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湛河流韵》之《第七章·众志成城》
湛河综合治理工程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自开始以来就备受关注。6月30日,七一党的生日来临前夕,记者走近在工地上忙碌的老、中、青三代中共党员,看他们如何下好湛河综合治理“这盘棋”。
40后党员冀长甫——
严谨“刻板”的带头兵
74岁的冀长甫是一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是市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总工程师,整个工程的质量把关人。
“合格就是合格,差一毫米不合格也是不合格,工程质量来不得半点含糊。”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当天一大早,冀长甫又一次来到市污水处理第二提升泵站工程现场,对这里最后一段长200多米的收水箱涵进行闭水试验初步验收。他先是听取施工方和监理方关于闭水试验的汇报,然后到现场查看箱涵闭水是否有渗漏。
一来到箱涵边,远远地,冀长甫就看见了箱涵上面倒下的检查井。检查井是箱涵的组成部分之一,用于后期检查箱涵、清淤等。在闭水试验中,需要提前24小时把箱涵注满水,检查井内的水位也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施工方和监理方要在24小时内每隔30分钟记录一次检查井内的水位,判断闭水试验是否合格。
“我们做的有记录,水量损失是在规定范围内的。”监理方一负责人现场解释,因为这几日连续降雨,导致检查井沉降不平衡而倒下,但是倒下前监测的数据是合格的。
“检查井倒下,这本身就是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更无法证明闭水试验合格,我要亲眼看见合格才行。”冀长甫严厉拒绝了接下来的验收,他要求施工方尽快修复检查井,再另选时间进行闭水试验验收。
随后,冀长甫又来到湛南顶管第29号作业井、25号作业井、26号作业井,了解顶管工程进度,查看工程记录,并反复叮嘱施工方一定要严格把关工程质量。“每天都要到工地来看看,不然心里没底。”年过古稀的冀长甫说。
70后党员韩春晓——
对征迁工作一丝不苟
大高个儿,晒得黝黑的皮肤,负责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征迁工作,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因为说话太多嗓音有些沙哑。他就是韩春晓,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
6月30日下午,韩春晓来到市区西环路立交桥附近的一个加油站,根据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施工红线,该加油站部分建筑需要拆除。为了达成征迁协议,韩春晓之前已来过多次。
“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啃下去。”45岁的韩春晓一到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就给自己定下了这个任务。
为了做通群众工作,韩春晓自己首先认真研究征迁补偿方案所依据的文件,吃透各项补偿标准及依据,始终坚持“给予群众上限补偿标准,群众安置地要优先考虑”的原则。即便这样,还是有部分群众不理解征迁行为,存在漫天要价和非法阻工现象。
“群众的合法权益要保护,但个别群众的非法行为也要严厉打击。”虽然在工地会遭到一些不明事理群众的谩骂,但是韩春晓对于征迁工作始终一丝不苟。
“咱今天当面锣、对面鼓地说清、看清。”6月19日,在对卫东区、高新区、湛河区征迁工作进行实地督导时,韩春晓要求各有关负责人现场签下征迁工作任务书,并强调“填写内容都要实事求是,填上了就要做到,我们会以此为参考进行督导和考核”。“验收考核表已经做好了,这两天就去实地验收。”6月30日下午,韩春晓说,
目前,湛河综合治理工程上游段的征迁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城区段湛河区姚孟村段已基本完成,卫东区非宅基地拆除已近尾声,高新区二平台内的征迁工作已大头落地,为湛河综合治理各段工程打开了作业面。
“征迁工作就是给施工方创造‘零障碍’施工环境,顺利推进湛河综合治理的各项工程,多难都得做好。”韩春晓说。
90后党员胡小飞——
边干边学的小先锋
连续下了几天雨,6月30日的湛河治理工地上一片泥泞,大型机械无法出入。虽然部分工程被迫停工,但并未对湛南顶管工程的正常推进造成太大影响。
当日上午9时许,在位于市区诚朴路湛河桥西侧的湛南顶管25号井施工现场,一节直径2.4米、长2.5米的顶管正缓缓下放到深约10米的作业井内。在管子完全下放到井底之前,井内一个头戴红色安全帽、身穿青色上衣和蓝色牛仔裤、脚蹬蓝色雨靴的男孩儿,开始检查管道口橡胶圈的安装是否严实。确认无误后,他下指令让管道下至井底。管道摆正并与原有管道对接后,这个男孩儿和同伴一起,拿着水准仪和标尺,开始测量管道的高程,还要注意管道对接时是否出现错台现象。
“他叫胡小飞,是项目部党员先锋队的队员。”湛南顶管工程施工方中建七局湛河治理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聂挺说,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他们组织12名党员成立了湛河治理工程党员先锋队,党支部定期对他们负责的工程质量、进度等进行考核。
1990年出生的胡小飞老家在湖北襄阳,2013年入党,2014年毕业于长安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刚刚工作一年,是湛河综合治理工地上的一名“新兵”。
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是通过积极请教和自学,胡小飞已经对顶管工程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要求熟记于心,管道每顶进0.5米做一次高程和轴线记录,每一次值班都是24小时不能睡,就算凑空打个盹儿也要定下闹钟……不怕累、敢吃苦的他被周围人说成工地上的“老新手儿”。
“这是我参与的第一个重大项目,因为经验不足所以更要努力,严格把控每一个工序的质量,不留瑕疵,不留遗憾。”从井下顺着梯子爬到地面,胡小飞又拿出“顶管工程顶进记录表”,填上日期、时间,管道高程、轴线测量记录。
填完表,几乎没有停歇,胡小飞又和几位工人一起,拿起铁锨,开始清理龙门吊轨道两侧的淤泥。“这几天淤泥多,龙门吊每运行一次就要清一次。”
