响着这个青春萌动的学子。
在师范学校的三年里,郭旭峰至少每月读2本书,并细致地写读书笔记,他写下的读书笔记有10多本。读书给他带来生活的激情,激发了他的写作灵感。于是,他的诗作开始频频出现在《星星》诗刊、《大河》诗刊和《平顶山日报》等刊物上,三年里有30多首诗作发表。
1989年,郭旭峰从平顶山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郏县王集乡一中教学。他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成立了《繁星文学读书社》,组织师生进行有益阅读,培养大家的读书兴趣,激发学生们对文学的喜爱。凡遇到好的作品,他都及时推荐给学生们阅读。两年的教学实践,使郭旭峰意识到自己读的书仍然太少。经过努力,郭旭峰在1992年考入许昌教育学院中文系。在这里,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中外文学充实了他。郭旭峰告诉记者,两年的大学生活,是他读书最多的岁月,他的创作也达到一个小高峰,先后有散文、诗歌100多篇(首)发表在《诗刊》《河南农村报》《中国青年报》等刊物上。
1994年9月,从许昌教育学院毕业的郭旭峰到郏县供电公司报到。他告诉我,成了一名电力工人后,在工作之余,读书、写作仍是他的生活常态。无论是外出学习还是旅游,只要遇到好的书籍,他都毫不犹豫地买回来。有了丰富多彩的读书写作生活,郭旭峰的日子过得恬静而充实,心灵在书香里得到洗涤和抚慰。“读书、写作点亮了我的工作和生活!”郭旭峰这样说。
通过10多年来的读书、写作,郭旭峰的文学修养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尤其是近两年来,郭旭峰用现代的文化视觉去审视传统乡土,写作主题逐步转向对乡土的多层面呈现,以批判的笔触探求村庄破落的深层次原因,使自己的作品日益厚重起来。闲暇时,他深入乡村,探访古宅、古树,以作家的视野来审视,以优美的文字来记录,他的作品频频见诸《散文选刊》《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电力报》《河南电力报》《奔流》等刊物。仅去年一年时间,他就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散文、诗歌作品50多篇(首)。
郭旭峰对阅读有着自己的方法和见解,他总结出白天时间散碎,适合读小说,而晚上寂静,更适合读充满哲思性的诗歌、散文和社会学书籍。阅读要有选择,不能大杂烩一锅炖。今年是国家电网公司倡导建设“书香国网”,做一个有理想、有远见的现代国网人,郭旭峰积极响应,先后有10多篇读书心得发表在报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目前,郭旭峰已经是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成了一名来自基层的作家。
郏县是宋代大文豪苏轼长眠的地方,这里的秀美山水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底蕴。一曲梆子腔,一声唢呐鸣,一步秧歌舞,一投狮子腾,就连一句土得掉渣儿的话儿,都彰显出人们的性格和胸怀。千百年来,他们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演奏着一幕幕生活的真实篇章。
郭旭峰生活在这个时代,无不被烙上这个时代的印迹。他生活在这个地方,无不被印上这里的痕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现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将来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等等,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也给郭旭峰提供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我热切 期待着旭峰老弟有更多更美更好的作品问世!!(郭进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