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艾浑之地图”与早期瑷珲的“楼房”
这张“艾浑之地图”,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为美国汉学家恒慕义(Hummel,Arthur William,1884-1975)于1930年购买入藏。
此图为彩色绢本图,与“罗刹之地图”、台湾与澎湖列岛地图、黄河河套东至辽河地域内的蒙古诸部、旗地图,共同装裱在一个长卷上,长卷尺寸为55×585厘米。四幅图绘画技法、风格差异较大,应非出自一人之作。美国国会图书馆公开信息标注此长卷绘制于1697—1722年(康熙三十六至六十一年),李孝聪教授在《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文古地图叙录》中也对绘制时间进行分析:“由于台湾图只标出台湾府,台湾、诸罗、凤山三县,据此推断以上地图应绘制于康熙帝在位的中后期(1697—1722)。”
该长卷四幅图中,“艾浑之地图”“罗刹之地图”虽在图中标注以“地图”为名,但均为描绘场景的鸟瞰图画,“艾浑之地图”主要描绘了瑷珲新城和瑷珲水师营演练,“罗刹之地图”描绘了雅克萨之战的战斗场景。另外两幅图,均无图题,形式却是古地图,分别标注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城镇、港口、村社,黄河河套东至辽河地域蒙古诸旗、部落游牧地距长城各关口的里程。
四幅图的地域关联上,极大可能是为了彰显康熙皇帝的四次重大军事决策和行动,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为抗击沙俄武装入侵黑龙江流域,康熙皇帝决策在黑龙江建城、驻军,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筑江东瑷珲(瑷珲旧城),因往来不便,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筑江西瑷珲(瑷珲新城,今瑷珲),在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瑷珲起到了前线基地和指挥部的作用;1685—1687年(康熙二十四至二十六年),为收复失地,清军先后进行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并取得胜利;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收复台湾;1690—1697年(康熙二十九至三十六年)康熙三征平定噶尔丹。
“艾浑之地图”,是以绘画方式记录初期瑷珲的珍贵形象资料,对研究瑷珲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其绘画风格简约,却十分传神达意。
矗立于黑龙江畔的瑷珲城,整齐的木制城墙高耸而立,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都搭建有城门楼,木城规模虽算不上宏大,但也显现出这座迅速建设而成的首任黑龙江将军衙门驻地、军事重镇已初具庄严之势。
江面上,十余艘大帆船顺江而下,人物体态各异、状态饱满、气势十足,红缨帽随风而动,将水师营演练情景展现的惟妙惟肖。
城南军营马场里,马儿体态健美,或奔跑、或站、或卧、或打滚儿、或吃草,充满闲趣。
图中两处绘有用木柱撑起的房屋,类似于南方的水榭和吊脚楼,《黑龙江外记》记载:“埋柱于地,露二尺许,造屋其上,贮不耐潮湿之物,望之如水榭者,曰'楼房’,仓廪类,人家亦有。”这种“楼房”,墙体多窗,有利于通风,房盖呈三角形、上覆苫草,《黑龙江外记》记有:“屋脊置木架、压草,以防风攝,谓之'马鞍’…草屋一苫可二十年…非仅陶瓦难得也,御寒不如草舍,故人不用”,《龙沙纪略》中也有记述:“草屋茅厚尺许,三岁再葺之,官署亦然,暖于瓦也”,瑷珲一带冬季寒长,草房虽简,其保暖性却优于其它。
因这种以木柱撑起的“楼房”有遇大风倾斜的隐患,遂渐不可见,但将家用储物仓库称为“楼房”一俗却在瑷珲一带一直沿用,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高楼拔地而起之前,家家户户都有“楼房”,只是此“楼房”并非彼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