4月9日,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通报了湛河点、面污染源治理工作进展情况。
3月27日至28日,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组织环保、建设、水利、公共事业等局委的有关人员配合湛河流域内的宝丰县、叶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新城区和高新区对湛河流域内的涉水企业、“三堆”堆放、旱厕现状和垃圾处理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排查。
根据前期排查结果,湛河流域内各污染源分布情况如下:排放污水企业115家,需要治理的61家,其中市属企业8家、宝丰县2家、新华区21家、卫东区13家、湛河区17家;需要治理、搬迁、取缔的养殖场43家,其中宝丰县1家、新城区3家、新华区36家、卫东区1家、高新区2家;需要清理的“三堆”274处,其中叶县11处、新城区2处、新华区138处、卫东区31处、湛河区92处;需要改建旱厕6832座,其中宝丰194座、新城区320座、新华区2396座、卫东区3186座、湛河区116座、高新区620座;需要建设的垃圾收集池961个,其中宝丰66个、新城区47个、新华区38个、卫东区494个、湛河区241个、高新区75个。
自2013年10月10日湛河点、面污染源治理工作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各项治理任务已大头落地。
需要治理的61家涉水企业中,现完成治理的有28家,关停、搬迁了27家,未完成6家(其中市属企业1家、宝丰县1家、新华区2家、卫东区2家);需要治理、搬迁、取缔的养殖场43家,已完成治理、搬迁、取缔35家,未完成8家(其中新城区1家、新华区4家、卫东区1家、高新区2家);需要清理的“三堆”274处,现清理取缔了264处,有10处未清理取缔到位(其中新城区1处、新华区4处、卫东区4处、湛河区1处);需要改建的旱厕6832座,现改建完成5844座,有988座未改建(其中新城区90座、卫东区278座、高新区620座);需要建设的垃圾收集池961个,现已建设完成936个,有25个未建设(均在新城区)。
从检查结果看,湛河点、面污染源治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已完成治理的涉水企业中,有的治理标准不高,有的关停、取缔不到位,有的污水仍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湛河;旱厕改造、垃圾池建设未全面完成;“三堆”清理中,死灰复燃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存在着一些没有查到的死角;缺乏监督的长效机制;各县(区)进展情况不一,个别地区进展较慢。
针对这些问题,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将对各县(区)政府下达整改通知,要求立即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整改时限,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全面巩固治理成果。
2014年12月31日,平顶山市湛河治理工地来了一批特殊的“游人”——他们是为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捐款献爱心的代表。当日,他们带着期待和疑问,实地察看湛河治理成效和工程进展,对湛河治理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检阅”。
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是平顶山市的重点民生工程,以“河畅、水清、岸美、生态”为总目标,自2014年1月16日正式开工以来,全市人民高度关注,不少群众自发为治理湛河出钱出力。平顶山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搭建了“情系湛河·快乐自愿捐献”活动平台,截至目前共接受普通群众、爱心企业、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等社会各界捐款1533万余元。
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开工已近一周年,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都用到哪儿了、用得如何?为了给大家交上一份明明白白的答卷,平顶山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特邀请捐款单位代表实地“检阅”。
在平顶山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樊爱武的引领下,“检阅”队伍先后来到湛河源头宝丰境内的马起营泉、新城区段的分水闸游园,上游段工地新新路桥附近,城区段工地西环路附近、开发二路桥东侧等地。
在源头段,宝丰境内6.2公里长的河道按照“三清一净一绿化”的标准治理完毕,新城区段长1公里多,在治河的同时,建起了两个游园。看到马起营泉和分水闸游园内河水清澈,水流不断,过河小桥设计别致,沿河道路蜿蜒曲折,两岸树木、花草种类丰富,“检阅”人员不禁发出“啧啧”称赞声,争相在河边拍照留念。
“这真是水清岸美啊!”捐款单位代表王俊立说,原来垃圾堵塞的小河沟变成了水流不断的小游园,市委、市政府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很有前瞻性。“这一看就是精心规划和设计的结果,湛河治理是一件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好事,看到治理效果这么明显,我觉得我们捐款很值得。”
在新新路桥附近、西环路附近和开发二路桥东侧,现场是一派紧张施工的场面,安装排污管道、清理河道,忙碌而有序。据樊爱武介绍,目前上游自建设路至刘庄沟的4个标段已完成一平台以下的河道治理和边坡修筑,截污工程即将全线贯通,城区段的河道治理、湛北暗涵改造等工程正在紧张推进。
“一个城市的美丽取决于环境的质量,湛河治理工程不仅美化了鹰城环境,也是在为全市人民的生活造福。”捐款单位代表王静说,一路下来,看到了湛河治理已经凸显的成效,也看到了施工现场的辛苦和忙碌,“为成绩欣慰,为辛苦感动,也为我们为这项工程出了一份力而自豪!期待着治理目标的早日实现!”
