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谢志 || 浓浓乡情高州籺 2024-07-31 04:38:27 浓浓乡情高州籺 文/谢志 高州人对籺有着无限深情的执念,不只是冬至吃,过年吃,家里有喜事的时候也吃,它包裹着童年的记忆,蕴含着家乡的味道,酿满着游子的乡愁,它不只是食物,而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题记高州有一种很特别的小吃,不仅味道特别,连它的名字也很特别,叫“籺”(hé),高州方言读“at”(英文),语音短促而娇嗔,是源远流长的古高凉俚语乡音,外地人听了摸不着头脑。“籺”是什么?按词典的解释是:米麦的碎屑。“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驱竖子摘苍耳》里吟咏到的“籺”,意思是,乱世中的老百姓深受剥削之苦,连糠籺也吃不上。由此可见,昔日的“籺”,是最下贱最粗糙的食品,是齑盐布帛人家的果腹之物,但它经过漫长岁月的演进、改良、升华,如今已变成了色香味俱全、人见人爱的小吃,变成了饭店酒楼的美食。高州的籺,不仅是一种美味小吃,更是一种古老的民风民俗,它蕴含着高凉本土丰富的饮食文化,凝结着浓浓的乡土情怀,世代相传。在高州,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做籺庆贺,祭祖拜神,可以说是无籺不成节。高州的籺,有咸有甜,品种多样,名目繁多,有寿桃籺、艾籺、古粽籺、煮汤籺、薯包籺、灰水籺、糖板籺、簸箕炊、生菜包、糖心糍等二三十种。不同的籺,其形状、馅料、味道、色泽都不相同,做法也各异。还有,不同的节气,做的籺也不同,例如,端午节是做灰水籺、古粽籺,冬至是做煮汤籺为主,春节是吃了煮汤籺,再做寿桃籺、生菜包等等。高州美食做籺首先要备好糯米粉,在没有机器的年代,是人力舂粉,要用米筛罗斗,反反复复,去粗取精,这活挺累人的,十几斤糯米要舂大半天。记得那时九街十二巷里只有几乘石碓(俗称对坎),各家各户只好排队,轮着舂,等得不耐烦的,就到城郊的乡下去舂粉。现在米铺可以买到细腻柔滑的水磨糯米粉,做籺再不用三更早起舂粉了,那些满面沧桑的石碓,现在躺在冬暖夏凉的博物馆里颐养天年,后生人看见它都不知为何物。做籺,全是手工活儿,精细、琐碎、耗时,要经过剁馅、搓粉、捏坯等十几道工序,没点闲心耐性的人,真的做不了籺。别看籺的种类多,但做的方法也是大同小异。例如,最常见的寿桃籺,是用绿豆、花生、椰丝、腊肠、虾米等作馅料。首先用沸水掺入糯米粉中,用双手反复揉搓,让水和粉完全融合,搓成一个软硬适度的大粉团。做籺时,取一小粉团放在手心搓圆、按扁,捏成窝状的籺坯,再把事先准备好的馅料放入籺坯里,包好、粘牢、再搓圆,放进一个中间雕有“寿”字或“福”字的形似寿桃的籺印里,用手按平,翻转倒出,一个形似桃子的寿桃籺就做成了。跟着是垫籺叶,说到这里真的有点玄乎,如果你用蕉叶、竹叶或其他什么叶垫底蒸出来的籺,怎么也比不上用树菠萝叶垫底蒸出来的籺味道纯正,甘香可口,其中原因,可能是树菠萝叶,会散发出一种特别的果香的缘故吧。蒸籺,是做籺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流口水的时候。垫好籺叶后,将籺放入炊笼里蒸,等十几分钟,火候一到,打开笼盖,只见一圈圈热气腾腾的籺,晶莹透亮,洁白如玉,芳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记得食物稀罕的年代,有一年春节,贤明弟从“上山下乡”的海南农场回来,那晚家里刚好做籺,蒸熟了,他一边吃,我一边帮他数数,天呀,眨眼功夫,就吃了二十四个,至今兄弟俩说起,依然好笑。高州的籺,味道特好,无论外地人来到高州,还是游子归乡,他们都要寻籺吃籺。远近驰名被央视介绍过的薯包籺,最受后生“吃货”追捧,他们男男女女,三五成群,或蹲在街头巷尾,或站在骑楼底下,一口气可以吃三四个,还说不过瘾。卖籺阿姨的两大箩薯包籺,至少有几百个,一阵就被吃光光,来迟的,明天见。