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运动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什么?

本文将耗时45分钟左右,建议收藏。


现在“运动”,是热门话题。无论是广场舞、足球、马拉松、越野跑,抑或是高尔夫、羽毛球、啦啦操、健身房……

之后呢围绕着“运动项目”,还会产生各种鄙视链条,比如打高尔夫的看不起打网球的,打网球的瞧不上打羽毛球的,打羽毛球的又不屑跳广场舞的……

还有很多说法,比如打“太极”可以治病,“**运动”可以治痛风……当然练气功刀枪不入的大家听听千万别当真……

所以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反问一句---众人口中所说的“运动”到底是什么?听起来貌似无所不能,但是为何执行起来我们又无所适从?今天我们来从佛明翰中心的角度帮大家剖析一下,我们所理解的“运动”。

远在公元前,没有运动这个概念。因为我们没有建立一套科学体系的时候人类最大的问题是生存能力,所以Christopher McDougall在TED上讲出Are we born to run?(感兴趣听的链接在这里:https://www.ted.com/speakers/christopher_mcdougall)

随着人类成建制成体系的协作开始,有了那么一小撮不用为了生计发愁的人,他们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个阶段为了将人体完美的展现出来,不仅仅依赖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定律,还有达芬奇的解剖图谱。

1578年出生在英国的医生William Harvey(威廉·哈维)在英王詹姆斯一世的鼓励下于1628年完成了著作《动物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研究》(又译:《心与血的运动》)在同一时代血液的压力与肌肉的力量也陆续被发现。

到了19世纪前叶,基于解剖学下的呼吸机制、新陈代谢、营养学等研究逐步展开,同时运动这个词逐步走上了人类历史舞台,但是此时的运动更多的时候是与竞技体育相伴相生的,如我们现在中小学生的“运动会”,以及西安市今年将迎来全国运动健儿的“全运会”。

当我们发现运动能带来很多积极、乐观的影响力,人们喜欢看别人在赛场上追逐,人们喜欢看别人彼此的较量。进而带来了更多的兴奋、激动、鼓励、进取、奋斗……人们发现运动可以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所以在20世纪初期人类开展了运动行为上的规范与教育,这个时候我们用了一个代词叫“Physical Education”(P·E---体育)词面意思:基于物理行为的教育。)为什么需要体育呢?

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一段话:

直接从行为上面对于一个人进行干预,往往在思维和语言能力没有发育好的时候,是更加有效的干预手段。这也是我国现在的“早教”与“青少年体适能”开展的遍地都是的原因。

我们在运动场上经常能看到全球各地肤色各异的运动员同台竞技,但是他们不需要在跑100米的时候先发表演说,所有的规则只有一声枪响以及一条笔直的赛道。这也是运动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我以前在外企工作,见到国外的同事的时候我聊的最多的并不是专业方向和营销策略,往往打开手机让他看一张我登山或者是赛车的照片,这就足够我们接下来1个小时的谈资了……屡试不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不会关注到彼此的语言匮乏以及语法的乱用……

还嗨的不得了。)

当把体育运动当成一门教育学科时候,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演进,人们逐步发现了一些现象。比如1953年英国的科学家Jeremy Morris在里《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动过观察发现伦敦的双层巴士司机和售票员在“运动”这个行为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售票员需要爬上爬下,而司机则在驾驶位上一坐就是一整天。结果是售票员的心脏病发病率不到司机的一半。

同时伴随着二战结束,发达国家发了一笔战争横财与科技横财,极大的加速了工业化进程。烟草、肥胖与心脏病,成为了所有发达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今年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肥胖潮、心脏病……均是全球第一。)

关于减肥这件事情,几乎所有人不约而同都会想到“运动”。恰好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猝死(高血压造成脑卒中导致猝死,在那时人们认为随着年龄增加血压高是正常现象)更是加速了政府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力度。1948年人类历史上纵向观察实验---著名的佛明翰心脏研究拉开了序幕……

这个阶段,人类已经把“运动”的词义迁移到了---“使人健康的一种科学方法的探索”

在科学家与方法论的加持下,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有一位公共卫生的博士,专门负责宇航员的训练。由于其拥有强大的数理能力以及统计学分析能力,所以总结出了一整套用于宇航员训练的积分系统。这套训练积分系统不同于其他的体系,是从人体最基本的生理层面进行的提升。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968年其发布了自己的写的第一本书《Aerobics(有氧能力)》。是的,他就是“有氧能力”之父---肯尼斯·库珀。我们的公众号中已经对其做了大量的报道。(点击链接查看)

有氧之父肯尼斯·库珀博士90岁了!