2015年 7月5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天顺带领市指挥部综合部、工程部、技术部和湛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的负责人等,实地调研湛河综合治理工程。
王天顺一行来到湛河区高阳路街道后城村、卫东区大营桥等地,实地查看征迁工作进程。随后又来到市区科技路与湛北路交叉口附近的市污水处理第二提升泵站工地,走进长2126米的收水箱涵,实地查看箱涵、泵站、过河管道的工程质量。
王天顺强调,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是惠民重点民生工程,有利于改善我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发展环境,湛河沿岸及附近群众是直接受益者。干完、干好这一民生工程大势不可违,相关区、街道(镇)、村的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宣传,多听老百姓心声,把应该给予群众的各种补偿按上限补偿到位,加快征迁进度,“零距离”服务施工方,创造“零障碍”施工环境。第二提升泵站正式投运后,相关部门要密切观察其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后自觉进行及时处理,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2015年6月23日上午8时30分,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总工程师冀长甫,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湛南顶管工程施工方中建七局实验室主任轩军防、试验工程师欧阳广远,海华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监理工程师林建峰等一同前往位于平安大道与稻香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顶管管材生产厂家。
“湛南顶管的每一根管子从生产到出厂,再到运输、下井,每道关卡都严格把关。我们今天就是去厂家直接验货。”74岁的冀长甫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此行目的。
湛南顶管工程是湛河排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顶管直径分为2.2米和2.4米两种,均属于大管径管道。在1200吨至1500吨强大顶力的作用下,若管材强度不够,极有可能被顶碎,有一节管道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整段工程的失败,导致全盘皆输。
早在顶管工程开始之前,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施工方和监理方就到多个城市实地考察了10多个顶管生产厂家,最终挑出了3家。除了市区这一家外,另外两家分别位于叶县和郑州市。实行试块抗压试验一票否决制
一进厂家大门,冀长甫一行就直奔实验室。在实验室门口,整齐地摆着一个个立方体的混凝土块,每一块上面都标有生产日期。
“这就是试块,它是严格按照顶管管材的混凝土配比结构制成的,只要试块能通过抗压试验,就代表同批次顶管的抗压系数合格。”冀长甫说。
轩军防则像主人似的,熟练地把9块试块搬进实验室,按日期分成三摞,分别是6月7日、6月8日和6月9日。
“每摞抽查一组,3块为一组。”说着,轩军防拿起6月7日的一个试块,用卡尺测量其长、宽、高。
“100mm、100mm、100mm。”轩军防说着,弯腰把试块放进了压力试验机承压板的中间,并按动机器上的开始按钮,给试块加压。
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紧盯着压力试验机上显示的两行红色数字,上面一行为压力值,下面一行为加载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值不断增大,约两三分钟后,被压试块发出了碎裂的声音,这一瞬间,加载速率变为负值。轩军防关掉试验机,读出压力值“661.38千牛顿”,冀长甫和欧阳广远分别做记录。
“加载速率出现负值,就到了试块的承压最大值。”轩军防俯身取出了边沿破裂的试块。
“抗压系数62.8,这一块超出合格标准,可以。”冀长甫现场算出了这一试块的抗压系数。
接下来,第二块、第三块……每个试块都像接受体检似的一一被放进机器,每一组3个试块试压结束后,试验机都会“吐”出一张报告单,上面清楚地显示着每一个试块承受的压力值,和当组3个试块的承压平均值。
“第一组抗压系数平均值62.0,第二组63.7,第三组60.7,每个试块的抗压系数都在60以上,全部超出合格标准。这一关算是过了,咱去看下一关。”冀长甫宣布完结果,和轩军防、林建峰、欧阳广远等来到了管材停放区,找到与6月7日、8日、9日试块对应的顶管管材。签名、盖章后方可出厂,但这并不是终检
“抗压试验合格了我们才进行接下来的检查,如果抗压试验不合格,我们就一票否决,认定当批管材不合格。”冀长甫说,抗压试验后,还要检查管材有无麻面、裂缝、蜂窝、空鼓、露筋等8项指标。
一行人仔细检查,确认各项指标合格后,轩军防和林建峰分别在管材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冀长甫则从随身带着的袋子里拿出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的大红“合格”印章盖在了管材上。
每合格一节管材,他们就签一次名,盖一次章。经检查,6月7日、8日、9日所生产的共9节管材全部合格。