薯包籺的用料主要是红薯粉,其味道比米粉更丰富,更细腻,更甘香,但它的制作方法复杂繁琐,要将薯粉装入布袋里浸泡,反复揉搓、过滤、沉淀,在家里不好待弄,还是到街上去吃吧,不贵,大概五块钱一个。制作好的薯包籺,看起来就像凉粉或水晶粽,吃的时候淋上热油、热醋,口感脆滑,香浓而不腻,十分诱人。这道在高州大街小巷百年守候、香气馥郁的薯包籺,热情地等待着你前来品尝。簸箕炊,又名盖籺,因籺是盛在一个小小的簸箕而得名。炊制时,将磨好的米浆均匀地淋在簸箕里,淋一层,炊一层,反复数次,层层叠叠,据说层数越多口感越好,小时候见过九层的簸箕炊,现在打着灯笼都寻不到了。炊熟后,用刀片界开,在皱着波纹、又白又嫩的籺皮上,淋上香油、撒上芝麻、蒜茸就可以吃了。高州的簸箕炊以石鼓圩的最为正宗美味,嫩滑爽口,在市场里,有十几档簸箕炊,那些食客蹲在条凳上,那姿势,那食相,代代相传,就像我小时候看见的那个样子,几十年不变,他们吃了一盖又一盖,吃到一半,又让老板添几圈香油,加一勺白粥,吃饱了,抺抺嘴,还要带上几盖回去给老婆孩子。入选广东100味传统小吃的高州煮汤籺,是用靓汤即煮即食的一种籺。馅料以韭菜、葱花、虾皮、瘦肉为主,做好后呈半月形,两头尖,中间很饱满,有点像大饺子。它柔韧嫩滑的口感和汤汁香浓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每天早晚,在灜洲桥头勒古巷尾你都可以吃到最正宗的高州煮汤籺。“冬至大过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史料说,在古代,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天,皇帝要去郊外举行盛大的祭天大典,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孩子们要向父母尊长礼拜祝福,现在的冬至,就剩下整大餐、吃煮汤籺了。许多在外的游子,这天都会回家“做冬”,品尝家乡的煮汤籺,合家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庆团圆,贺丰收。 1 2 3 4 “正穷节”,也是一个籺气飘香的日子。到了农历正月最后一天,无论城乡,家家户户都会饮艾茶、插艾花、做艾籺、吃艾籺。有民谣唱道:“正月穷,踏艾茸……”节前几天,乡下的大人小孩都会到薯田闲地里采摘艾菜,拿回家中洗净、晒干,准备做艾籺;城里人要做艾籺了,就到市场去买艾菜。做艾籺的方法跟做寿桃籺差不多,把艾菜搓成茸状,放进锅中煮熟,捞出来搓干水,伴以糯米粉、红糖搓匀,做成艾籺。因艾菜有去尘、排积、利水之功效,有益身体健康,所以人们很喜欢吃。高州人除了节气做籺,平时也做籺,如婚嫁、贺寿、孩子满月等,都要办“酒米担”。两个串满红绳的大箩筐,除了装酒装米装利是,还要装上一二百个点着红印,象征喜庆的寿桃籺;还有一种“帮运籺”,即系谁家碰到不顺的事,觉得运气不好,就做籺分给左邻右里吃,以期望众人帮助驱散邪气,迎来好运。我还听说过更好笑的,有人挑东西弄断了担湿(扁担),觉得不吉利,也做籺分给众人吃,说是让大家帮助驱除霉气。日前,还听朋友说起一种很特别的籺,叫“狗边籺”,即系妇女婚后不育,娘家帮做的一种籺,圆形,无馅,约拇指大,三四寸长,妇人从娘家取到籺后,回来沿途见到小孩都分给一二条,回到家之前将籺全部分完,据说这样有助生育,这大概也是一种独特的民俗吧,最后效果如何?只有分籺的妇人才知。许多年了,还记得农场里雨天的“镬煎籺”,是一边煎,一边吃,方便、顶肚,也很有趣。高州籺文化,古郡传千年。高州人对籺有着无限深情的执念,不只是冬至吃,过年吃,家里有喜事的时候也吃,它包裹着童年的记忆,蕴含着家乡的味道,酿满着游子的乡愁,它不只是食物,而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那散发着浓浓乡情的高州籺啊,永远有一袭香气,萦绕在你的梦中…… 赞 (0) 相关推荐 悦读丨豫南乡土诗歌两首——《乡情》《游子吟》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欢迎投稿.交流.