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学中医诊断》1.5. 四诊之一望诊①【望神】

二、四诊

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全身、内脏的生理或病理状态必然会反映到五官 、四肢、体表等方面。所以《丹溪心法》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指出内部的变化都会表现到体表和五官。四诊学说便是研究五脏六腑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在体表的表现,学会四诊便可以全面收集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为诊断提供依据。

◆ 望诊(一)

什么叫望诊?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收集健康和疾病资料的行为。望诊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内容丰富,且不容易掌握,所以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

望诊要观察人体的神、色、形、态,用以推断体内的变化。分述如下∶

【望神】

中医诊断学中神是个常见的概念。主要有两个含 义其一,指精神情志活动;其二,指整个人体正赏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了精神情志活动,所以又称为广义之神。望神所望的即是广义之神。

通过望神,可以了解人的精气盛衰,病情轻重,预后吉凶。临证行医,要求一接触病人就马上对病人的得神、失神与假神作出判断,一旦见到】失神或假神要马上进行抢救或实施必要的医疗措施,以免耽误病情。

  1. 得神 得神(又称有神)的表现是∶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表情自然、反应灵敏、面色荣润含蓄、体态 自如、动作灵活、呼吸平衡、肌肉不削。神志、语言、目光、表情、灵敏等反映了心神的正常与否,上面所列即心神正常。对病情危重,病程进展快的病人,判断心神正常与否极为重要。面色 、肌肉状况是反应人体正气充盈与否,上面所列即正气充盈。心神正常、正气充盈者,虽患重病,脏腑功能则未衰,若及时治疗,往往可奏效,预后良好。

2,失 神 失神的主要表现有∶嗜睡昏迷、言语失伦、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反应迟钝、动作失灵、面色晦暗、大肉削脱、目睛无光等等。

嗜睡(不是讲平时爱睡觉,是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反应迟钝、好眠多睡的现象)、昏迷等表明心神衰败,危在旦夕。面色晦暗、大肉削脱、目睛无光,表明精气衰败,正气亏损。但两者危重程度有所不同,心神衰败往往立即影响生命。而精气衰数,正气亏损往往迁延较长时间,挽救的成功率要高些。所以同为预后不良的征兆,程度略有不同。

3.假神 假神是重危病人出现的一种假象,似平由原先的 失神转变到有神,这,往往是临终前的预兆,俗称'回光返照',切莫认作得神。假神的表现是∶久病重病之人,病情在逐渐加重,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清,目光转亮,兴奋多语,或原本语声低微断续,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本面色晦暗,突然额赤如妆;或原本已无食欲,忽然似有食欲,等等。

失神和假神应与神气不足和神志异常分别开来。

4.神气不足 神气不足常见于虚证,如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声低懒言、动作迟缓等等。

5.神志异常 常见于神经或精神情志的疾病,或因高热影响到神志异常,不同于失神或假神。如癫、狂病、痫病(俗称羊痢风)以及高热病人出现神情不安、烦躁、神错谵语等等。

以上神志异常诸多症状,在具体病人中可能只见有一个或两个,所以只有细心体察,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好。

链接回顾

《百日学中医诊断》1.1 中医诊断学及其主要内容
《百日学中医诊断》1.2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性
《百日学中医诊断》1.3.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和原则
《百日学中医诊断》1.4. 学习中医诊断的方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