“有联合签名、有合格章,管材就可以运往工地了,但这还没结束。”冀长甫说,考虑到运输途中管材可能发生碰撞、破损,监理公司和施工方在管材下井前还会再次进行检查,确认有签名、有合格章,完好无损后才会使用。
“管材质量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不能有一丝侥幸心理,我可是还随身带着‘不合格’章呢。”说着,冀长甫又拿出了一个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的大红“不合格”印章。“湛南顶管工程目前已完成一多半,管材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靠的就是一道道严格的关卡。”
2015年6月18日上午一大早,卫东区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的征迁工作负责人,鸿鹰街道、大营社区的主要负责人一行十余人在大营社区大营桥头集合,讨论、分配当天的工作。
“今天咱几个还得去张××家做做工作,争取今天做通。”大营社区征迁三组组长岳金凤跟另外两名社区干部说。
“我们这一组今天一是要留意拆迁户,保证安全拆迁,二是还有3户拆迁户需要继续做工作。”大营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征迁一组组长李保乐也开始给组员分配任务。
…………
十多分钟后,当天的工作安排妥当,工作人员领着任务各自“上岗”。
从大营桥顺着湛河北岸往东走,沿途一派火热的拆迁场面。区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协调的钩机、铲车、挖掘机齐上阵,被拆迁群众有的自拆,有的在拆迁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清理可以再利用的预制板、砖块等建筑材料。
“占立,辛苦了啊!”在离桥头不远处的河北岸,42岁的苏占立和亲戚一起正在拆房子,李保乐走进院子跟他打招呼。
“跟你们比起来一点也不苦。”身材高大、体型健硕的苏占立停下手中的活,接过妻子递过来的毛巾,一边擦汗,一边说。他正在拆除的是3间配房,总面积50多平方米。“家里4口人,本来这里也是住的地方,但是湛河治理是好事,我们全力支持。不光我们受益,子子孙孙都受益,我们响应政府号召,拆了这3间房子,全家人住在一块挤一点也没事儿。”
“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安慰。”50岁出头儿的李保乐说,自从征迁工作开始以来,他和同事们就进入了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晒黑、胳膊晒脱皮的大有人在,但大家没有怨言。“早日完成征迁,实现工程顺利推进,这是我们的目标。”用手拽拽因出汗粘在身上的T恤,李保乐又往前走了。
“在入户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对于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绝大多数群众是拥护的。”卫东区住建局局长、区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丁学超说,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对城市提质扩容、功能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党员干部积极带头签署征迁协议,除了个别群众还有待继续做工作外,大部分群众都积极配合征迁工作。为了实现“以征迁工作保工程推进,以工程建设促征迁工作”的目标,全区上下齐动员,区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人员,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分片包干,走进群众中,讲解政策,听取意见和建议,全力促进征迁工作。目前全区湛河沿线二平台征迁范围内的379户非宅基地已完成征迁近300户。
“主汛期很快就到了,我们加班加点也要早日完成剩下的非宅基地征迁任务,不能影响工程进展。”丁学超说,卫东区会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的要求,加快征迁进度,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做好群众安置工作,确保征迁任务按时完成和群众安全度汛。
他年过古稀,瘦高身材,头发花白,皮肤黝黑,经常随身带着一个绿色布袋和一个大号塑料水杯。袋子里装着施工图纸、笔、本和卷尺等;杯子里泡着两颗红枣。
挑刺:严把质量关手下不留情
2月7日上午,记者在冀长甫的办公室看到,桌子上堆着一卷20多厘米厚的工程图纸材料,墙角的简易衣架上挂着一顶草帽、一顶安全帽。门后堆着十几块青灰色连锁砖,冀长甫说这些砖用于河道一平台以下的铺设,这是等待检验的样品,“检验合格才能用,否则即使有一万个理由也不能用。”
参与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的人,包括市指挥部成员、各施工单位、监理方,乃至一线施工人员,大都熟悉冀长甫,“较真儿”是他给大家留下最深的印象之一。
2014年1月16日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开工,市委、市政府就定下了“严把工程质量关,不能留有瑕疵”的工程标准。
作为工程质量的重要“守门人”,冀长甫一开始就跟工程质量“杠上了”。从河道清淤,到护角、浆砌石挡墙、溢流堰坝的修筑,从一平台下的护坡连锁砖、格宾护垫的铺设,到排污管道的铺设,再到湛北暗涵的清淤等,每一项工程、每一个环节,他都要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检查。原材料不合格直接退货,工程不合格立即整改,超出误差范围一毫米也不行……