胡大一:有氧代谢运动——通向全面身心健康之路

胡大一:还你健康身心,有氧代谢运动的七大益处

为什么《Aerobics》能够受到这么大范围的关注?并且成为了运动一词走向更高维度的里程碑呢?我们尝试着简单阐述一下我们的理解:

  • 机体是由细胞构建的

  • 而细胞的能量来自于线粒体

  • 线粒体是通过氧气来转化能量

  • 而每个机体对于氧气的摄取、吸收、利用的能力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呼吸肌的能力(氧气能否足够量的进入)、心脏泵血的能力(心脏强度)、代谢系统对于氧气的利用能力(肌肉与循环系统等)等。

  • 由于牵扯系统广泛,所以随着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与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利用氧气的能力都是有绝对的差异的。

  • 而随着肯尼斯·库珀博士多年的数据积累与观察,发现利用氧气的能力与健康水平息息相关。在高有氧能力水平下,人们的疾病与不适感显著减少。(见下表)

而这个时候的“运动”,已经从早期为了求生的一种行为慢慢的逐步演化成了生命科学的一部分。

换个角度来解释,就是人们通过佛明翰心脏研究揭示了影响健康的“风险因素”,比如血压过高、血糖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吸烟等,都显著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与寿命长短。

“有氧能力”的提出,使人们找到了解决这些“风险因素的”钥匙🔑。

所以此时的“运动”,成为了一种:运用特定方式使得不同的人群控制“风险因素”,最终达到终身健康的有效手段。

于是在1948年提出理论之后的68年间,大量的科学家对这个理论进行实践及论证,终于2016年著名的《Circulation》杂志上建议将“有氧能力”纳入生命体征的范畴。(生命体征---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前四项:呼吸、脉搏、血压、体温。)

自此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演进以及对于人体自身了解的探索,运动一词的词义在近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问题来了:请问您所指的“运动”,到底是什么?

我最近受邀参加西安亢凯跑团南湖分队的周年庆活动,在期间做了一个很小的问卷调查,问题是这样的:“希望跑步给自己带来名誉,成为全球同年龄组冠军的,麻烦举一下手”。

有一位教官,被迫成为了大家被🙋的人。

之后我问出了第二个问题:”希望通过跑步给自己的健康带来助力,更健康的享受余生的人,麻烦举一下手。”

结果:几乎全部🙋‍♂️。

(我不得不承认现场还有几个小宝宝,听不懂我们在做什么,所以没有举手🙋)

所以我简单的小结一下,我们期望“运动”所带给我们的,大多数人期待的回报是“健康”。


正如您所知,“健康”这个诉求,是个复合诉求,已经不是只做一、两件事情就可以的,尤其是当我们的健康处于众多风险因素包围之中的时候。

所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了解关于健康方面的运动是如何分类的,此时《运动生理学》中给出了以下的分类逻辑, 我们借鉴一下: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运动的代称,或者说是词义已经被规范化了。当你没有规划出频率、强度、时间、方式、总量与进阶这套系统的时候,那么只能从PA(体力活动)与Movement(动作表现)中挑一个了。

所以回答文中开始时提到的问题:无论是广场舞、足球、马拉松、越野跑,或是高尔夫、羽毛球、啦啦操、健身房……只要你的运动行为没有精准的目标和对自己身体科学的评估,以及以梯度进阶原则进行的训练规划和每次训练规划精准的强度实施,那么不好思议,只能归结为

---Physical Actiivity(体力活动)。

那么,为什么Exercise需要这么严格的规范呢?

因为运动伤害的历史翻出来看一下同样可怕。由于60年代大量的数据显示运动具备一定的健康获益,所以接下来的20年间在全美刮起了运动风潮,可以这股风潮在接下来的10年间不断有恶性的不科学运动猝死事件发生。请点击链接了解:关于Jim Fixx的回忆 | Jim Fixx《跑步圣经》作者

佛明翰中心受陕西省体育局的邀请也在2019年做过一个小样本数据采集,针对50名30-39岁男性,有过至少一次马拉松完赛经历的人进行了心肺运动试验的测试,结果显示有18位心律失常,比例高达36%

所以越是喜爱运动的人,更应该科学的开始自己的运动。我们与西安体育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苟波教授一起撰写了如何科学的(跑马拉松?)运动。近些年西安跑圈里运动猝死案例也不罕见,我们希望更多的运动爱好者可以珍爱生命拥抱科学。