联系微信:37096414 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乡 情 文/兰草 乡情 ... 【镜头】乡影•乡情•乡愁 乡影·乡情·乡愁 XIANGYINGXIANGQINGXIANGCHOU 撰文\摄影:詹美霞 湖南桃江马迹塘人,现定居株洲,药剂师,喜欢音乐.旅游.摄影. 朗读:财宝哥 湖南桃江人,本平台小编,曾在军 ... 【远方】黑龙江《乡情草原,留守过年》 作者:车建广 主播:红日 作者:车建广 主播:红日 编辑:小鹿 乡情草原,留守过年 回家过年 是多么深情的字眼 意味着,我这个 漂流在外的草原赤子 豪迈地 回归故里,回归草原 可以 和额吉(妈妈)诉诉苦 给阿布(爸爸)揉揉肩 ... 【我的乡情191】岳秀红:风吹乡愁 扫描二维码了解征文详情 我的乡情征文已于4月底截稿,尚有部分稿件未编完,将陆续择优编发.不再接收新的来稿.按照征文要求,难分高下的作品,阅读量.赞赏量.留言量将作为评级重要参考. 风吹乡愁 岳秀红 我 ... 【散文】谢志 || 文笔生花铭岁月 文笔生花铭岁月 文 / 谢 志 传说每当旭日东升,晴光朗照,文笔塔的影子就会落在几里地以外的学砚塘中,如巨笔蘸"墨",又似池中洗笔,可谓奇观妙趣-- --题记 就为沾点文气,我不 ... 【散文】谢志 || 千年古道香火浓 几百年前从这里吹过的西南风,夹带着南宫岭上的袅袅梵音,又轻轻地拂过著名的南桥,听得出,仍是那个悠扬的音韵:南无阿弥陀佛. --题记 鉴江边,古道旁,南宫庵群飘出的香烟,浓浓淡淡,飘飘渺渺,那里是古城最 ... 谢志萌║追忆那魂牵梦绕的家乡(散文) 家乡,是我心中镌刻痕迹最深的山水画.离乡多年了,记忆开始渐渐地在某些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袭来,好似一习凉风掠过荒原,颇让人感伤. 于在外的人而言,人世间,最觉亲切的永远是家乡的那一缕乡音,最是依恋的永 ... 【散文】谢志 || 古城记忆之一、二 古城记忆之一 古城有条城墙街 文/谢志 时过景迁数百载,那些布满箭痕,划满战争符号的"城墙砖",仿佛还弥漫着当年的硝烟气味,它真实地记录着高州先人英勇杀敌,保卫家园的伟大功绩. ... 【散文】谢志||怀念老圩 怀念旧圩 文 / 谢 志 老圩,老了,我无法将它留住,好在,那些关于老圩的故事,还留在记忆里,时时勾起我对老圩的怀念. 1 老圩,虽不及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那般静美,却也有粤西名圩的独特风韵. 深秋,回 ... 秦淮酒家的劲道菜||谢志明 作者:谢志明 小编荐语:秦淮酒家的菜劲道,谢大的"淮普"也很劲道呵. 说到秦淮酒家,定会让人想到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叫<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 ... 问政山笋煲-安徽人家徽菜代表,寄托浓浓乡情 问政山笋煲是一款寄托浓浓乡情的安徽菜,也是安徽人家徽菜代表之一,安徽问政山,位于安徽皖南黄山市歙县歙城东门,山势如翔鸾舞凤,宛若一道天然屏障.问政山之所以出名,与该山的竹笋是分不开的,问政山笋也成了安 ... 秦淮酒家的油焖蚕豆||谢志明 作者:谢志明 小编荐语:秦淮酒家的菜劲道,谢大的"淮普"也很劲道呵. 秦淮酒家有一道油焖蚕豆,非常的好.好在对蚕豆的选料特别的严苛,太嫩了不行,热油一闷就皮开肉绽:太老了吃到嘴 ... “遵义杯”第五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上高原II谢志宏(四川省) ☆上高原☆ ☆谢志宏(四川省) 乙未立冬,古城西宁降雪,乘班车前往雪域果洛,用手机写成对高原感慨. 大肚胸襟,行走人间,对号入座,互让礼歉. 湟水两岸,雪染鬓斑,迎霞南走,渐进荒原. 草根布衣,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