“一开始真没想到会这么严。”说到冀长甫对工程质量要求之严,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路桥至平郏路桥段的施工方负责人唐占怀深有感触。他负责的标段中焦店村段有一段直径1.5米、总长77米的排污管道,因有30毫米的错台现象而整改七次。
“错台会导致管道受力不均,可能影响整个截污工程的寿命,就算差一毫米也要‘死磕’到底。”冀长甫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
上游乌江河口至刘庄沟段总长14公里的排污管道共有2000多个单元,冀长甫从管材选择、管道铺设、管缝对接等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尤其是对管缝对接的检查,管道直径1米、1.2米、1.5米、1.8米不等,但每一段管道他至少要钻进去检查三遍。
有人曾劝他不用每一段管道都亲自钻,他微笑着说:“信任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压力。我站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对工程负责,对全市人民负责,也对我自己负责。工程干得好了,我能多吃一个馒头;干得不好,我可能觉都睡不好,我不能留下遗憾。”
截至2月6日晚上近7时,从乌江河口至刘庄沟总长14公里的排污干管全部验收完毕,质量远高出既定工程标准。按照常规,直径1.5米的排污管道每公里每24小时允许渗漏48.4吨水,但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排污管道实现了24小时内基本无渗漏。
“冀总教会我们真正明白了什么是‘零瑕疵’,这对我们的队伍也是一种磨炼。”虽被要求整改多次,但唐占怀对冀长甫满是敬意。
分享:传授经验心中不保留
多年的水利工程实践经验使冀长甫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年轻技术人员看不出来的工程瑕疵,他能一语道破,在指出错误的同时,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专长、实际操作技能。
2014年10月,正是上游四段排污主管道铺设全面开始的时候,为了加快进度,减少施工给沿线群众造成的影响,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决定在过村段使用HDPE钢带波纹管。由于缺乏经验,施工方在铺设管道垫层时遇到了难题,冀长甫了解情况后,现场指导沙、土配比含量,并给出了计算公式,施工方负责人高峰直到现在都很感激:“经验是无价的,冀总的指导让我们少走了弯路,帮助我们掌握了一项技能。”
目前还未毕业的大学生小高来实习,在冀长甫等人的指导下,他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掌握了高程、轴线测量的要领,并能准确读取测量仪器上的数据。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术要领,还从冀总身上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小高说,冀长甫对质量要求之严、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使他很受启发。
“知识是靠一代一代积累传承的,我刚好在这方面有些积累,就应该跟大家分享互通,自己保留倒没什么意义了。”冀长甫说。
冀长甫,今年74岁,退休前是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河南省水利系统优秀专家,也是我市的兴市模范,如今担任我市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总工程师。
冀长甫穿着朴素、待人温和,初见像车间里退休的老师傅,接触后才知道,他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让人敬畏。
担当:古稀之年勇担重任
2月8日,周日,下午2时30分,冀长甫准时与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工程、技术人员会合,前往工地检查临时截污工程。
“他虽年逾古稀,但对工作始终充满激情和热情,踏踏实实,尽职尽责,每天到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第一线,精心指导,严管细查,靠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当好湛河综合治理工程质量把关人。”这是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负责宣传的贾江涛对冀长甫的印象。
自1964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冀长甫就与水利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多次荣获省、市科研成果奖,是我市第一批拔尖人才,享受政府津贴。
2000年退休后,冀长甫并没闲着,他先后被多个水利工程项目聘请做技术指导,参加过郏县广阔渠的治理、北汝河护岸修护、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人工湖的修建等。
在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人工湖的修建中,他运用科学的施工方法,为工程节省了六七百万元。后期维护中,有单位每月给他发5000元工资,他却递上了辞呈:“目前的维护已经进入正轨,用不了那么多人,不干活儿还拿工资,我心里不踏实。”他因此被称为“跟钱过不去的总工”。