在运动伤害的同时,还有商家在背后的推波助澜,这些都会成为健康之路上的拦路虎(衍生阅读:警惕!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边界模糊化)。

这与在国内没有被广泛了解的一个学科有极大的相关性------康复医学。

为什么在布莱尔教授与ACSM(美国运动医学会)的推动下会发起“EIM”(Exercise is Medicine;中文官方机构翻译为:运动是良药)的倡议呢?这就不得不再次回顾到1948年的佛明翰心脏研究了,因为Dawber与Moore教授确定的首要目标是研究动脉硬化和高血压脑血管疾病(CVD)的流行病学数据(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因此疾病逝世)。所以名字起成了“心脏研究”,这使得很多非心血管领域的科研者对此研究抱有很大的误解,因为佛明翰心脏研究对于人类最大的贡献之一当属“风险因素”一词的提出。

随着人类对于“风险因素”的逐步认知,进而科学家们发现,通过一种更加科学的运动行为干预,机体可以使得某些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建设”与“逆转”,比如1982年,肯尼斯·库珀博士的新书中《Aerobics Program For Total Well-being》就已经用“血液平衡”的概念,阐述了其观察与对比。我翻译了一部分在链接里:(您的血液是否平衡?与心脏病、脑中风、猝死有什么关系?)。其中就有运动对于高低密度脂蛋白的比例干预方式。而我们也确实通过标准与科学的训练在客户身上同样观察到了这样的效益。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运动”的词义在医疗与预防领域又上升了一个新的维度叫---运动疗法:即通过更加科学的评估与标准化的实施后针对于不同类型的失能与衰弱人群进行定向的提升,亦可用于运动员专项的提升训练。

再次回归到今天谈的本源,随着人类基于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与大量通过运动行为对于疾病干预的科学研究发现,基本确定了几个框架:

  • 机体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不断平衡但永远达不到平衡的系统。
  • 由于科学家对于风险因素的认知,进而研究出了一种相对便捷但是有副作用的干预方式---药物干预,期待基于化学调节让机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回归并保持“正常”的状态。所以我们通过用药物方案来治疗常见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往往只能谈---控制率,而很难分析治愈率,化合物会在其他方面破坏机体的稳定性。(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您附近的三级医院肝病、肾病科医生聊一下,近20年的肝癌发生率以肾透析病床数量的建设情况。)
  • 细胞层面的建设是通过增加能量转换来达成的,而合适的强度的运动是可以促进这个层面的能量转化。
  • 即便是脑卒中、冠心病、骨伤等大部分疾病,最终康复都需要借助运动疗法来恢复机体的功能。
  • 康复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为并行的三大一级学科且又水乳交融的。无论是预防医学中科学生活习惯的建设,还是康复医学中功能的建设,甚至临床医学中围手术期的生理能力的建设和ICU期的功能建设,所有的基础都不能缺少运动疗法的存在。

所以此时的运动成为了解决人类终极命题的帮手---生存死亡。

伏尔泰的那句“生命在于运动”,可真的一点没错啊。

也正是基于此领域的认知,我们在西安创办了佛明翰中心,其一是为了呼吁更多的人能够更多的关注与了解佛明翰心脏研究,了解风险因素对于自身的危害。其二是通过我们的努力践行科学运动给老百姓带来的切实获益。

从2019年底到现在,我们积累了各种各样通过科学运动切实获益的案例,青少年减肥1个月的训练减脂10.4kg,同时心脏强度增加且摄氧量显著提升的:科学减脂方法论|案例分享

也有中年男性血压较高,通过科学运动的干预与习惯建设,现在完全回归正常的。客户案例-通过科学运动改善血压异常

当然这仅仅是几千案例中的很小的一部分,我们非常开心的看到有不少马拉松爱好者与戈壁、亚沙的参赛者意识到了科学运动的价值,开始了周期性的评估和科学的规划训练方案,我们也让很多的客户摆脱了关节上的疼痛更加安全的走上了每天慢跑30分钟的道路。

一路走来亦步亦趋,在人类渴求健康的道路上我们力所能及的在前行。

文末分享一篇自己非常喜欢的一段话,祝福大家终身强健!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碑文

佛明翰中心作为专业的科学运动&健康管理机构,为您的安全、科学、有效运动提供最坚实的保障!*席勒是瑞士最大的医疗器械厂商,是全球最早制造心电图机的医疗设备生产商之一;泰诺健不仅是奥运的供应商、健身/康复设备中的“法拉利”,更是全球运动医学领域的引领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