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五生世界——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想追求

        1931年,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的教科书》一文中,归纳出培养学生生活力的5个大类70个小类的教育项目。这些教育项目的最后一个是“创造五生世界”。       
        何谓“五生”,陶先生在正文的脚注中列举了“少生、好生、贵生、厚生、共生”五个词语。陶先生还打算在《师范生》杂志上撰写专文介绍他的“五生世界”理念。但不知何故,这篇文章好像没有写成。我查阅了《陶行知全集》1~12卷各册目录,没有发现相关篇章。因此,我们不能详尽地了解陶行知先生“五生世界”理念的具体内容,我们只能从“五生”词语的来龙去脉以及陶行知先生的书信文稿中寻觅答案。
         “少生”,从文字上理解是要计划生育,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一贯主张。陶行知曾经在对佃农、雇农、自耕农家庭经济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比较之后,得出了“人口太多”是中国贫穷落后、教育不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的结论。所以,陶先生把“少生”放在他理想中的“五生世界”的第一位。
         “好生”,优生优育,提高生育质量。在这里,“好”字的读音是“hǎo”。1932年5月,陶行知在《古庙敲钟录》一书中,倡导对青年人普及“生育训练”,希望年轻人到了生育年龄,不但要生得少,而且要生得好。这样才可以使中华民族的繁衍、生存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追根溯源,“好生”一词最早见之于中国古代典籍《尚书·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古代先贤希望执法者宁可承担不按法度处理事情的责任,也不要滥杀无辜。他们认为,只有具备爱惜生命美德的当政者才能够顺乎民心、合乎民意。这里的“好”,读音应该是“hào”。“好生”,就是要“喜爱生命”。从这一角度看,“好生”又可以理解成“珍惜生命”。陶行知面对兵荒马乱、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站在底层民众的立场上强烈呼吁“反对屠杀!”残暴的当政者或者外来侵略者不得以“人口太多”为借口任意发动战争,肆意屠杀无辜的民众。
         “贵生”,是《吕氏春秋》的篇名之一。文章中宣传的是道家子华子学派“生命至上”的观念。认为“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强调人们如果想去满足耳目口鼻等感官欲望,只要有利于生命的事情就可以去做,而有害于生命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崇尚以生命为贵的人生观,首先要尽可能地保全生命,其次是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再次是确保生命的自主性,最后才是享受生命的快乐。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他不但呼吁制止战争,保障人的生命安全,而且还十分关注保护人以外的其他生命。在致郑先文先生的信中,陶先生就主张在学校生物实验课上不要组织学生捕捉活体生物制作生物标本,教师不能让自己做“屠户”,更不能让学校成为“死尸陈列所”。老师的责任是要教育学生和动植物做朋友,认识它们,爱护它们,研究它们,等它们死了之后才能制成生物标本陈列出来,作为永久的纪念。陶先生要求学校将大部分公用经费用在“养生”上,在校园内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生物园区,让学生在与活体生物的互动过程中增长知识、增进爱心。
         “厚生”一词,同样出自于《尚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8]。古代学者孔颖达对“厚生”一词的解释是:“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这里的“厚生”,指的是保障民众生活福利。三国时代嵇康在《答难养生论》中有“祇足以灾身,非所以厚生也”的句子。明朝周臣编著了一本养生著作,书名叫做《厚生训纂》。这两处地方使用“厚生”一词,又有了“卫生、保健、养生”的含义。陶先生在致程仲沂的信中,认为身体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目的,也是做学问最重要的目的。“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以厚生则可;学以伤生是断断乎不可的。”陶先生在这里把“厚生”与“伤生”相对,自然也包含了“珍惜生命”的意思。
        “共生”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描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上生物界的“王者”,并不是因为个体的人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人是群居动物,人类能利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其他动物无法创造出来的工具弥补自身的不足。猴子、狼、狮子等动物都是社会性动物,群体内需要“共生”,群体外与其它生物也需要“共生”。人类更是如此。只有休养生息,不竭泽而渔,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人类社会内部的“共生”,就是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人心齐,泰山移”。陶行知希望在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社会里,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小我”能跟着“大众”一起欣欣向荣地活跃起来。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议论》中,陶先生强调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学生,要使得每个受教育者的身体充满活力、强壮健硕,更加能抵抗病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让他们养成能够独立或者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中国著名女教育家吴贻芳先生把“厚生”一词选作为金陵女子大学的校训。吴先生曾经解释说,学校用“厚生”作为校训,立意为人生的目的,不单单是要为个人活着,而且还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利于社会,自己的生命也能因此而更加充实。吴先生实际上也给“厚生”一词赋予了“共生”的含义。
        “少生、好生、贵生、厚生、共生”,就是希望这个世界能和平、自由、民主、富强。家家优生优育,人人安居乐业,没有杀戮,没有欺凌压迫。“五生世界”理念体现了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只有珍惜生命,爱好并维护和平、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建设好独立自主、富强民主的伟大祖国,我们才能长久地享受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0)

相关推荐

  • 老师,学生最需要您的温柔

    与一位事业有成的友人聊天,他毕业国内某知名大学,但其求学经历却一波三折,让我这位教育工作者感慨唏嘘.如果不是有幸遇到后来的两位老师,他可能根本迈不进大学生的门槛,更别说目前的小有成就了. 友人幼时家贫 ...

  • 如何做一名合格教师?陶行知认为要具备这6点!

    时隔近百年,但仍值得一读. 对于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陶行知有许多论述.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远大理想和献身精神. 1931年,陶行知为<师范生>月刊创刊号撰文说:教育的本 ...

  • 当代“陶行知式”的教育家杨瑞清: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爱的达成,是有规律.有原则可循的.这些规律.道理并不深奥,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这些已经深深地融 ...

  • 写申论常用的名言名句

    一.关于赏识教育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陶行知 3.一句话,一盏灯,也许改变人一生. 4.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二.关于因 ...

  • 朱永新:从生活教育到真实的学习

    我们知道现代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一百多年前,杜威就提出:"反对课程远离儿童生活,远离儿童的经验世界".这个问题100多年来,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始终还是把学校的日常抓得牢牢 ...

  •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培智数学教学生活化中的应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培智数学教学生活化中的应用 韩敬 罗江县特殊教育中心 摘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基本观点.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 ...

  • 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教育改革中的现实意义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我们研究陶行知思想,重要的是把陶行知思想当前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掌握教育规律,以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我们试从其 ...

  • 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容感受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开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终身的.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 浅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作者: 钱娴娴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只有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培养 ...

  • 陶行知谈生活教育 

    一.教育与生活 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他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本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他其实要叫学生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上去运用环境的活势力,以培植他自己的活本领 ...

  • 【厉害】第五次世界格局大调整:我们将迎来怎样的新生活?

    【厉害】第五次世界格局大调整:我们将迎来怎样的新生活?

  • 考前检测(二) |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全文共计2500+字,预计8分钟复习完) 教育家 陶行知 1.1927年,陶行知创办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确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

  • 神秘的尼比鲁星球:每3600年来一次太阳系,还创造了人类世界

    神秘的尼比鲁星球:每3600年来一次太阳系,还创造了人类世界

  • 创造和拥抱平凡的生活

    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如白驹过隙,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上天赐予了我们生命.上天给了我们人生的一个旅程,我们要如何充分地利用我们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的度过,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