“湛河治理是全市重点民生工程,工程量大且复杂,一定要找品质好、技术过得硬的专家来当总工。”2013年7月,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成立后,一位负责人找到了冀长甫。
“治理湛河是全市人民的心声,是好事,我愿意出力。”当时虽已72岁高龄,但冀长甫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重任。
湛河治理工程干得好不好,有人破坏湛河生态环境怎么办?对此,人民群众也有知情权和监督举报权。12月16日,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聘请了20名湛河治理义务监督员。
当天下午,市湛河治理义务监督员受聘仪式在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举行,孙海容、韩占伟等20名省、市、区级人大代表领到了聘书。记者在现场了解到,20名义务监督员来自我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有单位一把手、部门负责人、工程师,也有普通职工。
据了解,目前,湛河治理工程上游20多公里施工已大头落地,下游工程正在紧张推进,新聘任的20名义务监督员将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收集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违法排污等破坏湛河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2015年2月27日,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记者一行三人访问了湛河治理的源头段、上游段和城区段,领略了湛河治理取得的初步成效,了解了湛河治理的总体规划,并对湛河治理“生态治水”的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
上午9时许,天气清冷,央媒记者一行三人从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前乘车出发,前往湛河治理源头段参观。在宝丰县周庄镇马起营村界,当看到小桥流水的湛源泉和周围的园林景观时,央媒记者很感兴趣,现场采访起了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樊爱武。樊爱武说,市政府和宝丰县政府高度重视“治水先治污”,运用“河长负责制”等先进工作法,一改湛河源头河沟断流、环境污染的面貌,才使得“源头活水来”。
随后,央媒记者又来到新城区滍阳镇马跑泉村界的马跑泉游园,他们对这里的园林水系景观赞不绝口,同时聆听了该村村民有关马跑泉的传说。
沿着刘庄沟至石桥营标段、石桥营至大香山路标段等湛河治理上游4个标段一路走去,央媒记者被两岸成形的河道和清清的流水吸引,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在市区湛南路西段西苑小区北门彩虹桥附近的一处工地,央媒记者来到湛南暗涵顶管工程的工作井旁,向施工方详细了解了截污工程中的顶管技术。
当天的参观结束后,人民日报记者朱佩娴告诉晚报记者,此前,她曾采访了解过国内一些城市河流治理的情况,并对我市的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有过前期了解,此次是慕湛河之名而来。她认为,我市的湛河治理对平顶山市民乃至湛河下游的城市人民意义都很重大,治理紧紧抓住了“生态治水”的理念,治理标准和技术水平较高,让她开了眼界。
“为了倾听群众心声,在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特设此意见箱。大家关于湛河治理工程有何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投进意见箱……”12月24日,在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石桥营至刘庄沟段徐洼村一户临河居民家的院墙外,记者看到一张写有上述内容的通知,而在通知的旁边,就是一个钉在墙上的意见箱。
“徐洼村一共设了两个意见箱,另一个在村里的小卖部,那里人多,方便群众提意见。”该标段施工方负责人说。
“现在每个区、街道和工地都设有意见箱。”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综合部副部长李修乐介绍说,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式开工已近一年,目前上游4个标段20余公里的河道工程已完成,排污管道铺设也已大头落地。湛北暗涵改造工程、城区段的河道工程正在紧张推进。为了广泛征集群众对湛河治理工程、相关的土地征迁等工作的看法、意见和建议等,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要求各相关区、街道(镇)和施工方等在大门口、工地现场等处设立意见箱,每周汇总反馈一次。目前,25个意见箱均已安装到位。
同时,为了方便年轻人和身在外地的平顶山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还开通了专门的邮箱zhzlzhb@163.com,湛河治理专题网站上的留言板也正常运行,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方式反映关于湛河治理的心声。
“这么热的天你们也不休息吗?”
“这些斜坡上为什么要盖上布?”
“还有那边堆着的铁笼子是干什么用的?”
