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被逐,袭人说已准备了衣银要给她送去,是真的还是在骗宝玉?

晴雯被王夫人撵出去,宝玉知道这一去就是生离死别,她再也回不来了,所有挽救她的努力都只会是徒劳,所以连挽救的尝试也干脆放弃。

唯一可能给她的一点帮助,就是要求袭人:“把他的东西,作瞒上不瞒下,悄悄的打发人送出去与了他。再或有咱们常时积攒下的钱,拿几吊出去给他养病”。

而袭人的回答是:“这话还等你说,我才已将他素日所有的衣裳以至各什各物总打点下了,都放在那里。如今白日里人多眼杂,又恐生事,且等到晚上,悄悄的叫宋妈给他拿出去。我还有攒下的几吊钱也给他罢。”

按照很多人的思路,晴雯被逐,就是袭人向王夫人进谗告密的结果。为什么要进谗告密?当然是袭人视晴雯为对手与敌人,除之而后快。既然是对手和敌人,袭人真的会把衣裳银钱给晴雯送去吗?

是真的。从后文来看,晴雯死后,她的“衣履簪环,约有三四百金之数”,全部落到她兄嫂手中。而王夫人撵晴雯时,是吩咐“只许把她贴身衣服撂出去,馀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们穿”的,肯定没把“衣履簪环”带出来。那么这些“衣履簪环”,只能是袭人事后派人送出来的。

但是这里还有个问题,袭人送衣银,是在宝玉吩咐之后、不得不然,还是在宝玉叮嘱之前、主动为之?按照“对手敌人”的关系,她不应该对晴雯这么好,当然是有了宝玉的要求,没办法了,才只好把晴雯的东西送出去。那么,她对宝玉说的“这话还等你说”“我才已将……都打点下了”等语,就是信口编的谎言了。

谎称“已准备下了”,这并不是孤例。当初黛玉进贾府,王夫人责怪王熙凤不顺手拿两件衣料给黛玉,王熙凤也是这样回答的:“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这话旁边的脂批说“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点明是王熙凤撒谎。

但是王熙凤撒谎,是她“机变”、反应快。袭人呢,深于心机,并不以“机变”见长。她也能这样随机应变、信口扯谎吗?

袭人的话里,还有一句“都放在那里”。虽然宝玉是大少爷、甩手掌柜的,但这时太心疼晴雯,万一忽然心念一动、亲力亲为起来:“我看看你都打点了什么,可缺了什么?”袭人的谎言,岂不是要败露了?

再说,这时王夫人撵了晴雯芳官四儿,宝玉刚刚把她送到沁芳亭返回来,这样短的时间,袭人就算是“我正准备打点东西,稍后打发人给她送去”,也完全合情合理。为什么要扯这样的谎?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袭人说的是真的,她的确已经打点好了衣物,准备给晴雯送去了。

咦,不是“对手敌人”的关系吗?刚刚陷害成功,转头又送东西,难道是“鳄鱼的眼泪”?

不是的。袭人关心晴雯,是出于真心。且不说同事数载、日久生情,单单是为了实际利益,袭人也必须关心晴雯。因为只有关心可怜的晴雯,才能博得宝玉的好感,才不至于落实宝玉对她的怀疑——这里“袭人细揣此话,好似宝玉有疑他之意”,第二天宝玉就想着“不如还是找黛玉去相伴一日,回来还是和袭人厮混,只这两三个人,只怕还是同死同归的”,把袭人视为“同死同归”的终身伴侣,显然并没有“疑他之意”,或者说,曾经怀疑过袭人,但已经打消了这怀疑。

袭人很在乎宝玉的信任。不仅是因为感情,也是为了实际利益。虽然已经得到王夫人的提拔,享受着姨娘的待遇,但如果得罪了宝玉,袭人一样可能失去这地位。就算做了名正言顺的“屋里人”,却受到宝玉的冷落,又能如何?王夫人再喜欢,还能逼着儿子亲近不喜欢的侍妾?周姨娘和香菱的处境,难道是袭人愿意接受的?

是的,袭人想“争荣夸耀”,不仅要博得王夫人的欢心,也不能失去宝玉的信任。而主动给晴雯送衣物银钱,就是巩固宝玉信任的重要措施。

于是问题又来了,既然怕失去宝玉的信任,袭人为什么还要“进谗告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她难道不怕有一天宝玉知道“进谗告密”之事,对她生出厌恶之心吗?

在逐晴之前,袭人已经得到王夫人的赏识和宝玉的依赖,已经是事实上的“姨娘”了。就算将来晴雯晋升,也成了宝玉的“屋里人”,最多不过与她平起平坐,并不会威胁到她的地位。而“进谗告密”,却有可能失去宝玉的信任。这得失之间,读者也许想不明白,袭人怎么可能糊涂?

向王夫人“进谗告密”的,一定确有其人,却一定不是袭人。

(0)

相关推荐