……
7月14日上午11时许,室外高温难耐,但在位于市区西环路与建设路交叉口的湛河综合治理工地现场,施工人员仍在忙碌。在施工区域边上,8位学生围着施工方现场负责人赵川问个不停,他们一边听一边记,还不时拿出手机拍照。
“这是来工地做调研的高中生。”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综合部部长郑旭升说,这些学生都来自市一中。刚刚放暑假的他们带着关于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的课题来到施工现场,通过看、问、听、记来更多地了解湛河综合治理工程。“他们年龄小,但是很认真,来工地前已经专门听取了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有关专家关于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的介绍。”
“我们组织这个调研小组,是因为周围有很多同学对湛河综合治理工程不太了解。”参与调研的市一中高二学生白立辰说,“我们想通过这次实践调研,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湛河综合治理工程,也让一直萦绕在我们心头的疑惑得到解决。”原来,不少同学和家长对工程会不会半途而废或是草草完工、政府所花的巨资到底有没有用到湛河治理上等问题上有疑问。
“以前常听爸爸说起湛河综合治理工程,今天来实地看了才算是真理解了。”调研组成员张郁琪说,他的爸爸就是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技术人员,平时常在家听他讲“格宾护垫网”“三维土工布”等专业名词。通过实地察看,她才知道了这些名词的内涵和作用。
“实地调研后我们会制作一个问卷调查表,从学校到社会,看看市民对湛河综合治理的看法、意见和建议,最后把调查结果反馈给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白立辰说。
日前,“保护母亲河——湛河治理,青年志愿者在行动”启动仪式举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段君海,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天顺同近千名来自平顶山市企业、高校等社会各界的青年志愿者参加启动仪式。
段君海说,湛河是鹰城人的母亲河,湛河治理对于完善城市生态体系、改善人居环境、造福全市人民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青少年做绿色文明的传播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做绿色时尚的先行者,树立家园意识,珍惜我市生态建设成果,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争做绿色家园的守护人。做绿色家园的践行者,走进和了解大自然,关心生态、关注环境,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
仪式上还进行了授旗仪式和签字仪式。青年志愿者代表宣读了倡议书。仪式后,近千名青年志愿者在湛河两岸捡拾垃圾。
奔波在工地的大队长
“爸爸,你到底什么时候带我去公园玩啊?”5月31日一大早,丁宏斌的儿子就急切地问道。 “这周爸爸没时间,下周吧。”看着儿子失望的表情,丁宏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已经记不起这是第几次让儿子失望了。
丁宏斌,新华区香山管委会群众工作站主任、香山管委会湛河治理工程综合执法大队长。自3月20日徐洼村至石桥营村段工程开始后,丁宏斌几乎天天吃住在工地,负责协调征地、清点附属物、拆迁等工作。
在前期,丁宏斌每天的工作是组织队员不间断巡查,防止和制止私搭乱建;安排队员分段严守,防止和制止突击种树。工程放线后,执法大队积极配合城建局工作人员丈量房屋面积、清点附属物。
丁宏斌的妻子是一名清洁工,由于工作时间紧,以前经常由丁宏斌带孩子。自湛河治理工程开工后,他连给儿子做午饭的时间都没有,儿子每天中午只能吃方便面。丁宏斌还把自己的父母送到了弟弟家。
“作为儿子,我没有尽孝道,作为父亲,我也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谈到这些,丁宏斌脸上带着愧疚。
5月31日上午10时许,在石桥营村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在督察工程进度的丁宏斌,他不时地反胃,每隔一会儿就要找个东西靠一下。“他血压高,站时间长就头晕、反胃,昨晚加班到很晚,估计是没休息好。”同行的香山管委会副主任胡茂丰说。
拆迁红线划过后,为保证河道顺利施工,河道沿岸红线内的房屋都要被拆掉,这期间有的群众不理解、不接受,为了顺利拆迁,丁宏斌没少做工作。
李新召是石桥营村村民,家庭并不富裕。前年家里新盖了10间平房,因为盖房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新房刚盖好不久,债务还未还清,房子就要被拆了,李新召和家人不能接受。考虑到李新召家的情况,丁宏斌还是和往常一样主动走进他家里做思想工作。说服李新召同意拆迁后,丁宏斌主动帮他安置家具,一部分家具安置在了村民家里,实在安置不了的丁宏斌就安排工作人员帮忙搬到亲戚家,最终事情得以圆满解决。
“丁主任为我们施工单位顺利施工提供了很大方便,他每天都在施工现场负责协调,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决心顺利开展工作。”施工方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土建处第九项目部周炳辉说。
坚守在一线的女村干部
任层,新华区香山管委会石桥营村妇女主任,自工程开工以来,她每天都在施工现场负责协调工作,哪段路被轧坏了需要平整,哪儿的电线断了需要赶快接通,她都会在最快的时间到达现场。
5月23日下午和6月2日上午,记者两次来到石桥营村,都见到了在工地现场的任层,她摘下帽子和口罩,黝黑的脸与白皙的胳膊形成了对比,脸上晒斑清晰可见。
任层说,丈夫外出打工,孩子读高中住校,家里经常就她一个人。她每天都在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一起上下班,一待就是一天,所以脸晒得黝黑。
作为村里唯一的女干部,湛河治理初期,村里征地、清点附属物、丈量房屋面积等,任层都参与其中。
“这树为啥不给我算上数?”该村一位大爷年事已高,情绪很激动。“伯,你别生气,啥情况才能得到赔偿,咱都有规定,你这树达不到赔偿要求,真不能算上数。”当日上午,任层一边安抚大爷的情绪,一边耐心讲道理。
“我是村干部,就要尽最大努力去达成村民的心愿,我们辛苦点没关系,只要村民心里没有疙瘩就行。”任层说。
“今天中午回不去了,你自己出去买点饭吃吧。”临近中午,任层给儿子打电话。当日是端午节,正在读高三的儿子放假回来,但由于工程赶得紧,任层不想因为自己而耽误了整个工程,她只能在电话里嘱咐儿子好好吃饭,回学校了好好学习。
带伤工作的“老专家”
路新良,60岁,新城区管委会调研员、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新城区段负责人,也是大家口中的“老专家”。
“最快完成拆迁工作,才能打开施工通道,赶在汛期来临之前,一定不能影响河道治理的进度。”6月1日下午,路新良一边向工作人员交代工作任务,一边在河道上视察工程进展情况。
谈话间,他的手一直在腰间扶着,身子微微向后倾,这样坚持站了一会儿,他又靠在旁边的桥墩上稍做休息。记者询问再三,路新良才说出实情。
原来,前几天在河道视察工程时,他不小心摔伤了腰。
“医生让他躺着休息几天,他非不听,坚持天天到施工现场。”湛河综合治理指挥部派驻现场的负责人丁玮说。
“现在工程赶得这么紧,我就是在家休息心里也着急。”靠着桥墩休息了一会儿,路新良又来到了拆迁现场。
根据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的要求,自6月17日起,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掀起了征迁大会战。工程所涉及的湛河区、卫东区、高新区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明争暗赛,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7月8日至9日,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对这3个区的征迁工作分别进行了验收。
湛河区:全线打开5000多米长的作业面
7月8日上午,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验收组一行先后来到湛河区姚孟街道姚孟村段和高阳路街道后城村段,查看了这两段的征迁补偿工作。
在姚孟村段征迁现场,有村民正在清理树枝等附属物。村口以东的湛河二平台上,几辆车正往外运土方,挖掘机挥舞着长臂作业,施工通道比较通畅。
随后,验收组一行来到湛河区高阳路街道后城村段,施工方正在河道南岸垒砌施工区大门。“村庄以外二平台以内的施工基本不受影响,不过,还有个别树木急需清理。”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湛河治理项目副经理束磊说。
根据湛河综合治理工程规划,湛河区近期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主河道姚孟段2.4公里、后城段约1.1公里、湛南暗涵铺设所涉及的约10公里的征迁安置工作。
经过多方努力,目前,湛河区姚孟村段湛河两岸已完成土地和附属物清理,共拆除房屋23家、企业2家,面积12000余平方米,清理杂树12万余棵。施工红线范围内的所有房屋、树木、机井、青苗、电线等附属物已全部清理完毕,目前该段北岸2400余米长的作业面正全线施工,南岸已交付施工单位施工作业面2250米,最后一段长150米的作业面正在努力协调中。后城村段湛河主河道内的所有附属物已全部清除,二平台以内河岸治理工程正在施工,村庄外至国铁桥间约700米的河堤附属物已清除并交付施工方。
卫东区:南岸二平台外线范围内作业面全部打开
依据最新的规划图纸,卫东区湛河主河道治理及湛南路、湛北路东延工程共需征迁居民1169户,其中主河道二平台外线范围内需征迁596户,需建设安置房面积22.7万平方米。
全市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征迁工作开展以来,卫东区紧紧围绕市定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引导,各级干部到一线办公,着力解决土地征迁和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截至7月9日上午,该区征迁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村庄以外施工边线范围内的所有树木、建筑物、坟墓等清理迁移与集体土地征用已全部完成。经过村庄的河段二平台外线以内湛河南岸180亩树木已清理完毕,22座坟墓已全部迁移。湛河南岸需拆除房屋面积2.32万平方米,目前已拆除2.3万平方米,完成99%。湛河北岸需征迁房屋面积3.38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2.9万平方米,占86%。
湛河南岸二平台外线以内的作业面已经全部打开,北岸大营桥至国铁桥长1.2公里的作业面也已全部打开。
卫东区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说,该区将进一步加快安置工程建设,加快征迁工作进度,预计7月25日前可全部完成征迁任务。
高新区:两岸二平台边线范围内作业面基本全部打开
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征迁工作涉及高新区遵化店镇和皇台街道的6个村庄。湛河南岸长5300多米,北岸长4070多米,共需征地约2670亩(其中二平台边线范围内需征地1170.45亩),拆迁农户宅基地282处,其他建筑物60多处,坟墓870座。
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高新区把征迁指挥部设在各村村部,镇(街道)、村全体动员,组成了50多人的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征迁工作队。各级领导干部包村到户,每天汇报工作进度。湛河治理警务室人员现场值班,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该区还加强宣传,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和党员干部走村入户讲政策等方式,深入发动群众,营造了良好氛围。
目前,该区湛河主河道二平台边线范围内的80户宅基地、587座坟墓和树木等附着物已全部拆除清理完毕,非宅基地建筑物12户,已拆9处,剩余3处,其余施工作业面已全部打开。
《智泉流韵》微信平台
(3) 投稿者除了文章正文以外,必须随邮件附上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张。投稿者专用邮箱149306105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